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一三)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天帝釋欲入園觀,王勅御者,令嚴駕千馬之車。御者受教,即嚴駕已,還白帝釋:『乘已嚴駕,唯王知時。』
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过去世时,天帝释想去游园,便命令车夫准备千马所驾的车。车夫领命,备好车驾后,回来禀告天帝释:车马已经备好,只等您启程。
「爾時,帝釋從常勝殿來下,周向諸方,合掌恭敬。
这时,天帝释从常胜殿下来,向四方环视,合掌行礼。
「時,彼御者見天帝釋從殿來下,住於中庭,周向諸方,合掌恭敬。見已驚怖,馬鞭落地,而說偈言:
当时,那位御者看见天帝释从殿中走下,站在庭院中央,向四方恭敬合掌。见此情景,御者惊恐万分,手中马鞭掉落在地,随即诵出偈言:
「『諸方唯有人, 臭穢胞胎生,
神處穢死尸, 飢渴常燋然。
何故憍尸迦, 故重於非家?
為我說其義, 飢渴願欲聞。』
各方世间唯有人类, 从污秽胞胎中降生, 神识寄居腐朽躯壳, 常受饥渴交迫煎熬。 为何你仍如此执着, 看重这不净之家宅? 请为我解说其中深意, 我渴望聆听这饥渴真谛。
「時,天帝釋說偈答言:
这时,天帝释用偈语回答说:
「『我正恭敬彼, 能出非家者,
自在遊諸方, 不計其行止。
城邑國土色, 不能累其心,
不畜資生具, 一往無欲定。
往則無所求, 唯無為為樂,
言則定善言, 不言則寂定。
諸天阿修羅, 各各共相違,
人間自共諍, 相違亦如是。
唯有出家者, 於諸諍無諍,
於一切眾生, 放捨於刀杖。
於財離財色, 不醉亦不荒,
遠離一切惡, 是故敬禮彼。』
我正恭敬那些出家修行者, 他们自在游历四方,行止无拘无束。 城邑国土的繁华,不能扰乱其心, 不积攒资生之具,一心安住无欲定。 往行时无所求取,唯以无为为乐, 言说必是善语,默然则入寂静定。 诸天与阿修罗,彼此争斗不休, 人间亦是如此,相互纷争不断。 唯有出家之人,于诸争讼无争, 对一切众生,放下刀杖不伤。 远离财物美色,不沉迷不荒乱, 弃绝一切恶行,因此我敬礼他们。
「是時,御者復說偈言:
这时,驾车的人又说了偈颂:
「『天王之所敬, 是必世間勝,
故我從今日, 當禮出家人。』
天王所敬重之人,必是世间最尊胜者, 因此从今日起,我当礼敬所有出家人。
「如是說已,天帝釋敬禮諸方一切僧畢,昇於馬車,遊觀園林。」
说完这些,天帝释恭敬地向各方僧众行礼完毕,登上马车,游览园林。
佛告比丘:「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而常恭敬眾僧,亦常讚歎恭敬僧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當如是恭敬眾僧,亦當讚歎敬僧功德。」
佛陀对比丘们说:那位天帝释在三十三天身为自在之王,仍始终恭敬僧众,也常赞叹恭敬僧众的功德。你们这些比丘,怀着正信舍弃世俗生活出家学道,也应当如此恭敬僧众,也应当赞叹敬僧的功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