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伽梵歌

第十六節

    nāsato vidyate bhāvo
      nābhāvo vidyate sataḥ
    ubhayor api dṛṣṭo 'ntas
      tv anayos tattva-darśibhiḥ
na——永不;asataḥ——非存在的;vidyate——那裏有;bhāvaḥ——持久性;na——永不;abhāvaḥ——改變著品質;vidyate——那裏有;sataḥ——永恆的;ubhayoḥ——兩者的;api——真實的;dṛṣṭaḥ——遵守;antaḥ——結論;tu——但是;anayoḥ——他們的;tattva——真理;darśibhiḥ——由先見者。
譯文
真理的先見者的結論是:非存在的東西沒有持久性,而存在的東西不會終止。這是先見者研究過兩者本性後的結論。
要旨
變動中的身體沒有持久性。身體每一刻因為不同細胞的變化和反應而在不斷改變為現代醫學所承認:因此成長和年老是在身體中進行着。縱使身體和心意在變化著,靈魂是永久存在的。那便是物質和精神的分別。本質上,身體是不斷地改變,而靈魂則是永恆的。這個結論是被所有等級的真理先見者——不論是非人性的或人性的——所確立。在韋施紐普蘭拿 Viṣṇu Purāṇa 經中說韋施紐和他的居所全都有著自明的靈性存在。「Jyotīṁṣi viṣṇur bhavanāniviṣṇuḥ」存在和非存在兩字祇是對靈性和物質而言。那便是所有真理先見者的觀感。
這便是主對所有被愚昧影響所困惑了的生物體教導的開始。愚昧的剷除有賴於崇拜者和被崇拜者永恆關係的重建和跟著而來對具有至尊無上性格的神首和所屬部份生物體的分別的了解。一個人可以通過對自己的徹底研究而了解至尊者的本性,自身和至尊者的分別可以比擬於部份和整體的關係。在維丹達.樞查經 Vedānta Sūtras 和史里瑪博伽瓦譚 Śrīmad-Bhāgavatam 中,至尊者被接納為所有被發射物的本原。這樣的發射物可以由高等和低等的自然次序所體驗。正如將會在第七章中所揭示,眾生物體隸屬於高等的本性。雖然能量和能量者之間並無分別,但是有能量者被接受為至尊的,而能量或自然被接受為下屬的。因此眾生物體永遠是下屬於至尊的主,猶如主人和僕人,老師和被教導者一樣。這樣清楚的知識在愚昧的知覺下是不能夠被了解的,為了要趕走這樣的愚昧,主便為所有時代的所有生物體的啟明而教導博伽梵歌。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