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註解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暂无译文
解脫非千舌,能言不在聲。
暂无译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暂无译文
李文會曰:心既清淨,語默皆如。遇緣即施,緣散即寂。
暂无译文
張無盡曰:非法無以談空,非人無以說法。此謂不同生滅之心,有法可說也。若有生滅心在而說法者,是教一切人不能得見自性,謂之謗佛。但無生滅心,方可說法。
暂无译文
川禪師曰:是即是,大藏小藏從甚處得來?頌曰:有說皆為謗,無言亦不容。與君通一線,日出嶺頭紅。
暂无译文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暂无译文
王日休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者,謂佛本不說法,以真性無法可說。若以為佛本說法,即為志在於法耳,佛豈志在於法哉?此所以為謗佛,所以為不能解佛所說之故也。佛又呼須菩提而言說法者,實無有法,謂本來無法,特為眾生去除外妄而說耳,此法豈真實哉?眾生既悟,則不用此法矣,故但虗名為說法而已。此分與第七分言無有少法如來所得之意大略同,亦與十三分所謂無有少法如來所說之意同。然此再舉者,復詳言之,亦為續來聽者說也。
暂无译文
顏丙曰:終日喫飯,不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曾掛著一莖絲。所以我佛橫說直說四十九年,未曾道著一字,唯同道方知。若言如來有所說,即為謗佛,不能解會我所說,直饒說得天華亂墜,也落在第二著。唯能坐斷十方,打成一片,非言語可到,是名真說法也。所以道:墻壁瓦礫,說禪浩浩。前輩頌云: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暂无译文
謝靈運曰:教傳者,說法之意也。向言無說,非杜默而不語,但無存而說,則說滿天下,無乖法理之過。無存,謂不著諸相,心無所住也。
暂无译文
傅大士頌曰:相寂名亦遣,心融境亦亡。去來終莫見,語默永無妨。智入圓成理,身同法性常。證真還了俗,不廢是津梁。
暂无译文
川禪師曰:兔角杖,龜毛拂。頌曰:多年石馬放毫光,鐵牛哮吼入汪洋。虗空一喝無蹤跡,不覺潛身北斗藏。且道是說法不是說法?
暂无译文
爾時,慧命須菩提!
暂无译文
疏:鈔云:爾時,當起問之時也。言慧命者,善現達佛智海,入深法門,悟慧無生,覺本源之命非去非來,故曰慧命。須菩提!
暂无译文
陳雄曰:慧命須菩提,見於法華經信解品。慧以德言,命以壽言,即長老之異名也。
暂无译文
顏丙曰:慧命者,具智慧性也,故曰天命之謂性。
暂无译文
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暂无译文
疏:鈔云:佛言彼非眾生者,皆具真一之性,與佛同源,故曰非眾生。言非不眾生者,背真逐妄,自喪己靈,故曰非不是眾生。
暂无译文
王日休解第二分云:命者,壽之意。壽者,老之意。其言慧命者,以須菩提既得慧眼,且年高矣。須菩提於此問: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彼非眾生,非不眾生者,恐聽法者誤認眾生以為實有,故曰彼非眾生。謂自業緣中現,業盡則滅,豈有真實眾生也?然亦有眾生之身現在,此又不可謂之非眾生,故曰非不眾生。但非真實而為虗幻耳。佛又自問云:何以故者,謂何故非不眾生,乃呼須菩提而自答云眾生?眾生者,謂凡為眾生者,則所謂一切眾生也。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者,謂一切眾生,佛皆以為非真實眾生,但虗名為眾生而已。此佛自言也。而又言如來說者,豈非諸佛亦如是說乎?
暂无译文
顏丙曰:須菩提問佛: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答曰:彼非眾生非不眾生者,蓋眾生屬有,不眾生屬無。彼眾生性本同太虗,不落有無二見。如來說非眾生,但假名眾生。故佛嘗曰: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我佛未嘗輕眾生也如此。
暂无译文
智者禪師頌曰:不言有所說,所說妙難窮。有說皆為謗,至道處其中。多言無所解,默耳得三空。(三空解見第一分。又疏鈔云:有無中道,亦曰三輪體空。)智覺剎那頃,無生無始終。(俱舍等論謂時之最少名一剎那,〔二〕百二十剎那名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名一羅婆,三十羅婆名一牟呼栗多,亦云須臾,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
暂无译文
川禪師曰:火熱風動,水溼地堅。頌曰:指鹿豈能成駿馬,言鳥誰謂是翔鸞。雖然不許纖毫異,馬字驢名幾百般。靈幽法師加此慧命。須菩提六十二字,是唐長慶二年,今在濠州鍾離寺。石上記六祖解在前,故無解,今亦存之。
暂无译文
李文會曰:此則魏譯偈也。長慶中,僧靈幽入冥,所指魏譯則存,泰譯則無也。謂言若敬信佛法,即著聖見,非眾生也。若不信佛法,即著凡夫見,非不眾生。若起此二見者,是不了中道也。須是令教凡聖皆盡,不住兩頭,方是真正見解,故云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也。
暂无译文
CBETA 编码:X0468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