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一九)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時,有天帝釋及鞞盧闍那子婆稚阿修羅王,有絕妙之容,於晨朝時,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天帝釋及鞞盧闍那子婆稚阿修羅王,身諸光明,普照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说:当时,天帝释和毗卢遮那的儿子婆稚阿修罗王,容貌极为庄严,在清晨一同来到佛陀的住所,向佛足行礼后,退坐在一旁。当时,天帝释和毗卢遮那的儿子婆稚阿修罗王,全身放出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鞞盧闍那阿修羅王說偈白佛:
当时,毗卢遮那阿修罗王诵偈向佛说道:
「人當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何須復方便。」
世人应精进修行, 务必令利益圆满, 利益既已得圆满, 何须再求诸方便。
時,天帝釋復說偈言:
当时,天帝释又用偈语说道:
「若人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修忍無過上。」
若有人勤修善巧方便, 定能使利益圆满成就。 待利益圆满成就之时, 修习忍辱最为无上。
說是偈已,俱白佛言:「世尊!何者善說?」世尊告言:「汝等所說,二說俱善。」
说完这首偈颂后,他们一起向佛陀请教:世尊,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佛陀回答:你们所说的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然今汝等復聽我說。
现在你们再听我说。
「一切眾生類, 悉皆求己利,
彼彼諸眾生, 各自求所應。
世間諸和合, 及與第一義,
當知世和合, 則為非常法。
若人勤方便, 必令利滿足,
是利滿足已, 修忍無過上。」
一切众生之类, 全都追求自身利益, 那些种种众生, 各自寻求所需之物。
世间种种聚合, 以及至高真理, 应当知道世间聚合, 乃是无常之法。
若人勤修善巧, 必定令利益圆满, 利益圆满之后, 修习忍辱最为无上。
爾時,天帝釋及鞞盧闍那子婆稚阿修羅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那时,天帝释、毗卢遮那之子婆稚阿修罗王听完佛陀的教导,满心欢喜,恭敬行礼后便离去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修行於忍,讚歎於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修行於忍,讚歎於忍!」
那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释提桓因在三十三天做自在王,修习忍辱,赞叹忍辱。你们比丘以正信舍离世俗,出家学道,也应当这样修习忍辱,赞叹忍辱!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