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莊嚴論略釋
法身品第九(攝《般若》第二會六八卷〈眾德品〉至七八卷〈空性品〉)
(丁三)廣釋法身,分二:(戊一)身建立、(戊二)事業。初又分四:(己一)自性身、(己二)智法身、(己三)受用身、(己四)勝應身。今初。
能仁自性身, 得諸無漏法, 一切種清淨, 彼自性為相。
具二清淨之究竟法界,即自性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佛自性身具三別法:已得念住等二十一聚無漏法故具足差別,二障及習氣畢竟清淨故離繫差別,無漏智之自性以真空為相故自性差別。此後二差別,即離垢清淨之自性身與自性清淨之自性身。
(己二)智法身,分三:(庚一)正義、(庚二)差別、(庚三)斷諍。今初。
順菩提分法, 無量及解脫, 九次第等至, 十徧處自體, 最為殊勝處, 差別有八種,
無諍與願智, 神通無障解, 四一切清淨, 十自在十力, 四種無所畏, 及三種不護,
並三種念住, 無忘失法性, 永害諸隨眠, 大悲諸眾生, 唯佛不共法, 說有十八種,
及一切相智。 說名為法身。
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即智法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又現見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之究竟智,亦是智法身之相。此智法身分二十一聚。第一聚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二聚謂慈等四無量心,第三聚有色觀色等八解脫,第四聚謂九次第等至,此等如前已說。第五聚謂十徧處,增上緣依止靜慮所緣緣為地水火風四大種,及青黃赤白四大種所造,並空識二境,令其如欲徧一切處世間定慧相應之十種等至也。所餘諸處不立為徧處者,以諸根不能向外展,聲處不能相續、香味二處色界無故。徧者謂相續普徧開展義。第六聚八勝處,謂內有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內無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此四是形色勝處。青勝處、黃勝處、赤勝處、白勝處,此四是顯色勝處。由此形顯諸勝處發生奢摩他勝知與毘鉢舍那勝見之定慧相應也。前四勝處從初二解脫因生,後四勝處從淨解脫因生。第七聚謂無諍,由佛無諍三摩地力能令眾生有拔除煩惱之功能也。第八聚謂願智,乃至生死未空隨願成辦眾生義利也。第九聚謂六神通,第十聚謂四無礙解,如前已說。第十一聚謂四一切種清淨,所依身清淨、所緣受用清淨、心三摩地清淨、智清淨,是為究竟四清淨。第十二聚謂十自在,能住壽一刧名壽自在、於無數三摩地獲得自在名心自在、已得虛空藏定名資具自在、開示一切工巧藝術等事業名事業自在、能隨願而受生名生自在、能現佛身充滿一切世界名勝解自在、成就無數調伏眾生大願名願自在、能於一時頓現無量神變調伏眾生名神通自在、獲得殊勝四無礙解名智自在、如欲能演十二分教名法自在。第十三聚謂十力,第十四聚謂四無畏,如前已說。第十五聚謂三不護,如來身語意行究竟清淨故,不恐他知三業邪行而護過失也。第十六聚謂三念住,佛說法時於善聽者不起貪心、於不善聽者不起瞋心、於間雜者不起二心,唯念住於捨也。第十七聚謂不忘失法,利益有情不越時也。第十八聚謂永害隨眠、永斷煩惱所知二障之習氣種子也。第十九聚謂大悲心,晝夜六時以饒益心恒觀一切眾生誰已成熟、誰未成熟、誰成增上生器、誰成决定勝器。第二十聚謂佛十八不共法,如前已說。第二十一聚謂一切相智,及字亦攝究竟道相智、一切智。如是二十一聚無漏智,即說名智法身也。
(庚二)差別。
聲聞無諍定, 離見者煩惱, 佛無諍永斷, 聚落等煩惱,
佛所有願智, 任運無礙著, 無障礙常住, 普答一切問。
如來無諍三摩地勝出聲聞等之無諍三摩地,以聲聞之無諍三摩地唯斷自身為眾生作生煩惱之所緣緣。佛之無諍三摩地,謂入聚落等時能盡斷除見自眾生身中之煩惱故。又如來願智勝出聲聞等之願智,佛者無少功用相故任運而轉,無執著故不貪著色等,永斷二障故於一切所知智無障礙。乃至生死未空,三摩地作用安住故恒常而住,由得四無礙解故能普答一切問,聲聞等之願智則不能爾。
(庚三)斷諍分二:(辛一)於法身常住斷諍、(辛二)於徧常斷諍。今初。
若善因成熟, 於彼彼所化, 爾時能饒益, 即於彼彼現。
如天雖降雨, 種壞不發芽, 諸佛雖出世, 無根不獲善。
若佛現身饒益有情者,須彼有情已集善根。要由值遇善知識等宿植善根,遇佛等之因勢力成熟,於彼彼所化彼時彼處現身說法能有利益,乃於彼彼所化現身說法故。於未集資糧之有情則不如是現,由彼眾生業障障蔽,不具現佛之因故。諸佛世尊雖出世間,亦有一類眾生不獲聞法等善根,以彼等無親見佛之善根故。譬如天雖降雨,然燋爛之種不發青芽也。
(辛二)於徧常斷諍。
如是事廣大, 故說佛為徧, 即此無盡故, 亦可說為常。
諸佛世尊可說為徧,如上所說若有眾生調伏時至,則一切時處現身說法作廣大利他事故。事業相續亦可說為常,乃至生死未終安住利他時無盡故。
(己二)受用身分二:(庚一)略標行相、(庚二)廣釋功德。今初。
許三十二相, 八十隨好性, 受用大乘故, 名佛受用身。
具足五種决定之究竟色身,是受用身相。界限唯在佛地。五决定者,謂處决定,唯住色究竟天宮;身决定,唯是相好圓明莊嚴之身;眾决定,唯聖菩薩之所圍繞;法决定,唯說大乘之法;時决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住。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為性之能仁色身,許為圓滿受用身,圓滿受用大乘法等五種决定所別之身故。
(庚二)廣釋功德分二:(辛一)釋相、(辛二)釋隨好。今初。
手足輪相具, 足底如龜腹, 手足指網連, 柔輭極細嫩, 身七處充滿, 手足指纖長,
跟廣身洪直, 足膝骨不突, 諸毛皆上靡, 腨如瑿泥耶, 雙臂形長妙, 陰藏密第一,
皮金色細薄, 孔一毛右旋, 眉間毫相嚴, 上身如獅子, 髆圓實項豐, 非勝現勝味,
身量縱橫等, 譬諾瞿陀樹, 頂肉髻圓顯, 舌廣長梵音, 兩頰如獅王, 齒潔白平齊,
諸齒極細密, 數量滿四十, 紺目牛王睫, 妙相三十二。 此中此此相, 所有能生因,
由彼彼圓滿, 能感此諸相。 迎送師長等, 正受堅固住, 習近四攝事, 布施妙資財,
救放所殺生, 增長受善等, 是能生因相, 如經所宣說。
由昔於有學道時極善迎送師長等故,感得能仁手足具足輪相。由昔正受律儀堅固安住故,感得足下平整如龜腹狀。由昔修習四攝事故,感得手足指間縵網相連猶如鵝王。由昔布施善妙食物等故,感得手足柔輭細嫩。由昔布施善妙飲物等故,感得佛身手足四背(漢文經謂掌)、雙肩及頸七處充滿。由昔救脫被殺被縛被打有情故,感得手足諸指纖長可愛。由昔饒益他活命故,感得足跟寬廣。由昔離殺生故,感得佛身洪直。由昔正受布施等善法故,感得足踝膝骨皆不突現。由昔自所行善轉增長他故,感得諸毛皆悉上靡。由昔將醫方明工巧明等傳授他故,感得雙腨漸次細圓如瑿泥耶腨。由昔不捨諸來求財者故,感得雙臂長妙。由昔安立一切有情於梵行律儀,及善防護秘密語故,感得陰相藏密最為第一。由昔施他妙敷具故,感得皮如金色清淨鮮明。由昔施他勝宮殿故,感得身皮細薄潤滑。由昔遠離憒鬧散亂等故,感得一一毛孔唯一毛生皆向右旋。由昔敬承一切眾生及師長等,亦令他敬事故,感得眉間毫相莊嚴,量如橄欖核許形如銀管,潔白輭柔,展長三肘、縮即右旋毫端上靡。由昔未曾輕毀他故,感得上身猶如獅子。由昔隨順他善說故,感得臂髆圓實。由昔施他醫藥等故,感得雙肩之中項部極善豐滿。由昔承事眾生作看病人等,故感得於非上味中亦得上味。由昔建造園林等故,感得身量與弓相等如諾瞿陀樹。由昔施他寺院等故,感得頂上烏瑟尼沙高顯周圓。由昔三無數刧說和愛語等故,感得舌相薄淨廣長如紅蓮色。由昔一音為一切世界有情宣說正法故,感得成就五支梵音。由昔遠離綺語過故,感得兩頰如獅子王。由昔承事稱讚一切眾生故,感得齒潔白相。由昔遠離邪命正命清淨故,感得齒平齊相。由昔修諦實語故,感得齒細密相。由昔遠離離間語故,感得整四十齒。由昔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故,感得眼如紺青寶相。由昔視一切眾生無貪瞋故,感得兩眼上下睫毛不相雜亂猶如牛王。此等即是三十二相。能仁圓滿報身定能感得此三十二相,謂由能感此此諸相之彼彼因皆圓滿故。迎送師長等因,隨各各相時已廣宣說。此等名為相者,由誰具足此相即能表現彼是大丈夫故。
(辛二)隨好。
佛爪赤銅色, 潤澤高諸指, 圓滿而纖長, 脈不現無結, 踝隱足平隱, 行步如獅象,
鵝牛王右旋, 妙直進堅密, 光潔身相稱, 潔淨軟清淨, 眾相皆圓滿, 身廣大微妙,
步庠序雙目, 清淨身細嫩, 身無怯充實, 其身善策勵, 支節善開展, 顧視淨無翳,
身圓而相稱, 無歪身平整, 臍深臍右旋, 為眾所樂見, 行淨身無疣, 無諸黑黶點,
手軟如木棉, 手文明深長, 面門不太長, 唇紅如頻婆, 舌柔軟微薄, 赤紅發雷音,
語美妙牙圓, 鋒利白平齊, 漸細鼻高修, 清淨最第一, 眼廣眼睫密, 猶如蓮華葉,
眉修長細軟, 潤澤毛齊整, 手長滿耳齊, 耳輪無過失, 額部善分展, 開廣頂周圓,
髮紺青如蜂, 稠密軟不亂, 不澀出妙香, 能奪眾生意, 德紋相吉祥, 是為佛隨好。
佛受用身有八十隨好,由於一切諸行離貪愛究竟故,感得能仁爪如赤銅色鮮紅光明。由於一切有情增上利益意樂到究竟故,爪色潤澤。由於上等族姓生故,爪甲高起。由行境無罪故,諸指圓形。由集善根究竟故,諸指豐滿。由漸次修三種智德故,指漸細長。由昔善護十不善業道及邪命故,筋脈不現。由已解釋煩惱結故,筋脈無結。由能了知甚深密義,踝骨不現。由從生死等難可行處度諸眾生故,足無不平。由善巧映覆人故,行步如獅子。由善巧映覆龍故,行步如象王。由善巧騰空故,行步如鵝王。由善引有情至安樂處故,行步如牛王。由順繞路而行故,回身右旋。由行步善巧端莊故,行步善妙。由心常無曲屈故,行步直進。由稱讚他功德故,身盤緊密。由不染著諸惡法故,其身光潔。由說稱機法故,身次第相稱。由行清淨故,身最潔淨。由心具大悲故,身柔妙。由意垢清淨故,身善清淨。由法毘奈耶圓滿故,眾相圓滿。為他說廣妙功德圓滿故,身廣大微妙。於一切有情心平等故,行步安庠平等。由說清淨法故,雙目清淨無翳。由說易解法故,身極細嫩。由於難行處心不退故,身容無怯弱。由修善根勝出一切世間故,身最充實。由盡後有故,身善策勵。由善分別緣起順逆故,支節善開展。由說清淨法義故,顧視清淨無翳。由弟子戒圓滿故,其身圓滿。由未染著生死過故,身部相稱。由摧伏我慢故,身無歪倒。由說無盡法,故身相平整無諸高下。由通達甚深法故,臍底深妙。由弟子受持順自之教授故,臍紋右旋。由諸徒眾行端嚴故,威儀端莊眾所樂見。由意淨故,三業行淨。由於非時不說法毘奈耶故,身無疣贅及諸黶點。由說身等安樂法故,雙手柔輭如覩羅棉。由得光明大沙門故,手文光明。由住甚深法故,手文甚深。由數數說真淨法故,手文長直。由為眾生宣說眾多學處故,面門不太長。由通達一切世間猶如影像故,唇紅如頻婆果。由柔和語調伏眾生故,舌極柔輭。由說眾多功德正理故,舌極微薄。由所說法毘奈耶諸著我我所之凡夫難測度故,舌赤紅色。由無一切怖畏故,語具雷音。由說和愛語故,音韻美妙。防護三有結使故,四牙圓整。調伏難調故,四牙鋒利。降伏煩惱法毘奈耶最潔白故,四牙潔白。安住通達生死湼槃平等地故,四牙相齊。漸說三乘現觀故,四牙漸細。安住方便所持勝慧故,鼻相高修。具足眾生信仰淨行故,鼻清淨。由說廣大法故,眼目寬廣。由度眾生出生死故,眼睫厚密。能令眾生歡喜稱讚故,眼目青白分明圓滿如蓮華葉。由常時回顧諸有情故,雙眉修長。由善巧和緩調伏非以五火炙身等故,眉毛細輭。意為善故,雙眉潤澤。徧見貪等過患,故眉毛齊整。由遮遣有情損害故,手長圓滿。由戰勝貪等故,兩耳相齊。令諸有情相續不壞故,耳根不壞。不由邊執見等擾動心故,額部與髮際極善分展。由摧壞一切邪說故,額部開展寬大。由圓滿勝願故,頂圓如蓋。由於色等斷除貪愛故,髮紺青色如蜂。徧盡見修所斷隨眠故,頭髮稠密。由說聖教妙慧徧知故,頭髮柔輭。由意不為貪等亂故,頭髮不亂。常時不說粗惡語故,髮不粗澀。由於三寶前散布妙花故,髮出妙香奪眾生意,手足拇指有德紋相猶如金剛,手足掌中有四方吉祥紋,其外無名指等有七紋右旋而善莊嚴。此八十種名佛隨好者,由身外現功德相表內心功德故。
(己四)勝應身。
若乃至三有, 於眾生平等, 作種種利益, 佛化身無斷。
不具足五種决定所顯之究竟色身,是化身相,此分生化身、巧化身、勝應身之三。例如釋迦世尊,初如為天子時,次如現乾闥婆王時,三如釋迦能仁也。又生化身,亦現為禽獸、河橋、樹木等。
若有乃至三有未空,於淨不淨眾生,同時而作增上生决定勝等種種利益之身,即能仁佛世尊之化身。以是不具五種决定所顯之究竟色身故,佛作事業亦常無間斷,乃至生死未空於一切世界事業相續無斷故。
(戊二)事業。
如是盡生死, 此事業無斷, 諸趣寂滅業, 安立四攝事, 令知諸雜染, 及知諸清淨,
有情如證義, 六波羅蜜多, 佛道自性空, 盡滅二戲論, 假名無所得, 成熟諸有情,
及立菩薩道, 遣除諸執著, 得菩提嚴淨, 佛土及决定, 無量有情利, 親近佛等德,
菩提分諸業, 不失壞見諦, 遠離諸顛倒。 無彼根本理, 清淨及資糧, 有為與無為,
悉不知有異, 安立大湼槃, 許法身事業, 有二十七種。
如前所說智法身不間斷故,如是乃至盡其生死此法身事業亦不間斷,以如是不間斷之資糧因已達究竟故。此事業者,謂安立眾生於意樂圓滿,以令發求諸趣安樂及解脫寂靜之意樂故。又安立他於成熟加行,以令了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故。又安立他令知四諦之正見,以令他了知雜染因果之苦集二諦為所捨、清淨因果滅道二諦為所取故。此三是安立於資糧道。又安立他自利意樂圓滿,以令有情了知如自所證之真實義故。又安立他於自成熟加行,以令圓滿六度行故。又安立他於俱利行,以令往趣佛地十善道故。又安立他於清淨見,令以世間修所成慧通達勝義自性空故。此四安立於加行道。又安立他於見道,令諸眾生親證盡滅二取戲論之空性故。又安立他於修道中第二地第三地者,由令了知彼二地所攝諸法皆唯假名安立於尸羅安忍故。安立於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者,由令第四地了知菩提分慧、第五地了知四聖諦慧、第六地了知緣起慧中,皆知一切諸法勝義無所得故。安立於第七地者,令以彼地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成熟諸有情故。安立於八地中,初安立於了知三道之道相智者,安立於彼地所攝菩薩道表示之三道道相智故;第二安立於實執寂靜者,安立於遣除現行實執故;第三安立於假名佛寶者,安立令得名佛寶之菩提故;第四安立嚴淨佛土加行者,安立於嚴淨佛土故。安立於九地中,初安立於自定成佛者,安立决定成佛不墮小乘故;第二安立令成熟他者,安立令作地上所攝無量有情義利故。安立第十地中,初安立親近善知識者,安立令修彼地所攝親近無數諸佛為善知識等功德故;第二安立智德增長中,安立令得菩提分者安立令圓滿菩提分善故、安立業不失壞者安立令知諸業無失壞不欺誑故。安立令知四諦者,令現見四諦故。安立令遠離顛倒者,令永遠離常樂我淨等四顛倒故。安立令知無彼所依之根本者,安立於無實執生諸顛倒之根本故。安立圓滿清淨者,安立圓滿證得平等性之清淨故。安立資糧圓滿者,令圓滿無上菩提之二資糧故。安立令知生死湼槃平等者,令現知生死有為與湼槃無為於勝義中全無異故。又安立於道果者,安立於究竟所得無住大湼槃故。如上所說即是所許二十七種法身事業也。
CBETA 编码:B003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