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六〇)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時,有持金蓋、著舍勒導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那时,一位手持金伞、身着短衣的婆罗门在随从簇拥下来到佛陀所在之处。他向世尊恭敬问讯致意后,退坐一旁,以偈颂说道:
「無非婆羅門, 所行為清淨,
剎利修苦行, 於靜亦復乖。
三典婆羅門, 是則為清淨,
如是清淨者, 不在餘眾生。」
并非婆罗门种姓都能行清净之行, 刹帝利苦修者亦常背离静心之道。 唯有精通三吠陀的婆罗门, 方可称为真正清净者, 此等清净之人, 绝非其他众生所能及。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那时,世尊用偈语回答:
「不知清淨道, 及諸無上淨,
於餘求靜者, 至竟無淨時。」
不识清净道, 及诸无上净, 他处求寂静, 终究无净时。
婆羅門白佛:「瞿曇說清淨道及無上清淨耶?何等為清淨道?何等為無上清淨?」
婆罗门问佛陀:瞿昙,您所说的清净道及无上清净是什么?什么是清净道?什么是无上清净?
佛告婆羅門:「正見者為清淨道,正見修習多修習,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若婆羅門貪欲永斷,瞋恚、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淨。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清淨道;正定修習多修習已,斷貪欲、斷瞋恚、斷愚癡。若婆羅門貪欲永斷,瞋恚、愚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淨。」
佛陀告诉婆罗门:正见是清净之道,通过不断修习正见,能断除贪欲、断除嗔恚、断除愚痴。如果婆罗门能永远断除贪欲,永远断除嗔恚和愚痴,永远断除一切烦恼,这就叫作无上清净。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叫作清净之道;通过持续修习正定,能断除贪欲、断除嗔恚、断除愚痴。如果婆罗门能永远断除贪欲,永远断除嗔恚和愚痴,永远断除一切烦恼,这就叫作无上清净。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說清淨道、無上清淨耶?瞿曇!世務多事,今且辭還。」
婆罗门对佛陀说:瞿昙,您所说的清净道,是无上的清净吗?瞿昙,世间事务繁多,我现在要告辞回去了。
佛告婆羅門:「宜知是時。」
佛告诉婆罗门:应当知道此时。
持華蓋著舍勒導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手持华伞、身穿短衣的婆罗门随从们听完佛陀的教诲,满心欢喜,从座位上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