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會解了義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能淨業障本來空, 千差萬別理難窮。
個中若有江湖客, 何必今朝又啟蒙。
此章是言功德不可思議。首段是滅罪不可思議,次段是證果不可思議,第三段是總結不可思議。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未及世人業報故。復次言之,夫非欲人堅此持經之念,宿世作業應招惡報,因持經力止受小挫,忍此辱而力加進修,當得無上菩提。
上言經在之處,應恭敬供養,則持經之人,其當尊重可知矣。乃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反為人輕賤者,何故?豈此經果無騐耶?由是人前世罪業,應墮三塗惡道,以今世持經之故,但為人輕賤以償之。雖遭輕賤,以持般若,心不著相,罪性本空,菩提之體,自然明淨。
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後念覺心。
圭峯云:此明持經轉罪為福。修持無我等相,即煩惱障盡;極惡消滅,即業障盡;不墮惡道,即報障盡。三障既滅,三德必圓,故云當得菩提。
昔唐太宗註金剛經,至輕賤閣筆,問一禪師,答云:此經專摧種子故也。太宗當下了然,從此下筆,沛然無礙。葢現業易消,種業難滅,每遇善緣,多方阻撓,類有物以敗之者,皆種子為之崇也。是以楞嚴神呪,亦為專摧種子而設。
先世有報障,今日受持經。暫被人輕賤,轉重復還輕。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自追思前生,歷無數劫阿僧祇,華言甚無數。又記在師前遇無數佛那由他,亦言甚無數。如此供養諸佛,可謂至多,有特出之英。持經見本性,豈區區敬佛可比數哉?供養只是供他佛,持經是供自性之佛,所以福德霄壤不侔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上文屢言功德之多,猶是略說。若持經者所得功德,我若具說,彼常人聞之,必至驚駭。所以然者,葢以此經義趣是無相之旨,故其果報非可以言說求也。總是形容經典之甚重,持經功德之甚大,而惓惓期望後人之尊信耳。
CBETA 编码:X048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