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九六二)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爾時,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云何瞿曇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耶?」
那时,婆蹉种出家人来到佛陀的住处,与世尊互相问候。问候完毕,他退坐一旁,对佛陀说:瞿昙,您是否持有这样的见解、发表这样的言论:‘世间是恒常的,这才是真实,其余都是虚妄。’呢?
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常,是則真實,餘則虛妄。』」
佛陀告诉婆蹉种出家修行者:我不持有这样的见解,也不这样说:“世间是恒常的,只有这才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妄的。”
「云何瞿曇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
瞿昙为何持有这样的见解并宣称:
世间是恒常的或无常的,既恒常又无常,既非恒常也非无常;
世间有边际或无边,既有边又无边,既非有边也非无边;
生命与身体是同一的或相异的;
如来死后继续存在、不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乃至非有非無後死。」
佛对婆蹉种出家人说:我并非持有这样的见解、发表这样的言论,甚至不认为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爾時,婆蹉種出家白佛言:「瞿曇!於此見,見何等過患,而於此諸見,一切不說?」
那时,婆蹉种出家人对佛陀说:瞿昙!对于这些见解,您究竟看到了什么过失,而对所有这些见解都不予阐述?
佛告婆蹉種出家:「若作是見,世間常,此則真實,餘則虛妄者,此是倒見、此是觀察見、此是動搖見、此是垢污見、此是結見,是苦、是閡、是惱、是熱,見結所繫,愚癡無聞凡夫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生。婆蹉種出家!若作是見,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此是倒見,乃至憂、悲、惱、苦生。」
佛陀对婆蹉种出家人说:如果持这样的见解,认为世界是恒常的,只有这才是真实的,其他都是虚妄的,这就是颠倒的见解、是片面观察的见解、是摇摆不定的见解、是染污的见解、是束缚的见解。这会带来痛苦、障碍、烦扰、焦灼,被错误的知见所系缚。愚昧无闻的凡夫因此在未来世中,不断经历出生、衰老、疾病、死亡、忧愁、悲伤、烦扰和痛苦。婆蹉种出家人啊!如果持这样的见解:认为世界是无常的、或又常又无常、或非常非无常;认为世界是有边际的、或没有边际的、或又有边又无边、或非有边非无边;认为生命就是身体、或生命与身体各自独立;认为如来死后还存在、或不存在、或既存在又不存在、或非存在非不存在。这些都是颠倒的见解,同样会导致忧愁、悲伤、烦扰和痛苦的产生。
婆蹉種出家白佛:「瞿曇!何所見?」
婆蹉种姓的修行者问佛陀:“乔达摩!你领悟到了什么?”
佛告婆蹉種出家:「如來所見已畢。婆蹉種出家!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佛陀告诉婆蹉种出家人:如来已经完全彻见真理。婆蹉种出家人啊!如来所证悟的,就是看清了这苦的圣谛、这苦产生的圣谛、这苦灭尽的圣谛、这灭苦之道的圣谛;这样如实知见之后,对于一切邪见、一切执取、一切轮回、一切我执、我所执、我慢等系缚烦恼,都已彻底断除,达到寂静、清凉、真实的究竟解脱。比丘啊!既无所谓生起,也无所谓不生起。
婆蹉白佛:「瞿曇!何故說言生者不然?」
婆蹉问佛陀:“瞿昙,为什么你说生者不真实?”
佛告婆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蹉!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汝見火然不?即於汝前火滅,汝見火滅不?」
佛陀告诉婆蹉:我现在问你,你随意回答我。婆蹉!就像有人在你面前生火,你看到火燃烧吗?然后在你面前火熄灭了,你看到火熄灭吗?
婆蹉白佛:「如是,瞿曇!」
婆蹉对佛陀说:“是的,乔达摩!”
佛告婆蹉:「若有人問汝:『向者火然,今在何處?為東方去耶?西方、南方、北方去耶?』如是問者,汝云何說?」
佛陀告诉婆蹉:如果有人问你,刚才燃烧的火,现在去了哪里?是去了东方、西方、南方还是北方?这样问你,你会怎么回答?
婆蹉白佛:「瞿曇!若有來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若有於我前然火,薪草因緣故然,若不增薪,火則永滅,不復更起,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則不然。』」
婆蹉对佛陀说:瞿昙,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会这样回答:如果在我面前生火,依靠柴草才能燃烧,如果不添加新柴,火就会永远熄灭,不会再燃起。无论向东方、南方、西方、北方离去,都是如此。
佛告婆蹉:「我亦如是說,色已斷已知,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於未來世永不復起。若至東方,南、西、北方,是則不然,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滅。」
佛陀告诉婆蹉:我也如此宣说,色蕴已断除已彻知,受、想、行、识蕴已断除已彻知。断绝其根本,如同砍断多罗树头,不再有生长的可能,在未来世永不再生起。无论前往东方、南方、西方或北方,都不会再现,这是极为深奥广大的境界,无量无数的烦恼永远寂灭。
婆蹉白佛:「我當說譬。」
婆蹉对佛陀说:我要打个比方。
佛告婆蹉:「為知是時。」
佛陀告诉婆蹉:要懂得时机。
婆蹉白佛:「瞿曇!譬如近城邑聚落,有好淨地,生堅固林,有一大堅固樹,其生已來經數千歲,日夜既久,枝葉零落,皮膚枯朽,唯幹獨立。如是,瞿曇!如來法、律離諸枝條柯葉,唯空幹堅固獨立。」
婆蹉对佛陀说:瞿昙,就像在城郊村落附近有一片清净的土地,长着一片茂密的树林。其中有一棵坚固的大树,它生长了几千年。经过漫长的岁月,枝叶凋落,树皮干枯腐朽,只剩下光秃的树干独立挺立。同样地,瞿昙,如来的法和律也是如此,脱离了各种枝枝叶叶,只剩下坚固的空性主干独自屹立。
爾時,婆蹉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这时,婆蹉出家人听佛说法后,心生欢喜,从座位上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