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會解了義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不受不貪守自然, 黃虀淡飯且隨緣。
無榮無辱家常事, 一種平懷一種玄。
上言不宜斷相以修菩提,此言得菩提亦不失福德。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福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前以持經者較,今以得法者較,無非形容佛法之妙。從前說法,只無我盡之木,知成功在忍。今智理俱融,人法兩空,得成於忍,入大乘境界,所以勝之。諸菩薩非單頂布施。云何者?福所必得。云何不受?菩薩所作福德,止為利益眾生,故不受福德。心無望報,受猶不受也。菩薩不受福德,是作而不受,抑不作不受?不知菩薩所作福德,無自己受用想,雖受而不貪著,總為利益眾生,非是說斷滅相,不修諸度也。
無生法忍者,言人本具之性,湛然常住,原無有生,亦無有滅,故名無生。此一點不斷不滅之靈光,惟獨自了不能說以示人,強名曰忍而已。到此境界,其福德因果,豈布施可及,又豈同凡夫之貪著耶。
忍有印可意,從受此經而入;忍有安定意,從持此經而入。王匡石曰:大般若有安受忍、觀察忍,修此二忍,便得成無生法忍。忍力成,自得無生樂,故云得成。
CBETA 编码:X048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