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

正法華經授阿難羅云決品第九

於是賢者阿難自念言:「我寧可蒙受決例乎?」心念此已發願乙密,即從坐起稽首佛足。賢者羅云,復前自投世尊足下,俱共白言:「唯為我等演甘露味,大聖是父靡不明徹,無歸得歸、無救得救、無護得護,於諸天、人阿須倫,興立莊嚴若干種變。阿難、羅云,則是佛子亦是侍者,持聖法藏,惟願世尊,孚令我等所願具足,授無上正真。」又餘聲聞合二千人,與塵勞俱,皆從坐起,偏袒右肩一心叉手,瞻戴尊顏我等逮見。
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海持覺娛樂神通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先當供養六十二億佛,恭順奉侍,執持正法將護經典,然後究竟成最正覺。於是開化二十百千江河沙等天人,使發無上正真道意。其佛國土清淨無瑕,地紺琉璃,竪諸幢幡,自然莊嚴世界平正,無沙礫石、山陵谿谷,地皆柔軟如天綩綖,劫名柔和,無有雷震。時佛壽命不可計數億百千姟,無可為喻難得崖底,諸弟子眾受道教者,不可計會億百千姟無能限量。阿難成佛為大聖時,所以名曰海持覺娛樂神通,其土人民多神變周旋。如來滅度後法住過倍,像法存立復倍正法。十方無量江河沙等億百千佛,悉當歎頌彼佛功德。」於時世尊,而讚歎頌曰:
「今佛頒宣, 諸比丘眾, 仁者阿難,
總持吾法, 於當來世, 成為最勝,
供養諸佛, 六十二億, 名曰海持,
覺乘神通。 於此博聞, 彼成大道,
其土清淨, 顯現微妙, 自然跱立,
無數幢幡。 諸菩薩眾, 如江河沙,
皆是如來, 之所建發。 悉如最勝,
無極神足, 其德名聞, 流遍十方。
欲計壽命, 無量難限, 教化世間,
多所愍傷。 假使其佛, 滅度之後,
正法當住, 過倍其數。 像法存立,
轉復過倍, 最勝宣發, 教化若茲。
又此眾生, 如江河沙, 興報應心,
立以佛道。」
爾時新發意八萬菩薩,各自念言:「怪未曾聞古來未有,吾等焉用菩薩誼為?諸聲聞類頑嚚之儔,乃復授決當獲大道。何因若茲?」
世尊即知其心所念,便告之曰:「諸族姓子及比丘聽,佛法平等。族姓子,這發無上正真道意,前於超空如來、至真、等正覺所,而現在博聽眾經,常修精進,來至吾所欲建慇懃。由是緣故,速得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仁賢阿難,為佛世尊奉持法藏,修菩薩行,出家之緣意履雅願,以諸族姓子用相託付。」
爾時阿難自親從佛,聞已無量空無之誼,當得成佛授國土決,聞本行願歡喜悅豫,尋即憶念無央數億百千之姟諸正覺典。又觀本行所履之跡前後劫數。即歎頌曰:
「我本聞有, 無量諸佛, 悉念為余,
說經典時。 諸有滅度, 最勝大聖,
余皆憶識, 如所聞說。 得立佛道,
心不懷疑, 如是比者, 善權方便。
而為安住, 立侍者地, 以大道故,
奉持正法。」
於是世尊告賢者羅云:「羅云思之,汝當來世當得作佛,號度七寶蓮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則當供事如十世界塵數如來,當為諸佛現作尊子,亦復如今為吾息也。其度七寶蓮華如來,國土、壽命、教化眾生、所有莊嚴,亦如海持覺娛樂神通世界清淨,羅云當為其佛尊子,過是已後當得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時佛頌曰:
「羅云是我, 尊上長子, 幼少精童,
柔和殊妙。 斯佛之子, 當得大道,
常以法施, 多所悅喜。 無數億佛,
所見哀念, 欲得算計, 無能限量。
普為最勝, 諸佛之子, 當成大道,
眾比丘像。 又此羅云, 所行溫雅,
興立殊願, 奉吾正戒。 諮嗟宣揚,
世雄導師, 言我今是, 如來之子。
諸德無量, 億姟之數, 設有思念,
莫能限量。 其羅云者, 佛之長子,
今所通履, 住佛道故。」
爾時阿難、羅云,俱白佛言:「今我等見二千聲聞,學弟子戒心懷忻然,瞻戴尊顏,道法正典不可思議,願及是時。」
佛告阿難、羅云:「寧見二千聲聞學弟子法戒者乎?」
阿難白佛言:「唯然見之。」
佛告阿難:「斯黨同行等學大乘,當供養五百世界塵數如來執持正典,然於後世一時同集,布於十方各各異土,逮成無上正真道為最正覺,號寶英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其壽一劫,覺慧平等,諸聲聞同多少無差,諸菩薩眾亦復如是。滅度之後正法住立,數亦無異。」
時佛頌曰:
「此諸聲聞, 二千朋黨, 今悉住立,
於世尊前。 斯等聖智, 佛皆授決,
將來之世, 便當成佛。 而顯示現,
無量譬喻, 覩見諸佛, 悉當供養。
便當逮獲, 無上尊道, 住於道行,
猶得自在。 其名行異, 遊處十方,
悉當忍辱, 須臾不變。 當復獨處,
坐叢樹下, 當得佛道, 成就慧誼。
皆當成覺, 號同一等, 名曰寶英,
流聞世界。 其佛國土, 平等殊特,
諸聲聞眾, 等亦如是。 神足光明,
皆遍世間, 周流一切, 十方國土。
分別經法, 有所依猗, 正法存立,
等無有異。」
於是諸學聞佛授決,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頌讚佛:
「聞佛授我決, 世光見飽滿,
如甘露見灌, 已獲無極安。」

正法華經卷第五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