雜阿含經
(八九二)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內六入處。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決定惡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那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有六种内在的感知领域。哪六种?就是眼所感知的内在领域,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内在领域。对于这六种法能够观察并安忍,称为信行人,能够超越凡俗生命,脱离凡夫境地,虽然还未证得须陀洹果,但在生命终结前必定能证得。若对这些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安忍,称为法行人,同样能超越凡俗生命,脱离凡夫境地,虽然还未证得须陀洹果,但在生命终结前必定能证得。若对这些法以如实正智观察,断除三种结缚——身见、戒禁取、疑,这就称为须陀洹。不会堕入恶道,必定趋向三菩提,最多经历七次人天往返就能彻底脱离苦海。若以正智观察这些法,断尽烦恼,远离欲望得到解脱,就称为阿罗汉。烦恼已尽,修行已成,卸下重担,达成自身利益,断尽一切束缚,以正智心获得究竟解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
如內六入處,如是外六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界身、五陰,亦如上說。
如同内六入处一样,外六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六界身、五阴,也都如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