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九五七)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以不?」
这时,有一位婆蹉种出家人来到佛陀的住处,合掌行礼。行礼后,退坐在一旁,对佛陀说:瞿昙!我有问题想问,不知您是否有空为我解答?
佛告婆蹉種出家:「隨汝所問,當為汝說。」
佛陀对婆蹉种出家人说:随你所问的问题,我会为你解说。
婆蹉種出家白佛言:「云何,瞿曇!命即身耶?」
婆蹉种出家的修行者对佛陀说:瞿昙,生命就是身体本身吗?
佛告婆蹉種出家:「命即身者,此是無記。」
佛对婆蹉种出家人说:认为生命就是身体,这是无法确定的无记问题。
「云何,瞿曇!為命異身異耶?」
瞿昙,你认为生命与身体是不同的吗?
佛告婆蹉種出家:「命異身異者,此亦無記。」
佛对婆蹉种出家人说:认为命与身是分开的,这也是不可判定回答的问题。
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
婆蹉族出家人问佛陀:瞿昙,为什么问「生命就是身体吗?」你回答「无法确定」;问「生命与身体是分开的吗?」你也回答「无法确定」?沙门瞿昙有什么特别之处!你的弟子去世时,你却明确说:「某人转生那里,某人转生那里」——那些弟子在这里命终舍弃身体后,立即凭借意生身转生到别处——那时,不正是生命与身体分开的情况吗?
佛告婆蹉:「此說有餘,不說無餘。」
佛对婆蹉说:这是有保留的说法,不是无保留的说法。
婆蹉白佛:「瞿曇!云何說有餘,不說無餘?」
婆蹉问佛陀:“瞿昙,为什么说有剩余,不说无剩余?”
佛告婆蹉:「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
佛陀告诉婆蹉:就像火,有余烬才能燃烧,没有余烬就不能燃烧。
婆蹉白佛:「我見火無餘亦然。」
婆蹉对佛陀说:“我观火亦是如此,终归寂灭。”
佛告婆蹉:「云何見火無餘亦然?」
佛对婆蹉说:为何见到火熄灭后也是如此?
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熾火,疾風來吹,火飛空中,豈非無餘火耶?」
婆蹉对佛陀说:就像一堆燃烧旺盛的火焰,遇到强风吹来,火星飞散到空中,这不就是没有剩余的火焰了吗?
佛告婆蹉:「風吹飛火,即是有餘,非無餘也。」
佛陀告诉婆蹉:风吹动飞散的火星,这是有余,不是无余。
婆蹉白佛:「瞿曇!空中飛火。云何名有餘?」
婆蹉问佛陀:“瞿昙,天空中飞过的火花,怎样才算是尚未熄灭的余火呢?”
佛告婆蹉:「空中飛火依風故住,依風故然;以依風故,故說有餘。」
佛陀告诉婆蹉:空中飞动的火焰依靠风力而停驻,依靠风力而燃烧;正因为依靠风力,所以说还有依存。
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意生身往生餘處。云何有餘?」
婆蹉问佛陀说:众生在此处命终后,乘着意生身投生到别的地方。为什么还有残余的业力存在呢?
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
佛陀告诉婆蹉:众生在这里死去后,会凭借意念生成的躯体转生到别处。那时,因为贪爱而执取,因为贪爱而停留,所以说还有残余的轮回存在。
婆蹉白佛:「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沙門瞿曇!世間多緣,請辭還去。」
婆蹉对佛陀说:众生因贪爱而执着于有余,沉溺于有余;唯有世尊您已断尽有余,成就正等正觉。瞿昙尊者!世间事务繁多,请允许我告辞离去。
佛告婆蹉:「宜知是時!」
佛陀告诉婆蹉:“现在正是时候!”
婆蹉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婆蹉尊者听闻佛陀说法后,心中欢喜,起身礼拜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