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伽梵歌第十八節 antavanta ime dehā nityasyoktāḥ śarīriṇaḥ anāśino 'prameyasya tasmād yudhyasva bhārataantavantaḥ——可以消滅的;ime——所有這些;dehāḥ——物質身體;nityasya——永恆地存在;uktāḥ——據說;śarīriṇaḥ——被體困了的靈魂;anāśinaḥ——永不會被毀滅;aprameyasya——不能被量度的;tasmāt——因此;yudhyasva——作戰;bhārata——啊,伯拉達的後裔。譯文祇有不會被毀滅,不能被量度的和永恆的生物體的物質身體才會被摧毀;因此,啊,伯拉達的後裔,作戰罷。要旨這物質身體在本質上是會被消滅的。它會立即完結,或許一百年後才會這樣,祇是時間問題而已,並沒有機會無止境地保持著。但是靈魂是細小到連敵人也看不見,更遑論被殺呢?如在前一節中所述,它是這樣細小甚至沒有人知道怎樣去量度它。所以從兩個角度看來都沒有悲哀的理由,因為生物體是不能真正地被殺,而物質的身體也不能夠被保留在任何的一段時間之內和永遠地被保護著。整個靈魂的微細分子根據他的工作而得到這物質身體,所以我們必須利用和遵守宗教的原則。在維丹達樞查經中,生物體有資格成為光線,因為他是至尊光線的所屬部份。就像陽光維繫著整個宇宙一樣,靈魂的光線便維繫著這個物質的身體。一旦靈魂離開了這個物質身體以後,身體便開始腐化;所以維持著這個身體的便是靈魂。身體本身並不重要。阿尊拿被勸告要作戰和為了宗教的理由而犧牲這個物質的身體。第十七節第十九節CBETA 编码:B0198©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