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六七)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有一次,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河中草,有龜於中住止。時,有野干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
那时,世尊告诉诸位比丘:过去世的时候,河里有一丛水草,有只乌龟住在里面。这时,有只饥饿的野狗四处觅食,远远看见乌龟,迅速跑来捉它。乌龟看见野狗过来,立刻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野狗守在旁边,等它的头和脚伸出来,想抓住吃掉。等了很久,乌龟始终不伸出头和脚;野狗又饿又累,生气地走了。
「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汝眼著於色、耳聞聲、鼻嗅香、舌甞味、身覺觸、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執持眼根律儀住,惡魔波旬不得其便,隨出隨緣;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於其六根若出若緣,不得其便,猶如龜蟲,野干不得其便。」
诸位比丘!你们今日也是如此。要知道魔波旬常在窥探你们的漏洞,当你们眼睛贪恋色相、耳朵追逐声音、鼻子贪著香气、舌头沉迷味道、身体贪求触觉、心意识攀缘法尘时,他便要诱使你们对这六种境界产生染著。所以比丘们!你们应当恒常守护眼根的律仪,严持眼根防护,恶波旬就无机可乘,无从侵扰;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若能守护六根不令放逸,魔众便无隙可入,就像野狐无法伤害缩入壳中的乌龟。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这时,世尊便说出以下偈语:
「龜蟲畏野干, 藏六於殼內,
比丘善攝心, 密藏諸覺想。
不依不怖彼, 覆心勿言說。」
乌龟害怕野狗,将头和四肢缩入壳中, 比丘善于收摄自心,深藏种种觉想。 既不依赖也不畏惧外境,紧闭心门莫向外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