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二四)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尊者阿濕波誓住東園鹿母講堂,身遭重病,極生苦患。尊者富隣尼瞻視供給……如前跋迦梨修多羅廣說,謂說三受,乃至「轉增無損。」
那时,尊者阿湿波誓住在东园鹿母讲堂,身患重病,痛苦难忍。尊者富邻尼前来照料供养……如同前文跋迦梨经中详细记载的那样,讲述了三种感受,直到"逐渐增长而不损减"。
佛告阿濕波誓:「汝莫變悔!」
佛陀对阿湿波誓说:你不要改变心意!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我實有變悔。」
阿湿波誓对佛陀说:世尊,我确实有后悔改变心意。
佛告阿濕波誓:「汝得無破戒耶?」
佛陀问阿湿波誓:“你没有犯戒吧?”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我不破戒。」
阿湿波誓对佛陀说:世尊,我没有违犯戒律。
佛告阿濕波誓:「汝不破戒,何為變悔?」
佛对阿湿波誓说:你没有破戒,为什么后悔改变?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我先未病時,得身息樂正受多修習;我於今日不復能得入彼三昧,我作是思惟:『將無退失是三昧耶?』」
阿湿波誓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我先前未患病时,常能修习身息乐正受;如今却再无法进入这种禅定。我心中思量:莫非我已退失此三昧境界?
佛告阿濕波誓:「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阿濕波誓,汝見色即是我、異我、相在不?」
佛陀对阿湿波誓说:我现在问你,你可以随意回答。阿湿波誓,你认为看到的色相就是我、与我不同、或与我相互依存吗?
阿濕波誓白佛言:「不也,世尊!」
湿波向佛陀发誓说:“不是的,世尊!”
復問:「汝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又问:你认为受、想、行、识是我,或与我不同,或存在于我中吗?
阿濕波誓白佛言:「不也,世尊!」
湿波向佛陀发誓说:“不是的,世尊!”
佛告阿濕波誓:「汝既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何故變悔?」
佛陀对阿湿波誓说:你既然不认为色是我、与我不同或与我相关,也不认为受、想、行、识是我、与我不同或与我相关,为何还要改变心意感到后悔呢?
阿濕波誓白佛言:「世尊!不正思惟故。」
阿湿波誓对佛陀说:世尊,是由于不正确的思惟所致。
佛告阿濕波誓:「若沙門、婆羅門三昧堅固,三昧平等,若不得入彼三昧,不應作念:『我於三昧退減。』若復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但當作是覺知:『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貪、恚、癡永盡無餘已,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陀告诉阿湿波誓:如果修行者或婆罗门的三昧稳固而平等,即使未能进入那种三昧境界,也不该产生"我在三昧上退步了"的念头。倘若圣弟子不认为色身是我、与我分离或依存于我,也不认为感受、思想、行为、意识是我、与我分离或依存于我,只应当这样觉悟:贪欲已彻底灭尽,嗔怒愚痴也已彻底灭尽。当贪嗔痴完全灭尽后,一切烦恼就会消失,以无漏之心获得解脱,通过智慧获得解脱,在现世中亲自证悟:我的轮回已终结,清净修行已确立,应做之事已完成,自己确知不再有来世。
佛說是法時,尊者阿濕波誓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歡喜踊悅。歡喜踊悅故,身病即除。
佛陀讲完这个法时,尊者阿湿波誓断除了一切烦恼,内心获得解脱,充满欢喜雀跃。由于欢喜雀跃的缘故,身体的疾病当下就消除了。
佛說此經,令尊者阿濕波誓歡喜隨喜已,從坐起而去。
佛陀讲完这部经后,尊者阿湿波誓心生欢喜,欣然信受。随后,他从座位起身离去。
差摩迦修多羅如五受陰處說。
差摩迦经中关于五受阴的论述与此处所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