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註解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四、威儀中性靜無染。雲菴曰:威儀者,行住坐臥也。寂靜者,去來不動也。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疏:鈔云:佛言:若有人言: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臥。即不解佛意也。何故?只如眾生妙性,還有來、去、坐、臥否?眾生亦如是,如來亦如是,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住寂滅。若有動者,即云不解所說義也。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疏:鈔云:如來者,來而無來,去而不去,住而不住,非動非靜,上合諸佛,下等羣生,一性平等,故號如來。王日休曰:此分三言如來,皆謂真性佛也。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者,真佛無相,故不可以若來,若去,若坐,若臥形容之。若可以形容者,則是有相。故此人不曉解我所說義也。何以故者,佛又自問:何故不解我所說義乎?乃自答云:我所謂如來者,謂真佛也。真佛既無形相,又徧虗空世界,豈有去、來哉?故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其言故名如來者,謂真性自如,而無所不可。凡其所現,乃隨眾生業緣而來現。其實則徧虗空世界,而未嘗有去、來。此所以名之曰如來而已。而其言如來者,亦強為之名耳。真性不可以形容故也。詳見第二分與此後分。
陳雄曰:如來現千百億化身,演真空無相法,如鏡中像,無生滅義。故人不知其何所從來,亦不知其何所從去。華嚴經云:上覺無來處,去亦無所從,清淨妙色身,神力故顯現。三昧經云:亦無來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議。六祖云: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無住云:身心寂滅,是如來臥處。然則來去坐臥,又孰得而輕議哉?今有人焉,輙言如來具四威儀,所見謬甚。夫何了得如來所說真空義趣?圓覺經著真空之說曰:雲駛(音史,疾也)月運,舟行岸移。蓋謂月未嘗運,岸未嘗移,真如體性,未嘗作止生滅,皆人謬見耳。
顏丙曰:行住坐臥,謂之四威儀。見性能行持人,所謂行住坐臥,常若虗空。若人言如來尚屬來去坐臥,是人不解會所說義理。何故?如來者,如如本性也,本無動靜,所以無去無來,故假名如來。昔肅宗皇帝詔國一禪師入內道場,師見帝起身,帝曰:禪師何必見寡人起身?曰:檀越何得以四威儀中見貧道?如此步步行持,謂之寂靜。
李文會曰: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來去皆如,其誰來去?又云:無所從來者不生,亦無所去者不滅。不生者,謂煩惱不生;不滅者,謂覺悟不滅也。又云:知色聲起時,即知從何而來;知色聲滅時,即知從何而去。故色聲香味觸法,自有起滅,我心湛然,豈有來去生滅相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無不清淨也。
智者禪師頌曰:如來非動靜,言說未形容。斷除人我見,方得達真宗。見相不求相,身空法亦空。往來無所著,去住盡皆通。
川禪師曰:山門頭合掌,佛殿裏燒香。頌曰:衲捲秋雲去復來,幾迴南嶽與天台。寒山拾得相逢笑,且道笑箇什麼?笑道同行步不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