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大疏
大方廣圓覺經大疏目錄
- 卷首
- 序文
- 卷上之一
- 先經十門通釋
- 卷上之二
- 先經十門通釋
- 卷上之三
- 自入於神通大光明藏至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 卷上之四
- 自云何無明至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 卷中之一
- 自普眼啟請至二十五有清淨
- 卷中之二
- 自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訖普眼章
- 卷中之三
- 自金剛藏啟請至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 卷中之四
- 自知欲可厭訖清淨慧章
- 卷下之一
- 自威德啟請 訖辨音章
- 卷下之二
- 自淨業啟請 訖淨業章
- 卷下之三
- 自普覺啟請 至安置淨居
- 卷下之四
- 自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訖賢善首章
- 卷尾
- 疏科文上下卷
大方廣圓覺經大疏目錄(終)No. 243
大方廣圓覺經大疏上卷之一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今此文者,欲謂貪婬,命謂身命。無愛,欲則不生;無欲,身則不有。當知欲因愛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還生於愛,由愛身故,還為欲因,復感未來生死果報,如是展轉,相續無窮。
四起諸業報。
業有二義:一動作義,即是行支;二為因義,即是有支。
報是苦果,是酬因義,即生、老死二支。然此業報,釋教之宗,撥之云無,正名邪見(五見中一)。不歸佛者,皆由惑之,內外殊途,須知去取。
今尋本末,總啟二門:先以理教,窮其根元;後約本文,釋其體相。
初中二:一辨非;二顯是。
初者,謂儒、道二教(此方無西域宗教,故不辨之也),說人畜等類,皆是虗無大道生成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