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曇無竭品第二十八
「爾時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諸佛無所從來,去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故。諸法如,即是如來。善男子!無生無來無去,無生即是如來。實際無來無去,實際即是如來。空無來無去,空即是如來。斷無來無去,斷即是如來。離無來無去,離即是如來。滅無來無去,滅即是如來。虛空性無來無去,虛空性即是如來。善男子!離是諸法,無有如來。是諸法如,諸如來如,皆是一如,無二無別。善男子!是如唯一,無二無三,離諸數,無所有。善男子!譬如春末後月,日中熱時,見野馬動,愚夫逐之,謂當得水。善男子!於意云何?是水從何所來?為從東海來?南西北海來?』
这时昙无竭菩萨对萨陀波仑菩萨说:「善男子!诸佛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为什么呢?因为诸法如如,本来不动。诸法如如,就是如来。善男子!无生无来无去,无生就是如来。实际无来无去,实际就是如来。空无来无去,空就是如来。断无来无去,断就是如来。离无来无去,离就是如来。灭无来无去,灭就是如来。虚空性无来无去,虚空性就是如来。善男子!离开这些法,就没有如来。这些法的如如,诸佛的如如,都是同一个如如,没有差别。善男子!这个如如唯一无二,没有三,超越数目,一无所有。善男子!譬如春末最后一个月,正午炎热时,看见阳焰浮动,愚人追逐它,以为能得到水。善男子!你认为如何?这水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东海来?还是从南西北海来?」
「薩陀波崙白大師言:『焰中尚無有水,況有來處去處。但是愚人無有智故,於無水中而生水想,實無有水。』
萨陀波仑对大师说:「火焰中本无水,何况有来处去处。只是愚人无有智慧,于无水处生起水想,实则无水。」
「『善男子!若有人以如來身色音聲而生貪著,如是人等,分別諸佛有去來相,當知是等,愚癡無智,如無水中而生水想。何以故?諸佛如來,不應以色身見。諸佛如來皆是法身故。善男子!諸法實相,無來無去。諸佛如來,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幻師,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無來無去。當知諸佛無來無去,亦復如是。善男子!如人夢中,見有如來,若一若二,若十若二十,若五十,若百,若過百數。覺已,乃至不見有一如來。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如來,從何所來,去至何所?』
善男子!如果有人因为如来身相的颜色、声音而生起贪著之心,这样的人是在分别诸佛有来去之相,应当知道他们都是愚痴无智之人,就像在无水之处却生出有水的妄想。为什么呢?诸佛如来,不应以色身得见。因为诸佛如来都是法身。善男子!诸法实相,本无来去。诸佛如来,也是如此。善男子!譬如幻术师幻化出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这些幻化的军队既没有来也没有去。要知道诸佛无来无去也是同样的道理。善男子!又比如有人在梦中见到如来,或是一尊,或是两尊,或是十尊、二十尊、五十尊、百尊,乃至超过百尊。醒来后,却连一尊如来也见不到。善男子!你认为如何?这些如来是从何处来,又去到何处呢?
「薩陀波崙白大師言:『夢無定法,皆是虛妄。』
萨陀波仑对大师说:梦无定法,皆是虚妄。
「『善男子!如來說一切法,虛妄如夢。若人不知諸法虛妄如夢,以色身名字、語言章句,而生貪著。如是人等,分別諸佛,而有來去,不知諸法相故。若人於佛分別來去,當知是人,凡夫無智,數受生死,往來六道,離般若波羅蜜,離於佛法。善男子!若能如實知佛所說,一切諸法,虛妄如夢,是人於法,則不分別,若來若去,若生若滅。若不分別,是人則以諸法實相而觀如來。若以法相知如來者,是人則不分別,如來若來若去。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人則行般若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真佛弟子,不虛受人信施,是為世界福田。善男子!譬如海中種種珍寶,不從東方來,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眾生福業因緣,海生此寶,非無因而有。諸寶滅時,亦不至十方。以眾緣合則有,眾緣滅則無。善男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無有定法。不從十方來,亦不無因而有,以本行報生。眾緣合則有,眾緣滅則無。善男子!譬如箜篌音聲,無所從來,去無所至,屬眾因緣。有絃有槽有棍,有人以手鼓之,眾緣合則有聲。是聲不從絃出、槽出、棍出、手出。眾緣合則有聲,而無所從來。眾緣散則滅,而無所至。善男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屬眾因緣,無量福德之所成就。不從一因緣一福德而生,亦不無因無緣而有。以眾緣合則有,而無所從來。眾緣散則滅,而去無所至。善男子!應當如是觀諸如來來去之相,亦應如是觀諸法相。善男子!汝若如是觀諸如來,及一切法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必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得了達般若波羅蜜方便。』
善男子!如来所说一切法,皆是虚妄如梦。若有人不知诸法虚妄如梦,执着于色身名号、语言文字,这样的人因不明诸法实相,便会分别诸佛有来有去。若有人对佛妄加来去分别,当知此人乃愚痴凡夫,将不断轮回生死,往来六道,远离般若波罗蜜,背离佛法。
善男子!若能如实了知佛说一切法虚妄如梦,此人于法便无来去生灭之分别。不分别者,即能以诸法实相观如来。以法相认知如来者,则不见如来有来有去。如是知诸法相者,即是行般若波罗蜜,趋近无上正等正觉,堪称真佛弟子,堪受信施供养,堪为世间福田。
善男子!譬如海中珍宝,非从十方而来,乃众生福业所感;宝灭之时,亦不往十方去。众缘和合则有,因缘离散则无。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无有定法,非从十方来,亦非无因而有,皆由本愿功德所成。众缘和合则现,因缘离散则隐。
善男子!譬如箜篌妙音,无所从来,去无所至,需弦、槽、棍、手众缘和合方有声起。声不从单一缘出,众缘和合则有,离散则灭。如来之身亦复如是,由无量福德因缘成就。不从一因一缘生,亦非无因无缘有。众缘和合则现,无所从来;因缘离散则隐,无所至去。
善男子!应如是观如来来去之相,亦应如是观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如来及一切法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必得无上正等正觉,亦能通达般若波罗蜜方便。
「說是如來無來無去法時,三千大千世界,地大震動;諸天宮殿亦皆震動;諸魔宮殿皆不復現。三千大千世界,草木華樹,悉皆傾向曇無竭菩薩;諸樹皆出非時妙華。釋提桓因,及四天王,於虛空中,雨天名華、天末栴檀,散曇無竭菩薩上。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因仁者故,我等今日聞第一義,一切世界所難值遇,貪身見者所不能及。』
当宣说如来无来无去之法时,三千大千世界发生巨大震动;诸天宫殿也都随之震动;所有魔宫全部隐没不现。三千大千世界中,花草树木都向昙无竭菩萨方向低垂;树木都开出不应时的奇妙花朵。帝释天王和四大天王在虚空中降下天界名花、天界栴檀香末,洒落在昙无竭菩萨身上。他们告诉萨陀波仑菩萨说:因为您的缘故,我们今天得以听闻第一义谛,这是所有世界都难以值遇的,那些执著身见的众生无法企及。
「爾時薩陀波崙菩薩白曇無竭菩薩:『何因緣故,地大震動?』
这时萨陀波仑菩萨向昙无竭菩萨问道:大地为何震动?
「曇無竭言:『以汝向問是諸如來無來無去,我答汝時,有八千人得無生法忍;八十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萬四千眾生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昙无竭说:你方才询问诸佛如来无来无去的义理,我回答你时,有八千人证得无生法忍;八十那由他众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八万四千众生远离尘垢,于诸法中得清净法眼。
「薩陀波崙菩薩心即歡喜,作是念:『我今則為大得善利,聞般若波羅蜜中,無來無去,利益如是無量眾生。我之善根,已為具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疑悔,必當作佛。』
萨陀波伦菩萨心中充满欢喜,心想:我现在获得了极大的善利,听闻般若波罗蜜法门中无来无去的真谛,能利益无量众生。我的善根已经圆满具足,对于无上正等正觉不再有任何疑惑后悔,必定能够成佛。
「薩陀波崙聞法生歡喜因緣,即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作是念:『我今當以何物供養曇無竭菩薩?』
萨陀波伦听闻佛法心生欢喜,当即腾空而起,升至七棵多罗树的高度。他心想:如今我该用什么来供养昙无竭菩萨呢?
「釋提桓因知薩陀波崙心所念,即以天曼陀羅華,與薩陀波崙。作是言:『汝以是花,供養曇無竭菩薩。善男子!我等應助成汝,以汝因緣故,利益無量眾生。善男子!如是之人,甚難得值,能為一切眾生故,於無量阿僧祇劫,往來生死。』
「爾時薩陀波崙菩薩,受釋提桓因曼陀羅華,散曇無竭菩薩上。從虛空下,頭面作禮,白大師言:『我從今日,以身供給,奉上大師。』作是語已,合掌一面立。
「爾時長者女,及五百侍女,白薩陀波崙菩薩言:『我等今者,以身奉上,持是善根因緣,當得如是善法,世世常共供養諸佛,常相親近。』
「薩陀波崙菩薩報諸女言:『汝若以身與我,誠心隨我行者,我當受汝。』
「諸女白言:『我等誠心,以身奉上,當隨所行。』
「爾時薩陀波崙菩薩,與五百女人,并諸寶物莊嚴之具,及五百乘車,奉上曇無竭菩薩。白言:『大師!以是五百女人,奉給大師;五百乘車,隨意所用。』
「爾時釋提桓因讚薩陀波崙菩薩言:『善哉,善哉!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一切捨法。菩薩有是一切捨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菩薩為聞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故,應如汝今供養於師。過去諸佛,本行菩薩道時,亦皆如汝住是捨中,為般若波羅蜜供養於師。為聞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曇無竭菩薩,欲令薩陀波崙菩薩善根具足故,受五百女人,及五百乘車。受已,還與薩陀波崙。從坐而起,還入宮中。是時日沒。薩陀波崙菩薩作是念:『我為法來,不應坐臥,當以二事,若行若立,以待法師出宮說法。』
「爾時曇無竭菩薩,七歲常入菩薩無量三昧、無量般若波羅蜜,及方便觀。薩陀波崙菩薩滿七歲中,若行若立,離於睡眠,不念於欲,不念美味,但念曇無竭菩薩何時當從禪起,我當為敷法座,曇無竭菩薩當坐說法;我當掃灑,令地清淨,布種種華,曇無竭菩薩當說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時長者女,及五百女人,亦皆七歲隨薩陀波崙菩薩所行之事。
那时昙无竭菩萨,七年之间常入菩萨无量的禅定境界、无量的般若智慧,以及善巧方便的观照。萨陀波仑菩萨在七年之中,无论是行走还是站立,都不曾睡眠,不思念欲望,不贪求美味,只想着昙无竭菩萨何时会从禅定中起身,我要为他铺设法座,昙无竭菩萨将坐而说法;我要洒扫庭院,使地面清净,散布各种鲜花,昙无竭菩萨将宣说般若智慧与善巧方便。那时长者的女儿,以及五百位女子,也都七年如一日地跟随萨陀波仑菩萨所行之事。
「爾時薩陀波崙菩薩聞空中聲言:『善男子!曇無竭菩薩却後七日,從三昧起,當於城中法座上說法。』
那时萨陀波仑菩萨听到空中传来声音说:善良的男子啊,昙无竭菩萨七日之后将从禅定中起身,将在城中法座上宣讲佛法。
「薩陀波崙菩薩聞空中聲,心大歡喜。與五百女人,欲為曇無竭菩薩敷大法座。是時諸女,各脫上衣,以為法座。作是念:『曇無竭菩薩當坐此座,說般若波羅蜜及方便。』薩陀波崙菩薩欲灑法座處地,求水不得。惡魔隱蔽,令水不現。作是念:『薩陀波崙求水不得,或當憂悔,心動變異,善根不增,智慧不照。』薩陀波崙求水不得,即作是念:『我當刺身出血,以用灑地。何以故?此中塵土坌於大師。我今何用此身。此身不久必當壞敗,我寧為法,以滅於身,終不空死。又,我常以五欲因緣喪無數身,往來生死,未曾得為如是法也。』薩陀波崙即以利刀,周遍刺身,以血灑地。五百女人,亦効薩陀波崙菩薩,各各刺身,以血灑地。薩陀波崙菩薩及五百女人,乃至一念,無有異心,魔不能壞,障其善根。
萨陀波仑菩萨听到空中传来的声音,心中充满欢喜。他与五百位女子准备为昙无竭菩萨铺设庄严的法座。这时众女子各自脱下上衣铺成法座,心想:昙无竭菩萨将坐在此座上说般若波罗蜜及方便法门。
萨陀波仑菩萨想要洒水清净法座所在地面,却找不到水。原来恶魔遮蔽了水源使其不现。恶魔心想:萨陀波仑找不到水,或许会忧愁后悔,心意动摇,善根不得增长,智慧光明不能显现。
萨陀波仑菩萨寻水不得,便作此念:我当刺破身体取血洒地。为何如此?这地面尘土会玷污大法师。我何必珍惜此身?此身终究会败坏消亡,我宁愿为法舍身,也不愿白白死去。况且我常因贪着五欲而丧失无数身命,轮回生死,从未为法如此精进。
于是萨陀波仑用利刀遍刺己身,以血洒地。五百女子也效仿萨陀波仑菩萨,各自刺身洒血。萨陀波仑菩萨与五百女子始终一心不二,魔王无法破坏他们的善根。
「爾時釋提桓因作是念:『未曾有也!薩陀波崙菩薩愛法堅固,發大莊嚴,不惜身命,深心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眾生生死苦惱。』即時釋提桓因變灑地血,為天赤栴檀水。法座四邊,面百由旬,天栴檀氣,流布遍滿。釋提桓因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精進力不可思議,愛法求法最為無上。善男子!過去諸佛,亦皆如是,深心精進,愛法求法,以此修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这时帝释天心中想道:真是前所未有啊!萨陀波仑菩萨对佛法的信心如此坚固,发下宏大誓愿,不惜舍弃生命,一心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必将证得佛果,救度无量众生脱离生死苦恼。于是他立即将地上的血水变为天上的赤旃檀香水。整个法座周围百里之内,都弥漫着天界旃檀的芬芳。帝释天赞叹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的精进之力不可思议,对佛法的渴求最为殊胜。善男子!过去诸佛也是如此,以坚定之心精进修行,热爱佛法追求真理,由此积累功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爾時薩陀波崙作是念:『我為曇無竭菩薩,已敷法座,掃灑清淨,當於何所得好名華,莊嚴此地?曇無竭菩薩在座說法,當以供養。』
那时萨陀波伦心想:我要为昙无竭菩萨铺设法座,打扫清净,应当从哪里得到美好的名花来庄严这个地方?昙无竭菩萨登座说法时,可以用来供养。
「釋提桓因知薩陀波崙心所念,即以三千石天曼陀羅華,與薩陀波崙菩薩。作是言:『善男子!取是曼陀羅華,莊嚴此地,供養曇無竭菩薩。』薩陀波崙菩薩受此華已,以半散地,以半供養曇無竭菩薩。
释提桓因知道萨陀波仑心中所想,便取来三千担天界曼陀罗花,交给萨陀波仑菩萨。他说:善男子,用这些曼陀罗花装饰此地,供养昙无竭菩萨。萨陀波仑菩萨接过这些花后,将一半撒在地上,另一半用来供养昙无竭菩萨。
「爾時曇無竭菩薩,過七日已,從三昧起,與無量百千萬眾,恭敬圍繞,趣法座所,坐法座上,說般若波羅蜜。薩陀波崙見曇無竭菩薩,心大喜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爾時薩陀波崙及五百女人,散華供養,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那时,昙无竭菩萨经过七日之后,从禅定中起身,在无量百千万众生的恭敬围绕下,来到法座处,坐上法座,开始演说般若波罗蜜。萨陀波崙见到昙无竭菩萨,心中充满极大欢喜,就像比丘进入第三禅定时的喜悦。当时萨陀波崙和五百位女子,散花供养菩萨,以头面顶礼菩萨双足,然后退坐一旁。
「曇無竭菩薩因薩陀波崙為大眾說言:『諸法等故,般若波羅蜜亦等;諸法離故,般若波羅蜜亦離;諸法不動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動;諸法無念故,般若波羅蜜亦無念;諸法無畏故,般若波羅蜜亦無畏;諸法一味故,般若波羅蜜亦一味;諸法無邊故,般若波羅蜜亦無邊;諸法無生故,般若波羅蜜亦無生;諸法無滅故,般若波羅蜜亦無滅。如虛空無邊,般若波羅蜜亦無邊;如大海無邊,般若波羅蜜亦無邊;如須彌山莊嚴,般若波羅蜜亦莊嚴;如虛空無分別,般若波羅蜜亦無分別。色無邊故,般若波羅蜜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地種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水種火種風種空種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如金剛等故,般若波羅蜜亦等;諸法無壞故,般若波羅蜜無壞;諸法性不可得故,般若波羅蜜性不可得;諸法無等故,般若波羅蜜無等;諸法無所作故,般若波羅蜜無所作;諸法不可思議故,般若波羅蜜不可思議。』
昙无竭菩萨因萨陀波仑为大众说道:诸法平等,般若波罗蜜亦平等;诸法离相,般若波罗蜜亦离相;诸法不动,般若波罗蜜亦不动;诸法无念,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诸法无畏,般若波罗蜜亦无畏;诸法一味,般若波罗蜜亦一味;诸法无边,般若波罗蜜亦无边;诸法无生,般若波罗蜜亦无生;诸法无灭,般若波罗蜜亦无灭。如虚空无边,般若波罗蜜亦无边;如大海无边,般若波罗蜜亦无边;如须弥山庄严,般若波罗蜜亦庄严;如虚空无分别,般若波罗蜜亦无分别。色无边故,般若波罗蜜亦无边;受想行识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地种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水火风空种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如金刚平等,般若波罗蜜亦平等;诸法无坏,般若波罗蜜无坏;诸法性不可得,般若波罗蜜性不可得;诸法无等,般若波罗蜜无等;诸法无作,般若波罗蜜无作;诸法不可思议,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
「是時薩陀波崙菩薩,即於坐所,得諸法等三昧、諸法離三昧、諸法不動三昧、諸法無念三昧、諸法無畏三昧、諸法一味三昧、諸法無邊三昧、諸法無生三昧、諸法無滅三昧、虛空無邊三昧、大海無邊三昧、須彌山莊嚴三昧、如虛空無分別三昧、色無邊三昧、受想行識無邊三昧、地種無邊三昧、水種火種風種空種無邊三昧、如金剛等三昧、諸法不壞三昧、諸法性不可得三昧、諸法無等三昧、諸法無所作三昧、諸法不可思議三昧。得如是等六百萬三昧。」
这时萨陀波仑菩萨在座位上,证得了诸法等三昧、诸法离三昧、诸法不动三昧、诸法无念三昧、诸法无畏三昧、诸法一味三昧、诸法无边三昧、诸法无生三昧、诸法无灭三昧、虚空无边三昧、大海无边三昧、须弥山庄严三昧、如虚空无分别三昧、色无边三昧、受想行识无边三昧、地种无边三昧、水种火种风种空种无边三昧、如金刚等三昧、诸法不坏三昧、诸法性不可得三昧、诸法无等三昧、诸法无所作三昧、诸法不可思议三昧。总共证得六百万种这样的三昧。
CBETA 编码:T022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