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九一四)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在摩竭提国各地游化,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千位在家信众以及五百位乞食者,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一个村落到一个村落,在人间游历。最后,他们来到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园中。
那时,刀师氏村落的村长是尼乾子的弟子,他来到尼乾子面前,向尼乾子顶礼后,退到一旁坐下。
当时,尼干对刀师氏聚落的首领说:你能跟沙门瞿昙进行一场棘手的辩论,让他既无法开口说话,又不得不说话吗?
村落首领说:师父!我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像荆棘般难缠,让沙门乔达摩既无法回答又不得不回答?
尼乾子对聚落主说:你去沙门瞿昙那里,这样问他:瞿昙常说希望各家都能获得福报增长,你是这样发愿、这样说的吗?如果他回答不是,你就问他:沙门瞿昙与普通愚人有什么不同?如果他承认有这样的愿力和说法,你就继续质问:沙门瞿昙既然有这样的愿力和说法,为何现在饥荒年代,还带着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一千居士、五百乞食者,穿行城乡间耗费粮食?就像冰雹过后作物受损,这分明是减损而非增益。瞿昙的言行自相矛盾,前后不符。聚落主啊,这就是蒺藜论,能让那位沙门瞿昙进退失据——既无法应答,也无法沉默。
那时,刀师氏聚落的主人接受了尼揵的劝告教导后,来到佛陀的住所恭敬问候,恭敬问候后,退坐一旁,对佛陀说:瞿昙,您总是希望让所有家庭福报利益增长吗?
佛告诉聚落主:如来长久以来一直想让各家各户的福报利益增长,也经常这样说。
村子的首领说: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瞿昙在饥荒年代还带着大批僧众到人间乞食……乃至行为不合常理,前后自相矛盾?
佛告诉村落首领:我回忆过去九十一劫以来,未曾见过布施比丘的人会因此损耗福报。首领啊!你看现今某些人家大富大贵,钱财丰足、眷属众多、仆役成群,要知道这些家庭必定长期乐于布施,内心清净安宁,才获得如此福报。首领!有八种因缘会导致财富损耗不增:官府逼迫、盗贼劫夺、火灾焚毁、洪水冲没、储蓄自然损耗、债务拖欠不还、怨家破坏、败家子挥霍。这八种情况就是钱财难聚的原因。首领!我还要说无常之理作为第九条。既然如此,首领!你舍弃这九种因缘不谈,却指责沙门瞿昙破坏他人家庭,不肯放弃恶言恶见,这就像投掷铁枪入水,死后必将堕入地狱。
当时,刀师氏聚落主心中充满恐惧,全身汗毛竖起,对佛陀说:世尊!我现在忏悔过错!我愚昧无知,不善言辞,在您面前不诚实欺骗,说了虚妄不实的话。
听完佛陀的教导,大家心生欢喜,恭敬地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