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解義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得福雖多,於性上一無利益。依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墮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滅,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踐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等偈,為佗人說,其福勝彼。
十二部教大意盡在四句之中。何以知其然?以諸經中讚嘆四句偈,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以摩訶般若為諸佛母,三世諸佛皆依此經修行,方得成佛。般若心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師所學曰受,解義修行曰持。自解自行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功德廣大,無有邊際。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此經者,非指此一卷之文也。要顯佛性從體起用,妙利無窮。般若者,即智慧也。智以方便為功,慧以決斷為用,即一切時中覺照心是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覺照生,故云此經出也。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說一切文字章句,如標如指。標指者,影響之義。依標取物,依指觀月。月不是指,標不是物,但依經取法,經不是法。經文則肉眼可見,法則慧眼能見。若無慧眼者,但見其文,不見其法;若不見法,即不解佛意;不解佛意,則誦經不成佛道。
CBETA 编码:X045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