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會解了義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究竟無我絕三玄, 真空妙理本無傳。
人人自有黃金相, 分付東君仔細參。
菩薩度生無我,亦如佛之得菩提無法,以申明實無眾生得滅度之義。重問發心,正從不可思議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復理:前問亦有分別,初問初皈依者,今問證佛果者。答言:已發心過者,只要此心如如,非度生,則住伏之心亦幾乎息矣。有可度之生,不起能度之念,若四相未除,如何住伏其心而名菩薩?所以無上正等正覺心,原無法可得也。彌勒偈云: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
發菩提心,原實無有法。所云發心,只是性光發露,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空生疑,如何住降。不知惟無能發之我,所發之法,然後名真住降也。此文意與前同。前是破情顯智,今是忘智顯理。由此賢位,漸入聖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虗。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欲引己為證,故云於意云何。先使其思於然燈佛所,正引己證上也。法從心生,外心無法,如是如是,讚其言甚當也。設有法可傳,然燈何必授記?後來作佛,來世即然燈,沒後廣度為釋迦,清淨為牟尼。是故然燈佛於我授記,以見無上菩提心,從心自發,真性不動,曰如如。稍加添著,即非如義。若有人言如來有法得者,總凡人言之耳。實無有法,決言以釋凡人之疑。無相無住則無實,安住降伏又非虗。正見如如之妙,一切法即度生布施忍辱類。修行成佛,借此初入門。
降怨王請然燈佛入城,城中長幼盡迎,因路泥善慧布髮,佛於此授記。
自心是佛,豈向佛邊求?佛實無有法得無上菩提者。菩薩離相行六波羅蜜,如來要離相人個個解到這裏,故將一切諸法生滅、垢淨、增減種種變異之相,皆從眾生顛倒妄想分別而有。若人不生分別,性相常在,畢竟平等,本來寂滅,何嘗有甚變異?此即一切諸法的體性,全體如如,是即非一切法。惟即非一切法,是以法法皆同法界,而為佛法一切法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復以人身譬法之非真有,大身非真有,則佛法非真有可知。
前說如須彌山王之大身,至此方見實際空生。從前悟得的,一時現前直答云:如來說人身長大,非同一切法而和合成身,又非外一切法而別自為身。
彌勒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身離一切障,及徧一切境。功德及大體,故即說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說大身。非身者,無有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體故。
大身有二義:一者、徧一切處,即法身;一者、功德大,即報身。皆離諸相,故名為非。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彌勒偈云: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經淨國土,生心即是倒。
菩薩亦如是,言:菩薩度生,不見有度。亦如是: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是自認普度功德,實無有法。言:修行雖有佛法,而法非真性,法無其法。無我即度我法,無人即度人法,無眾生即度眾生法,無壽者即度一切輪迴生死法。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無著云:人無我,法無我。
再舉佛像言之:飾金寶於佛土,凡夫之見佛,惟清淨自心為莊嚴,豈假外飾?度無相,施無住,皆無我法,前雖得聞,未必能通達此法頭頭是法,法法無我,是真修行菩薩。
總之,由離相而無我之法行,由無我而離相之心化。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