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伽梵歌

第八節

    na hi prapaśyāmi mamāpanudyād
      yac chokam ucchoṣaṇam indriyāṇām
    avāpya bhūmāv asapatnam ṛddhaṁ
      rājyaṁ surāṇām api cādhipatyam
na——不要;hi——確定的;prapaśyāmi——我看見;mama——我的;apanudyāt——他們可以趕跑;yat——那;śokam——悲愴;ucchoṣaṇam——乾涸起來;indriyāṇām——感官的;avāpya——達到;bhūmau——在地球上;asapatnam——沒有敵手;ṛddham——繁榮;rājyam——王國;surāṇām——半人神的;api——就算;ca——和;ādhipatyam——尊貴。
譯文
我沒有辦法趕走這正在使我的感官乾涸的悲愴。就算贏得一個在地球上沒有匹敵的王國和有着天上半人神般的尊貴,也不能使這悲愴消滅。
要旨
儘管阿尊拿提出這樣多基於宗教知識和道德訓示的理由作為辯駁,他看來如果沒有他靈魂的導師——主史里基士拿的幫助是不能夠真正地解决他的問題的。他可以理解到他的所謂知識不能解决自己難題,而這些難題正在威脅着他的生存;若他沒有一個如主基士拿的靈魂導師的幫助則不能夠解决這些困惑。學術性知識、學位和高職位等對於解决人生問題都沒有用,幫助祇可以從一個如基士拿的靈魂導師而來。所以結論是一個百分之百基士拿知覺的靈魂導師是真正的靈魂導師,因為他能夠解决人生的難題。主采坦耶說一個對基士拿知覺科學了解的導師是真正的靈魂導師,不論他的社會地位如何。
    kibāvipra kibā nyāsī śūdra kene naya
    yei kṛṣṇa-tattvā-vetta sei guru haya
             (采坦耶.查里丹滅達經,瑪耶8.127)
「無論一個人是維巴 vipra(對吠陀智慧有知識的學者)或誕生於一個低等家庭,或在出家狀況中,祇要他是基士拿科學的導師,他便是一個絕對適合和真正的靈魂導師。」所以在未成為基士拿知覺知識科學的大師之前,沒有人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靈魂導師。在吠陀文學中還這樣說:
    ṣaṭ-karma-nipuṇo vipro mantra-tantra-viśāradaḥ
    avaiṣṇavo gurur na syād vaiṣṇavaḥ śvapaco guruḥ
「一個很有學問的婆羅門,就算諳熟所有的吠陀知識也不適合做一個靈魂導師,除非他是一個外士那瓦,或一個精通基士拿知覺科學的人。但是一個生長於低等家庭階層的人如果是一個外士那瓦或具有基士拿知覺,卻可以成為一個靈魂導師。」
物質生存的問題——生、老、病、死——都不能夠因財富的積聚和經濟發展而被豁免。在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充滿着物質生活的設備、富裕和充份地經濟發展,但是物質生存的問題仍然存在。他們從不同方向找尋和平,但他達到真正快樂的唯一途徑是查詢基士拿、或博伽梵歌和史里瑪博伽瓦譚(構成基士拿科學的書)、或基士拿的真正代表——處於基士拿知覺的人。
如果經濟的發展和物質安樂能夠驅走一個人對家庭、社會、國家或國際間醉夢的哀悼,阿尊拿便不會說就算地球上一個不能匹敵的王國或在上天眾恆星半人神般的尊貴都不能驅走他的悲愴。所以他追求基士拿知覺的庇護,這便是正確地帶領到和平協調之路。經濟發展或地球的統治權由於物質性的劇變,可以隨時完結。就算進入了較高的恆星體系,正如人類現在想到月球去一樣,也可以在一剎那間了結。博伽梵歌證明了這一點:kṣīṇe puṇye martyalokaṁviśanti。「當虔誠活動的結果了結之後,一個人便由快樂的頂點降至生命的最低地位。」世界上很多政客都是這樣地掉下來。這樣的下跌祇會帶來更多的悲愴。
因此,如果我們想永遠終止悲愴,我們便要好像阿尊拿一樣求護於基士拿。阿尊拿請求基士拿徹底地解决他的問題,這便是基士拿知覺之道。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