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解義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佛說般若波羅蜜,令諸學人用智慧除却,愚心生滅,生滅除盡,即到彼岸。若心有所得,即不到彼岸;心無一法可得,即是彼岸。口說心行,乃是到彼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佛問須菩提:如來說法,心有所得不?須菩提知如來說法,心無所得,故言無所說也。如來意者,欲令世人離有所得之心故,說般若波羅蜜法,令一切人聞之,皆發菩提心,悟無生理,成無上道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眾生性中妄念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一切眾生被妄念微塵起滅不停,遮蔽佛性,不得解脫。若能念念真正,修般若波羅蜜,無著無相之行,了妄念塵勞,即清淨法性。妄念既無,即非微塵,是名微塵。了真即妄,了妄即真,真妄俱泯,無別有法,故云是名微塵。性中無塵勞,即是佛世界;心中有塵勞,即是眾生世界。了諸妄念空寂,故云非世界。證得如來法身,普見塵剎,應用無方,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者,是三十二清淨行。三十二清淨行者,於五根中修六波羅蜜,於意根中修無相無為,是名三十二清淨行。常修此三十二清淨行,即得成佛,若不修三十二相清淨行,終不成佛,但愛著如來三十二相,自不修三十二行,終不得見如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世間重者,莫過於身命。菩薩為法,於無量劫中捨施身命,與一切眾生其福雖多,亦不如受持此經四句之福。多劫捨身,不了空義,妄心不除,元是眾生一念持經,我人頓盡,妄想既除,言下成佛。故知多劫捨身,不如持經四句之福。
CBETA 编码:X045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