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六四)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爾時,提婆達多有利養起,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日日侍從五百乘車,來詣提婆達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將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
那时,提婆达多获得了很多供养,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毗提希之子)每天带着五百辆马车随从,前往提婆达多那里,每天用五百锅食物供养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则带领五百人另立僧团,接受这些供养。
時,有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聞提婆達多有如是利養起,乃至五百人別眾受其供養。」
那时,许多比丘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进入王舍城乞食。他们听说提婆达多获得了这样的供养,甚至有五百人单独接受他的供养。乞食结束后,他们回到精舍,放下衣钵,洗好脚,来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行礼,退到一旁坐下,对佛陀说:世尊,我们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进入王舍城乞食,听说提婆达多获得了这样的供养,甚至有五百人单独接受他的供养。
佛告諸比丘:「汝等莫稱是提婆達多所得利養。所以者何?彼提婆達多別受利養,今則自壞,他世亦壞。譬如芭蕉、竹、蘆,生果即死,來年亦壞;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其利養,今世則壞,他世亦壞。譬如駏驉,受胎必死;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諸利養,今世亦壞。他世亦壞,彼愚癡提婆達多隨幾時受其利養,當得長夜不饒益苦。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我設有利養起,莫生染著。』」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佛陀告诉众比丘:你们不要羡慕提婆达多获得的供养。为什么呢?因为提婆达多贪着特殊供养,现世就会自我毁灭,来世也会毁灭。就像芭蕉、竹子、芦苇,结果实后就会枯死,第二年也彻底衰败;提婆达多正是这样,贪着供养,现世毁灭,来世也毁灭。又像骡子怀胎必定丧命;提婆达多也是如此,贪着种种供养,现世毁灭,来世也毁灭。那愚痴的提婆达多无论享受多久供养,终究要长久承受无益之苦。所以,比丘们应当这样学习:即使面对供养现前,也不生贪着之心。这时,世尊说出偈言:
「芭蕉生果死, 竹蘆實亦然,
駏驉坐妊死, 士以貪自喪。
常行非義行, 多知不免愚,
善法日損減, 莖枯根亦傷。」
芭蕉结果后死去,竹子芦苇结实后也如此, 骡马因怀孕而丧命,世人因贪欲自我毁灭。 常做不义之事,虽多知识仍难逃愚痴, 善法日渐衰微,犹如茎干枯萎根系受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