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九一六)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那个叫那罗的村子附近的好衣庵罗园里。
那时,有位名叫刀师氏的村长,是尼乾陀的弟子,来到佛陀的住处,恭敬地顶礼佛足后,退到一旁坐下。
这时,佛陀问聚落主:你想讨论什么?尼揵若提子说了些什么?
村落首领说:那位尼乾子若提子宣称:杀生者都必定堕入地狱,因恶行不断累积,终将导向彼处;同样地,偷盗、邪淫、妄语者也都会堕入地狱,恶业积累多了,就会去往那里。
佛陀对聚落主说:如果按照尼犍若提子的说法,杀生者会堕入地狱,由于杀生行为普遍存在,那么照此推论,所有众生都将堕入地狱。聚落主,你认为如何?有哪种众生会时时刻刻存心杀生?又有什么时候会存心不杀生?乃至什么时候会存心说谎,什么时候会存心不说谎?
村落首领对佛陀说:世尊!人们白天黑夜中,偶尔会起杀生的念头,乃至偶尔会说谎,但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杀生的想法,乃至不说谎。
佛陀告诉聚落主: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没有人会堕入地狱了吗?就像尼揵所说的:“如果有人杀生,所有人都会堕入地狱,多修行的人也会转生到那里,乃至妄语也是如此。”聚落主!那位大师出现在世间,通过思考和揣测进入思虑的境界,停留在凡夫的境地,自己辩解所说的话,随意揣测,对弟子们这样说法:“杀生的人,所有人都会堕入地狱,多修行的人也会转生到那里,乃至妄语也是如此。”那些弟子如果相信他的说法,就会说:“我们的大师知道他所知道的,见到他所见到的,能为弟子们这样说法:‘如果杀生,所有人都会堕入地狱,因为多修行的缘故,会转生到那里。’我原本有心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应当堕入地狱。”得到这样的见解,乃至不舍弃这种见解,不厌恶那些行为,不觉悟那些悔恨,在未来世中,不舍弃杀生,乃至不舍弃妄语,他的心解脱不圆满,智慧解脱也不圆满。心解脱不圆满、智慧解脱不圆满的缘故,就会诽谤圣者,产生邪见;因为邪见的缘故,身体毁灭、生命终结后,会转生到恶趣地狱中。就是这样,聚落主!有因、有缘,众生才会有烦恼;有因、有缘,众生才会有业报烦恼。
聚落主!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常常为众生谴责杀生,赞叹不杀;谴责偷盗、邪淫、妄语,赞叹不盗、不淫、不妄语。常用这些法教导声闻弟子,使他们铭记、喜爱、信仰并重视,说:‘我的大师知晓其所知,见其所见,谴责杀生,赞叹不杀,乃至谴责妄语,赞叹不妄语。我过去由于愚痴无智,曾有意杀生,因此缘故,如今自我悔过。’虽然不能使过去的行为消失,但因此悔过之故,未来世能远离杀生,乃至远离偷盗、邪淫、妄语,也能圆满正意解脱与慧解脱。意解脱与慧解脱圆满后,便不会诽谤贤圣,成就正见;因正见之故,得以往生善趣天上。聚落主!正是有因有缘,众生的业与烦恼才能得以清净。
村长啊,那博闻多学的圣弟子应当这样修习:日夜不断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看看有多少念头是想杀生的,多少是不想杀生的。若发现有杀生之念,就该立刻自责:这不对,这不好。若没有杀生之念,内心就不会怨恨恼害他人,反而会生起随喜之心;随喜之后,心生欢喜;欢喜之后,内心便得安宁;安宁之后,便能体会快乐;快乐之后,心就安定下来。心安定后,圣弟子便能以慈心充满整个身心,没有怨恨嫉妒,没有嗔恚恼怒,心胸广大无边。首先让慈心充满一方,安住于正定;接着扩展至二方、三方直至四方、四维、上下,让慈心遍满一切世间,没有怨恨嫉妒,没有嗔恚恼怒。如此善加修习,使慈心充满十方,圆满安住于正定之中。
那时,世尊用指甲挑起一点土,对刀师氏聚落主说:聚落主,你认为我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
村落首领对佛陀说:世尊,指甲上的尘土极少,而大地的尘土则多得无法计量。
佛对聚落主说:就像指甲上沾的土极少,而大地的土多得不可计量。同样地,若将心与慈爱结合,反复修习、多多修习,那么所有有限量的业报,就如同指甲上的土一样,既无法带走,也无法留存。偷盗用悲心来对治,邪淫用喜心来对治,妄语用舍心来对治,这些都不能与之相比。
当佛陀说完这番话时,刀师氏村的聚落主远离了尘垢,获得了清净的法眼。他真实地见到法、证得法、觉悟法、通达法,深入法义之中,断除一切疑惑,不再依赖他人教导,不盲从他人见解,在正法与戒律中获得了无畏的信心。
他随即从座而起,整理衣衫,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向佛陀禀白:我已得到度脱。世尊!我已超越迷妄。世尊!从今日起,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比丘僧,终其一生作优婆塞。世尊!譬如有人想求得灯明,却用马尾做灯芯,想要吹气点燃,终究不能得光明,徒然耗费心力,灯始终不能点亮。我也正是如此,过去想在愚痴的尼揵子们那里寻求智慧,亲近愚痴之人,与愚痴者共处,侍奉愚痴之师,徒然劳苦,终究不能获得智慧。因此今日我重新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从今以后,对那些愚痴不善、不明事理的尼揵子们,我将减少信任、减少恭敬、减少亲近、减少忆念,从此远离他们。为此,我今日第三次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直至生命终结,作清净自心的优婆塞。
这时,刀师氏聚落的主人听完佛陀的教导,满心欢喜,向佛陀行礼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