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解義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七寶之福雖多,不如有人發菩提心,受持此經四句,為人演說,其福勝彼,百千萬億不可譬喻說法,善巧方便,觀根應量,種種隨宜,是名為人演說所聽法。人有種種相貌不等,不得作分別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無所得心、無勝負心,無希望心、無生滅心,是名如如不動也。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夢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泡者是煩惱,影者,是業障。夢幻泡影業,是名有為法,真實離名相,悟者無諸業。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下(終)
CBETA 编码:X045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