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船喻品第十四
那时,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譬如大海中船只突然破损,船上之人若不抓住木头、木板、浮囊或者死尸,应当知道这人不能到达彼岸,必将沉没水中而亡。须菩提!若船上之人抓住木板、浮囊或死尸,应当知道这人不会沉没水中,安稳无忧,得以到达彼岸。
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若有人对于无上正等正觉虽有信心、忍辱、好乐、清净心、深心、志愿、解悟、施舍、精进,却不修习般若波罗蜜,应当知道此人中途退转沉没,将堕入声闻、辟支佛地。
须菩提!若菩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具足信心、忍辱、好乐、清净心、深心、志愿、解悟、施舍、精进,又能修习般若波罗蜜。由于般若波罗蜜的守护之故,中途不会退转,超越声闻、辟支佛地,终将安住无上正等正觉。"
世尊说:"须菩提!譬如有人拿着一个未烧制好的陶瓶到河边、井边或泉边取水,应当知道这个瓶子很快就会破裂毁坏,泥土重归大地。为什么呢?因为瓶子尚未烧制坚固的缘故。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虽然对无上正等正觉有信心、有忍辱、有喜悦、有清净心、有深厚心、有志愿、有理解、有布施、有精进,但若没有得到般若波罗蜜方便法门的护持,应当知道这样的人尚未证得一切智,会在中途退转。须菩提!什么是菩萨中途退转呢?就是堕入声闻地或辟支佛地。"
"须菩提!又譬如有人拿着一个烧制好的坚固陶瓶到河边、井边或泉边取水,应当知道这个瓶子不会破裂,能安然带水而归。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瓶子已经烧制坚固的缘故。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对无上正等正觉有信心、有忍辱、有喜悦、有清净心、有深厚心、有志愿、有理解、有布施、有精进,又得到般若波罗蜜方便法门的护持,应当知道这样的菩萨不会中途退转,必能安稳证得一切智。"
须菩提!譬如大海中有一艘船,未经修整妥当,就被推入水中装载货物。要知道这艘船,中途就会漏水沉没,财物散失,因为这些商人没有善巧方便,大多财物尽失,自招忧恼。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对于无上正等正觉,虽有信心乃至精进,但不被般若波罗蜜的善巧方便所护持,未达一切智就中途退转,丧失无上珍宝,自生忧恼。所谓中途沉没丧失大珍宝,是指堕入声闻、辟支佛地;所谓丧失大珍宝,是指失却一切智宝。须菩提!又譬如海边有艘船,修治坚固牢靠,推入水中装载货物,要知道这艘船,不会中途沉没,必能平安到达目的地。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既有信心乃至精进,又被般若波罗蜜的善巧方便所护持,要知道这菩萨必不会中途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须菩提!法理本应如此。若菩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既有信心乃至精进,又被般若波罗蜜的善巧方便所护持,就不会堕入声闻、辟支佛地,必定能将这些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譬如有一位老人,年已一百二十岁,身患各种疾病,受风寒冷热之苦。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这人还能从床上起来吗?""不能,世尊!""须菩提!这人或许有时能够起来。""世尊!即使他能起来,也不能远行,哪怕是十里、二十里。为什么呢?这人已被老病所困,虽能勉强起身,却无力远行。""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有精进心。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有信心乃至精进,但若不具般若波罗蜜方便力的护持,就未能证得萨婆若,中途退转,堕入声闻、辟支佛地。须菩提!这百二十岁的老人,若有风寒冷热之病,想要从床上起来,有两位健壮之人,各扶一腋,安慰他说:'您想到哪里,我们都好好扶持,不必担心中途坠落。'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信乃至有精进,因具般若波罗蜜方便力的护持故,当知这位菩萨不会中途退转,必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