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二一)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那时,有许多释迦族的人来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顶礼膜拜,然后退到一旁坐下。
那时,世尊问释迦族众人:诸位瞿昙,你们在法斋日和神足月期间,有持守斋戒修持功德吗?
释迦族的弟子们对佛陀说:世尊,我们在斋戒日有时能够持戒,有时不能;在神足月有时能持戒修功德,有时不能。
佛陀告诉众释迦族人:瞿昙啊!你们未能获得真正的利益,你们是骄慢之人、烦恼之人、充满忧悲苦恼之人。为何在斋戒日有时能持戒,有时却不能?在神足月有时能持戒修功德,有时却不能?诸位瞿昙!譬如有人求财,每日获利倍增:首日一钱,次日两钱,第三日四钱,第四日八钱,第五日十六钱,第六日三十二钱。如此逐日翻倍,到第八日、第九日乃至满月,钱财岂不是越积越多吗?
长者回答佛陀说:“确实如此,世尊!”
佛对释氏说:瞿昙,这样的人财富不断增长,自然会获得更多钱财。他还希望我在十年中一直保持欢喜快乐的心境,常常安住禅定,这能做到吗?
释迦牟尼佛回答说:不是的,世尊。
佛陀问释氏:如果能得到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两年甚至一年的欢喜快乐之心,是否能长期安住于禅定之中呢?
释迦牟尼回答说:不是这样,世尊!
佛陀对释氏说:暂且不论年岁长短,能否在十个月、九个月、八个月乃至一个月中保持欢喜安乐之心,常处禅定?再放下一个月不谈,能否在十日、九日、八日乃至一日一夜中保持欢喜安乐之心,常驻禅定?
释迦牟尼佛回答说:不是的,世尊。
佛陀告诉释氏族人:我现在告诉你。我的弟子中有心地正直之人,不谄媚不虚伪。我对这样的人进行十年教化。由于这样的因缘,此人便能于百千万岁中始终保持欢喜安乐之心,常处禅定之中,这是完全可能的!再缩短时间,若九年、八年乃至一年;十月、九月乃至一月;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我对其进行教化,到次日清晨,就能使他进步。清晨开始教化,直到日暮时分,就能使他进步。由于这样的因缘,获得百千万岁中始终保持欢喜安乐之心,常处禅定之中,成就二种果位: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因为此人先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缘故。
释迦族人对佛陀说:善哉!世尊!从今日起,我将在斋日持守斋戒,乃至八关斋戒;在神足月期间受持斋戒,随力布施,广修功德。
佛陀对释氏说:很好!瞿昙,这是真实重要的。
佛陀讲述完这部经典后,当时在场的释迦族人听闻佛陀的教法,内心充满欢喜,恭敬行礼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