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願經綸貫
《地藏本愿经》是我佛所说的孝经。佛陀宣说此经的缘由,是为了消除世人对父母恩德的误解,阐明孝道是修行的根本。因此佛陀在即将涅槃之际,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示现出世大孝的典范,这正是我佛门的大孝精神。佛陀特地现光明相,召集地藏菩萨分身齐聚天宫,就是要向众生演示尽孝的榜样。因地藏菩萨过去世曾为婆罗门女和光目女,都是为救度母亲而发菩提心,这与佛陀的悲心完全相应,所以才会宣说这部《地藏本愿经》。要知道这部经是佛陀在忉利天将未来众生托付给地藏菩萨,直到弥勒佛出世,实为苦海中的慈航,黑暗中的明灯,是人天善道的指南,成佛路上的关键。若舍弃此法门,只怕会迷失方向。现在详述经义,阐明要旨。全经宗要可分为四部分:首先阐明教化之主,即地藏菩萨分身地狱,以孝道教化众生令生人天;其次说明所教化的对象,即不孝父母、不敬三宝、造恶堕苦的罪人;第三开示度脱的因缘,即让人读诵孝经、供养圣像,成就得度的机缘;第四揭示成佛之因,即教人念佛名号、修布施等福德,终成无上菩提。所以《梵网经》说: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最初制定的菩萨戒就是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可见孝行正是本经的核心宗旨。序分阐明此义,正宗分展开此义,从始至终纯一不杂,这正是佛陀出世的本怀,诸佛度生的因缘。此经功德甚至可与《法华经》媲美,而其教化之难又更胜一筹。可惜此经自唐代译出以来,一直未有系统注疏,实为缺憾。前辈高僧对此少有留心,不知是何缘故?我自幼出家,未能奉养双亲,长大后四处参学,更少尽孝,后来想迎养父母时,他们已离世,只能对风伤怀,欲养无门。于是在康熙己未年冬天,焚香抄写此经一部;每逢十斋日,必整衣诵读,作为超荐先亡的功德,报答亲恩的常课。每次展卷,都深有感触。如今我已年过六十,来日无多,若不将心得写下,恐负所愿。虽无高僧的如椽大笔,也缺乏祖师的玄妙思维,但对此圆满经典,岂能漠视。于是综括经义解释题目,分科注解疏通文句。主要是为了显扬佛陀的悲心,昭示地藏的大愿,弥补法门的缺典,启发后学的孝思而已。书稿完成后付梓刊行,请各方大德指教。但我庵中向来缺少藏经,又无人协助,难免挂一漏万。若有见闻者能详加披览,体察我的诚心,共同遵行地藏大愿,普度众生,则能让佛日长明,照亮铁围山间的黑暗;使地狱门常开,消尽亿劫轮回的苦难。这才不辜负佛陀在天宫说法、嘱托地藏菩萨的悲孝之心,也是我们报恩的实际行动。故述此因缘,置于卷首。
时康熙上元甲子嘉平丁丑佛成道日,嗣兴天台教观正宗第五世青莲比丘灵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