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因果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和比丘们一同住在竹林里。这些比丘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进城去乞食;回来后吃完饭,洗漱完毕,各自收拾好衣服和钵,聚集在讲堂里,都想一起谈论过去的因缘。这时,世尊以清净的天耳,超越世间一切,听到了比丘们谈论的声音。于是他从座位上起身,来到讲堂,坐在众人中间,问比丘们:“你们聚在一起,想谈论什么法?”
那时,比丘们对佛陀说:世尊!我们吃完饭,洗漱完毕,所以聚集在这里,都想听您讲述过去的事情。
那时佛陀对比丘们说:你们若想听过去世的因缘故事,就仔细听好,好好思量,我现在为你们讲述。
比丘恭敬地回答说:“是的,世尊!我们很乐意聆听。”
佛陀说:比丘们!在过去无数阿僧祇劫前,有一位仙人名叫善慧,他清净修行梵行,追求一切种智。为了成就这大智慧,他甘愿在生死中流转,历经五道轮回;一个身体消亡,又投生另一个身体,生死循环无穷无尽。比如砍尽天下草木做成筹码,也无法数清他过去世的身体数量。天地从开始到终结称为一劫,而他经历的天地方成坏劫数,更是无法计量。他看到众生沉迷爱欲、沉沦苦海,心中感伤,生起慈悲心,想要救度他们。又想:如今众生沉溺生死,不能自拔;都是因为贪欲、瞋恚、愚痴,贪着色、声、香、味、触、法的缘故,我定要断除他们这些病根。虽然投生六道,始终不忘此愿。他对众生怨亲平等,用布施救济贫穷,用持戒教化破戒者,用忍辱降伏瞋恚,用精进对治懈怠,用禅定收摄散乱,用智慧破除愚痴;如此长夜利益众生,普为一切作依怙。他恭敬供养诸佛,乐于闻法,也为他人说法。常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众,对佛法僧三宝尊重守护,这些善行无量无边。
那时有位国王,名叫灯照;都城名叫提播婆底;该国百姓寿命八万岁,生活安乐富足,国力极为强盛,随心所欲如同天人。这位国王以正道治理国家,不冤枉百姓,没有杀戮鞭笞之苦,对待民众如同自己的孩子。灯照王刚出生的太子相貌端正庄严无人能比,具备威仪德行,有三十二种非凡相貌和八十种微妙特征。太子降生之日,四方一片光明,日月明珠火光都黯然失色。国王见太子有如此祥瑞,便召集大臣共同商议:"太子初生就有这般奇异之相,该给他取什么名字?"大臣们回答:"应为太子取名普光。"国王又召来相师为太子看相。相师回禀:"如今观察太子,若在家则为转轮圣王,统领四海;若出家则为天人导师,成就无上正觉。"国王、王后、后宫嫔妃听了相师预言,对太子倍加疼爱;天龙八部、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一切人非人也都前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那时,太子在后宫为妃嫔侍女讲述各种佛法。太子年满两万九千岁时,舍弃转轮王位,向父母请求出家修行;父母起初不允,太子再三恳请,仍未获准。太子心怀慈悲,立志救度众生,忍受暂时的违逆以成就大义。于是前往山林树下,剃除须发,披上法衣,精勤苦修六千年,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为诸天众生及天龙八部宣说妙法;此法轮极为微妙,世间一切天、人、魔、梵都无法动摇。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法度化众生,所获利益不可计数。
当时,父王、母后及后宫嫔妃听闻太子普光证得无上正觉,心中无比欢喜,踊跃无量。国中群臣、百姓及婆罗门等得知太子成就佛道,各自心想:“太子普光舍弃转轮王位,剃发出家,披法衣修行,终成佛果;我们如今也应当出家。”这样想后,众人纷纷前往普光佛的住所。普光如来观察他们的心念,依各自因缘为之说法;其中有四千位大臣、婆罗门证得阿罗汉果;国内百姓及四方来会大众中,有八万人获得无著法忍。
那时普光如来与八万四千阿罗汉一起前往国境游历教化。国王听说后非常欢喜,立即下令全国平整道路,用香水洒地,悬挂各种彩绸宝幢幡盖,散布众多名花,如此庄严的场面绵延十二由旬。又下令击鼓宣告国内所有鲜花不得私自出售,必须全部上交国王;并命令人民不得比自己先供养佛陀;随即派遣大臣带领乐师,烧香散花,前去迎请普光如来。
那时善慧仙人在山中做了五个奇特的梦:一是梦见自己躺在大海上;二是梦见头枕须弥山;三是梦见海中一切众生都进入自己身体内;四是梦见手托着太阳;五是梦见手托着月亮。做了这些梦后,他非常惊讶,心想:我这些梦不是小事,该去问谁呢?应该进城请教有智慧的人。想到这里,他披上鹿皮衣,拿着水瓶和手杖伞盖,走进城里。路上经过外道住的地方,那里有五百人,为首的是几位上师。善慧心想:我要拿这些梦去问他们,顺便看看他们修行的方式。于是和他们一起讨论道义,驳倒了他们的错误见解。那五百人辩不过,就请求做他的弟子,对善慧非常恭敬,每人拿出一枚银钱供养他。又有五百外道,看见善慧聪明善辩,也心生欢喜。那些外道互相议论说:现在普光如来出现在世间了。善慧仙人听到这话,全身汗毛竖起,心中无比欢喜,立刻和外道告别。外道问:师父要去哪里?他回答:我要去普光佛那里供养。外道说:师父要去的话,我们愿意跟随。善慧回答:我现在有急事,应该先走一步。于是善慧带着五百银钱上路。那些外道众人依依不舍,含泪告别回去了。
善慧走到前面,看见王家的人在修整道路,用香水洒地,悬挂幢幡和宝盖,做了各种庄严的布置。就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王家的人回答:“世间有佛出现,名叫普光,现在灯照王请佛入城,所以急忙布置道路。”善慧又问路人:“你知道哪里有各种名花吗?”对方回答:“道士!灯照大王已经下令全国,名花都不准卖,全部要送到王宫。”善慧听后,心里非常懊恼,仍不放弃,苦苦寻找花的所在。
这时恰巧遇见王宫婢女,暗中拿着七枝青莲花经过。因畏惧国王禁令,将花藏于瓶中。善慧至诚所感,莲花竟从瓶中踊出。善慧远远望见,立即追赶呼喊:这位姐姐请留步!这花卖吗?婢女听闻,心中大为惊异,暗自思忖:藏花如此隐秘,这男子怎会看见?竟要买我的花?回头查看瓶中,果然见花枝外露,顿生奇特之念,答道:这青莲花要进献王宫,准备供佛,不能给您。善慧又说:愿出五百银钱,买五枝可否?婢女心生疑惑,暗想:此花价值不过几钱,这男子竟愿出五百银钱买五枝。便问道:您要这花做什么用?善慧回答:如今如来出世,灯照大王迎请入城,需此花供养。您当知晓,诸佛如来难遇,犹如优昙钵花偶尔一现。婢女又问:供养如来所求为何?善慧答道:为证得一切种智,救度无量苦难众生。婢女听闻此言,暗自思量:这男子相貌端正,身披简陋鹿皮衣,却如此至诚,不惜钱财。于是说道:我愿将这些花赠予您,但愿生生世世能做您的妻子。善慧回答:我修清净行,求无上道,不能许诺生死姻缘。婢女便说:若不答应此愿,花不能给。善慧又说:你若执意不给,我当随顺你意。我素来乐善好施,从不违逆他人。假使有人向我乞求头目髓脑,乃至妻儿,你切莫阻拦,毁我布施之心。婢女答道:善哉!谨遵所言。我身为弱女子不便前往,请代献两枝花供佛,愿我生生世世不违此誓,无论美丑永不相离,此心必达,愿佛明鉴。
那时,灯光王带着他的儿子们、官员们和婆罗门等人,拿着上好的香和花等各种供品,出来迎接普光如来,全国的百姓也都跟随着。这时,善慧的五百个弟子互相商量说:今天国王和所有臣民都去拜见普光佛,我们的师父现在应该也已经去了,我们也应该去那里表达敬意。说完这些话,他们就一起出发了;还没走多远,就遇到了善慧,师徒相见,非常高兴,便一同前往普光佛所在的地方。他们看到灯光王已经先到了佛前,第一个供养礼拜,接着是大臣们依次行礼,并撒下名贵的花,花瓣都落在了地上。
那时善慧带着五百弟子,见众人供养完毕,凝望如来庄严的相貌,又为救度苦难众生,也为成就无上智慧,便撒出五茎莲花,莲花悬停空中化为花台;随后再撒两茎,也定在空中分列佛的两侧。当时国王与眷属、臣民,以及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一切人非人,见此奇景都惊叹前所未有。普光如来以无碍智慧赞叹善慧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以此功德,历无量劫后当得成佛,号为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慧受记时,无量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人非人,撒下漫天妙花立誓道:善慧未来成佛时,我们都愿做其眷属。普光如来即刻授记:你们都将往生其佛国。
那时佛陀已经授记完毕,仍见善慧仙人梳着修行者的发髻,身披鹿皮衣。如来想让他舍弃这身装束,便幻化地面成淤泥。善慧见佛陀要经过这段泥泞的路,心想:怎能任千辐轮相的双足踏过这污秽之地?于是脱下鹿皮衣铺在地上,仍不足以覆盖淤泥,又解开头发铺在泥上。如来便踏着衣发渡过泥沼,并预言道:你将来成佛时,将在五浊恶世度化天人,不会觉得艰难,定能如我一般。善慧听闻此预言,欢喜雀跃不能自持,当下证悟诸法皆空,得无生法忍,身体腾空离地七多罗树高,以偈颂赞叹佛陀:
如今得见世间导师,使我开启智慧之眼; 为我宣说清净妙法,远离一切执着纠缠。 今日幸遇天人至尊,令我证得无生境界; 愿将来所获果报,如同无上两足之尊。
这时善慧说完赞颂后,从空中降下,来到佛陀面前,五体投地行礼,对佛陀说:恳请世尊怜悯我,允许我出家。普光如来当即回应:善哉!善来比丘。他的须发自然脱落,袈裟披在身上,当即成为沙门。
那时有两个贫穷的老人,各自带着一百名亲属,看到佛陀的庄严相貌和威德光辉,为自己贫穷无法供养而伤心。如来怜悯他们的诚心,就在面前变出一片长满杂草的污秽之地,让两位穷人看见地面不净,心生欢喜,开始打扫。普光如来为他们授记说:你们经过无量阿僧祇劫后,释迦牟尼佛将在世间出现,那时你们将成为他座下第一声闻弟子。普光如来为穷人授记完毕,便与八万四千比丘、灯照王、婆罗门及众臣民一起,前后围绕进入提播婆底城。
那时,灯照王与他的眷属,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种物品供养普光如来及八万四千位比丘僧,持续了四万年。之后,国王舍弃王位,将王位传给儿子;他与自己的眷属,以及王后的眷属,各有八万四千人,一同在佛法中出家修行,证得陀罗尼和各种三昧境界。善慧比丘也跟随普光如来,接受国王的供养,满四万年,在诸多佛法中获得甚深三昧,度化的众生不可计数。
当时,善慧比丘向普光如来禀告说:世尊!我从前在深山中,做了五个奇特的梦:第一个梦,梦见自己躺在大海上;第二个梦,梦见头枕须弥山;第三个梦,梦见大海中的一切众生进入我的身体;第四个梦,梦见手托太阳;第五个梦,梦见手托月亮。恳请世尊为我解说这些梦的含义。
普光如来回答说:善哉!你既然想知道这些梦的含义,我就为你解说。梦见躺在大海上,表示你此刻正处在生死大海中;梦见头枕须弥山,表示你将出离生死,证得涅槃境界;梦见大海中一切众生进入你体内,表示你将在生死大海中,成为众生的皈依处;梦见手托太阳,表示你的智慧光明将普照法界;梦见手托月亮,表示你将运用方便智慧进入生死,以清凉的法门教化众生,使他们远离烦恼炽热。这些梦的因缘,预示着你将来成佛的征兆。
善慧听闻后,欢喜踊跃,无法自制,向佛陀行礼后退下。
那时普光如来经过不久,便进入涅槃。善慧比丘护持正法长达两万年,用三乘法教化众生,所利益者不可计数。随后善慧比丘命终,即往生为四天王,以三乘法教化天众;待天寿尽后,下生人间成为转轮圣王,统领四天下,具足七宝:一是金轮宝,二是白象宝,三是绀马宝,四是神珠宝,五是玉女宝,六是主藏臣宝,七是主兵臣宝;拥有千子,个个勇猛强健,能降伏怨敌;以正法治理,没有忧恼;常以十善教化人民。此后命终,往生忉利天成为天主;天寿终后,再下生为转轮圣王;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第七梵天;上为天王,下为圣主,各有三十六次;其间或现身为仙人,或现外道六师相,或作婆罗门,或为小王;如是种种化身,不可计量。
那时善慧菩萨修行功德圆满,达到十地境界,处于一生补处之位,接近一切种智,往生兜率天,名为圣善白。他为诸位天主宣说一生补处的修行;也在十方世界化现种种身相,随众生根机说法;因成佛时机将至,即将下生人间作佛,便观察五件事:第一观察众生根机是否成熟;第二观察成佛时机是否到来;第三观察诸国土中何处最为居中;第四观察各族中哪一族最为尊贵兴盛;第五观察过去因缘,谁最清净正直堪为父母。观察完这五事后,他暗自思量:现今众生都是我初发心以来所度化的,能够接受清净妙法。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中,阎浮提的迦毗罗卫国最为居中;诸族姓中释迦族第一,是甘蔗苗裔圣王的后代。观察白净王过去因缘,夫妻二人清净正直堪为父母;又观察摩耶夫人寿命长短,她将怀胎十月后生下太子,太子出生七日后,母亲便会命终。
这样观想之后,菩萨又暗自思量:我现在若直接降生人间,便无法广泛利益天界众生。于是仍在天宫示现五种征兆,令诸天子都能觉察菩萨即将降生人间成佛:其一、菩萨眼睛频频眨动;其二、头顶宝花枯萎;其三、天衣沾染尘垢;其四、腋下自然流汗;其五、不再安坐本位。当时天界众生忽见菩萨显现这些异常征兆,内心极度惊惶恐惧,周身毛孔渗出鲜血如雨,彼此议论道:菩萨不久就要舍弃我们了。
那时菩萨又显现五种祥瑞:一是放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二是大地发生十八种震动,须弥山与海水,以及诸天宫殿全都摇晃;三是所有魔王的宫宅都隐没不见;四是日月星辰失去光芒;五是天龙八部众的身躯都震颤不止,无法自制。当时兜率天的天人看见菩萨身上已有五种征兆,又见到外界五种稀有之事,全都聚集到菩萨面前,以头触地顶礼后说道:尊者!我们今日见到这些异相,全身颤抖不能自持,恳请您为我们解说其中因缘。菩萨当即回答诸天说:善男子!你们应当知道一切现象皆是无常,我不久将离开这天宫,降生阎浮提人间。
那时,诸天听闻此言后,悲伤号哭,涕泪交流,心中充满巨大忧恼,全身现出血色,如同波萝奢花;有的不再安坐于原本的座位;有的丢弃了身上的庄严饰物;有的在地上翻滚昏迷;有的深深叹息无常之苦。这时有一位天子随即诵出偈言:
菩萨在此处,为我们开启法眼; 如今远离我们,如同盲人失去向导。 又如欲渡河水,忽然桥船尽失; 也似婴孩儿,痛失慈母怀抱。
我们正是如此,失去归依之处, 漂泊生死海中,全无出离之缘。 我们于长夜中,被痴箭射中, 既失大医王,谁能来救度?
困卧无明床上,长溺爱欲海中, 永绝尊者教诲,不见超脱之期。
这时菩萨看见众天子悲伤哭泣懊恼,又听到他们诉说眷恋仰慕的偈语,便以慈悲之音告诉他们:善男子啊!凡投生为人没有不死的;恩爱相聚,终有别离;上至色究竟天,下至无间地狱,其中所有众生,没有一个不被无常大火所烧灼。所以你们不该唯独对我心生眷恋;我与你们都还未脱离生死的烈火,乃至一切贫富贵贱之人,都无法幸免。于是菩萨说偈道:
一切现象皆无常, 此乃生灭之法; 生灭止息之后, 寂静涅槃为乐。
那时菩萨对天子们说:这首偈语是过去诸佛共同宣说的,一切有为法的本性都是如此;你们现在不必忧愁烦恼,我在生死轮回中经历无量劫,如今只剩下这最后一世,不久就能脱离一切有为法。你们应当知道,现在是救度众生的时机,我将降生于阎浮提洲,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甘蔗王的后裔,白净王家中。我出生后,将远离父母,舍弃妻子与转轮王位,出家修行,精进苦行,降伏魔怨,成就一切种智,转动法轮。这法轮是世间一切天人魔梵都无法动摇的,我将遵循过去诸佛的修行方式,广泛利益一切天人大众,树立正法大旗,推倒魔军旗帜,枯竭烦恼大海,清净八正道,以诸法印印证众生心性;举办盛大法会,邀请诸天大众。那时你们也都会齐聚法会,享用佛法甘露;因此不必忧愁烦恼。接着菩萨以偈颂说道:
我不久之后, 将降临阎浮提, 于迦毗罗卫城, 白净王宫中降生; 辞别父母亲族, 舍弃转轮王位; 出家修行悟道, 成就一切种智。
树立正法之幢, 能竭烦恼之海, 关闭恶趣之门, 清净开启八正道。 广利诸天众生, 其数不可计量; 以此因缘之故, 不应心生忧恼。
这时菩萨全身的毛孔都放出光明;天人们听到菩萨的话,又看见他身上发出大光明,欢喜雀跃,所有忧愁痛苦都消失了。他们各自心想:菩萨很快就要成佛了。
那时菩萨观察到降生人间的时机已到,便乘着六牙白象,从兜率天宫出发;无数天神演奏天乐,焚烧各种名贵香料,抛洒殊妙的天界花朵;他们跟随着菩萨,布满整个天空,放射出巨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在四月八日启明星升起时,菩萨神识降入母胎。当时摩耶夫人在半梦半醒之际,看见菩萨骑着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她右肋进入,身影从体外显现如同处在琉璃中一般;夫人感到身心安适愉悦,如同饮用了甘露,看见自己的身体,如同日月照耀,心中充满无限欢喜。见到这番景象后,她豁然清醒,生出稀有难得之心,立即前往净饭王处,禀告说:我刚才在半梦半醒之间,如同做梦一般,见到了极为奇特的祥瑞景象。净饭王立即回答:我刚才也看见有大光明出现,又发觉你容貌不同寻常,你可以详细说说所见祥瑞。夫人便将上述事情完整陈述,并用偈颂说道:
看见有人乘着白象,洁白明亮如同日月; 帝释天和梵天等众天神,都手持宝幢, 焚香撒花,并演奏各种音乐; 充满虚空之中,环绕着降临而来。 进入我的右侧,犹如身处琉璃之中; 现在显现给大王,这是什么祥瑞之相?
那时,净饭王看到摩耶夫人显现各种祥瑞征兆,心中无比欢喜激动,难以自制。他立即派人请来精通相术的婆罗门,用上等香花和各种美味饮食恭敬供养。供养结束后,净饭王向婆罗门展示夫人右胁的异象并讲述征兆,对他说道:请您占卜一下,这些征兆预示着什么?
婆罗门占卜后回答:大王!夫人腹中所怀太子,具足种种殊胜妙相,难以一一细说,现在为您简要说明。大王应当知道,这位夫人胎中的孩子,必定能使释迦族光大显耀。降生之时将放出大光明,诸天及帝释、梵天都会前来侍奉围绕。这些征兆必是成就正觉的瑞相。若不出家修行,就会成为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自然拥有七种宝物,并得一千王子。
净饭王听完婆罗门的预言,深感庆幸,欢喜无量。当即用金银珠宝、象马车乘及村庄城邑供养这位婆罗门。摩耶夫人也带领宫女,以种种珍宝供养布施。
自从菩萨投胎以来,摩耶夫人每日更加精进修习六波罗蜜;天界供奉饮食自然呈现,不再贪恋人间的滋味;三千大千世界始终光明普照,那些处于幽暗深处、连日月威光都无法照耀的地方也一片明朗。其中的众生都能彼此相见,互相说道:这里为何突然出现这么多生命?菩萨入胎之际,三千大千世界出现十八种震动,清凉香风从四方吹起,患病众生悉数痊愈,贪欲嗔痴烦恼也都止息。
那时在兜率天宫中,有一位天子这样想道:菩萨已降生在白净王宫中,我也应当下生人间。待菩萨成佛时,我要成为首批眷属,供养听法。起此念后,他便投生到王舍城的明月种姓旃陀罗及多王家中。另有一位天子投生舍卫国王家;又一位投生偷罗厥叉国王家;又一位投生犊子国王家;又一位投生跋罗国王家;又一位投生卢罗国王家;又一位投生德叉尸罗国王家;又一位投生拘罗婆国王家;又一位投生婆罗门家;又一位投生长者居士毗舍首陀罗家;还有五百天子投生释种姓家。像这样的天子众共九十九亿,全都下生人间。此外从他化自在天直至四天王天,下生者不计其数。又有色界天王与其眷属也都下生人间,成为仙人。
菩萨在母亲腹中时,无论行走、站立、坐卧都不会受到任何妨碍,也不会让母亲遭受痛苦。菩萨清晨在母胎中为色界诸天宣说种种法义,正午时分又为欲界诸天开示佛法,傍晚则为各类鬼神演说妙法,夜间三个时段也同样如此度化众生,使无量众生获得利益与解脱。当宫女嫔妃前来礼拜供养菩萨时,有人发愿说愿菩萨成为转轮圣王,菩萨听闻后并不喜悦;若有人发愿说愿菩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听闻便心生大欢喜。
菩萨在母胎中,经过将近十个月,身体各部位及庄严相貌都已圆满具足,同时也令其母身心安宁,喜欢待在园林中,不喜喧闹。当时净饭王心中思量:夫人怀孕已近足月,却不见有分娩的征兆。正这样想时,恰逢夫人派人禀告国王:我现在想去园林游玩。国王听闻更加欢喜,立即下令在外清扫蓝毗尼园,重新栽种各种珍奇花果;泉水池塘都清理干净;栏杆台阶都用七宝装饰。翡翠鸳鸯、鸾凤孔雀等各类珍禽鸣叫聚集其中;悬挂彩幡华盖,散布鲜花,焚香奏乐,犹如帝释天的欢喜园。又命令沿途经过之处都装饰整洁。再命人准备十万辆七宝车辇,每辆车都雕刻精美;又命令外间整备四军,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还挑选后宫宫女,容貌端正,不老不少,性情温和,聪慧明理,共有八万四千人,侍奉摩耶夫人。又选出八万四千端庄童女,佩戴精美璎珞饰品,手持香花,先行前往蓝毗尼园。国王还命令所有大臣百官,凡夫人出行都要随侍。于是夫人登上宝车,与百官及宫女前后簇拥,前往蓝毗尼园。当时还有天龙八部也都跟随,充满虚空。
那时,夫人进入花园后,身心安宁;怀孕十月期满,在二月八日太阳初升时,夫人看见园中有棵大树,名叫无忧树,花朵鲜艳芬芳,枝叶繁茂;她便抬起右手,想折下一枝;这时菩萨缓缓从她右肋降生。与此同时,树下忽然长出七朵七茎的宝莲花,大如车轮;菩萨便落在莲花上,无人搀扶,自己走了七步,举起右手发出狮子般的宣告:我在一切天界众生中最为尊贵殊胜,无量轮回今日终结,此生将利益一切人与天众。话音刚落,四大天王立即用天缯接住太子身躯,安放在宝台上;帝释天手持宝盖,大梵天王执白拂尘,恭敬侍立两侧;难陀龙王与优波难陀龙王在空中喷出清净水,一温一凉,沐浴太子全身——太子身现金黄光泽,具足三十二相,放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也在空中演奏天乐,唱诵赞歌,焚烧名贵香料,抛洒妙花,又有天衣璎珞如雨纷坠,不可计数。
那时摩耶夫人生下太子后,身体安适快乐,没有痛苦患难,欢喜雀跃,停在树下休息。前后自然忽然出现四口井,井水清香洁净,具备八种功德。摩耶夫人与其眷属随其所欲,尽情洗漱。又有众多夜叉王全部围绕守护太子和摩耶夫人。当时,阎浮提众生乃至阿迦腻吒天的天人,虽已远离喜乐,也都为此欢喜赞叹:一切种智如今现于世间,无量众生都将获得利益;唯愿太子速速成就正觉之道,转动法轮,广度众生。唯有魔王独自心怀忧愁烦恼,无法安坐本座。
那时,所感应的祥瑞征兆共有三十四种:
第一,十方世界全都大放光明; 第二,三千大千世界发生十八种震动,丘陵化为平坦; 第三,所有枯木重新繁茂,国界内自然生长奇异树木; 第四,园林中生出甘美异果; 第五,陆地涌现大如车轮的宝莲花; 第六,埋藏地下的珍宝自然显现; 第七,各类珍宝放射光芒; 第八,天界华服自然飘落; 第九,江河溪流平静清澈; 第十,风停云散,天空明净; 第十一,香风从四方吹来,细雨润泽大地除尘; 第十二,国内疾病全都痊愈; 第十三,王宫宅舍自然明亮,无需灯火照明; 第十四,日月星辰停止运行; 第十五,毗舍佉星降临人间等待太子降生; 第十六,诸梵天王手持素白宝盖,排列覆盖宫殿上方; 第十七,八方仙人师尊献宝而来; 第十八,天界百味美食自然呈现; 第十九,无数宝瓶盛满甘露; 第二十,诸天妙车载宝而来; 第二十一,无数白象头顶莲花列于殿前; 第二十二,天界青色宝马自然而至; 第二十三,五百头雪山白狮王收起凶性,心怀欢喜盘踞城门; 第二十四,天女在空中演奏妙音; 第二十五,天女执孔雀拂尘立于宫墙; 第二十六,天女手持盛满香汁的金瓶悬立空中; 第二十七,诸天歌颂太子功德; 第二十八,地狱刑苦暂时停息; 第二十九,毒虫潜伏,恶鸟转善; 第三十,行恶业者一时生起慈悲心; 第三十一,国内孕妇皆生男婴,百病自然痊愈; 第三十二,所有树神化为人形前来礼敬; 第三十三,各国君王携宝称臣; 第三十四,人天众生皆言真实语。
那时,宫女们见到这些祥瑞之相,非常欢喜,互相说道:太子降生时有这样吉祥的征兆,愿他长寿无病,不要让我们生起大忧愁烦恼。说完这话,她们用细软的天衣包裹太子,抱到王后那里。当时四大天王在虚空中恭敬跟随;帝释天手持宝盖前来遮护;二十八位大鬼神王在花园四角守卫保护。这时有一位聪慧伶俐的婢女从蓝毗尼园返回宫中,到净饭王面前禀告:大王威德更加增长;摩耶夫人已生下太子,容貌端正,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落在莲花上,自己行走七步,举起右手发出狮子吼:我在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今日已尽,此生将利益一切人天。还有诸多奇特之事,无法一一细说。净饭王听完婢女这番话,欢喜得不能自持,立即解下身上璎珞赐给她。
那时,净饭王整顿四军,率领随从,并有一亿释迦族人前后护卫,进入蓝毗尼园。他看到园中充满天龙八部众;来到夫人所在处,见到太子身相庄严殊胜,欢喜踊跃,如同江海掀起巨浪;又担心他寿命短促而生恐惧,犹如须弥山王难以撼动——唯有大地震动时此山才会动摇。净饭王素来性情沉静,从无喜怒,如今见到太子,却既欣喜又惶恐。
摩耶夫人生性柔和,诞下太子后目睹种种祥瑞,身心愈发柔软。净饭王合掌礼拜诸天神祇,上前将太子抱起,安放在七宝装饰的象舆上。在群臣、宫女及虚空诸天的伎乐声中,众人簇拥太子返回王城。
因尚未知晓三宝,净饭王便带太子前往天祠参拜。太子步入祠内时,所有梵天塑像皆从座而起,恭敬礼拜太子双足,并对净饭王说:"大王当知,此太子乃天人之尊,虚空诸神皆已礼拜。大王岂不见此景象?为何反来礼拜我等?"净饭王与释迦族人、群臣眷属目睹此事,皆叹未曾有,随即恭迎太子离开天祠返回王宫。
那时,释迦族中同一天降生了五百名男婴。国王的马厩里,白象产下幼崽,白马诞下马驹,牛羊也生下五色幼畜,每类各达五百之数。王宫婢女们也诞下五百名男仆。此时宫中五百处埋藏的珍宝自然显现,每处宝藏周围环绕着七种宝物。又有各国大商人从海上采宝归来,抵达迦毗罗卫城,他们各自携带奇珍异宝前来进献国王。净饭王询问商人:你们入海求宝,可都平安顺利?同伴们可有走散?商人回答:大王,此行路途十分安稳。国王闻言大悦,立即延请众婆罗门前来。婆罗门聚集后,国王设宴供养,赐予象马、七宝、田宅及奴仆。供养完毕,国王怀抱太子询问:该为太子取何名号?婆罗门们商议后回答:太子诞生时一切宝藏自然显现,种种祥瑞皆为吉兆,因此应命名太子为萨婆悉达。此言方出,空中天神击响天鼓,焚香散花赞叹:善哉!天人百姓齐声称颂:萨婆悉达。
那时八位国王也在同一天,与白净王一样生下了太子。那些国王各自欢喜心想:我今日得子,有种种奇异征兆。却不知这是萨婆悉达太子降生的瑞相。他们召集婆罗门,各自为太子起好名字:王舍城的太子名叫频毗娑罗;舍卫国的太子名叫波斯匿;偷罗拘吒国的太子名叫拘腊婆;犊子国的太子名叫优陀延;跋罗国的太子名叫郁陀罗延;卢罗国的太子名叫疾光;德叉尸罗国的太子名叫弗迦罗娑罗;拘罗婆国的太子名叫拘罗婆。
那时,净饭王命令所有大臣,寻找那些聪明博学、智慧高超、善于占卜看相、为世人所熟知的人。大臣们接到命令后,四处寻访。当时国王在后花园中建造了一座大殿,窗户栏杆都用七宝装饰。大臣们找到了五百位精通占相的婆罗门,他们见过各种奇异征兆,准备来见国王,正好国王派人快速召见。大臣们禀告国王:“懂得占相的婆罗门已经到了。”国王听后非常高兴,立即下令请他们进殿就座,并设宴款待。那些婆罗门对国王说:“听说大王新得太子,有许多奇特征兆,希望能让我们一见。”国王便下令抱太子出来。婆罗门们见到太子相貌庄严,赞叹前所未有。国王问道:“请占卜太子,他的面相如何?”婆罗门回答:“众生都希望子女出色;大王所生太子,实为珍宝,不必忧虑。”又说:“大王虽称太子为王子,实乃世间人天眼目。”国王又问:“何以见得?”婆罗门答道:“我们观察太子,身放金光,相貌殊胜,明净无比。若出家修行,必成无上正觉;若在家为王,必成转轮圣王,统领四方。如江河归海,群山尊须弥,光明首推日,清凉唯有月,太子在天人世间最为尊贵。”国王听后,心中欢喜,不再忧虑。婆罗门又说:“有一位名叫阿私陀的梵仙,具足五种神通,住在香山,他能为您解答疑惑。”说完这些话,婆罗门们告辞离去。
那时,净饭王心中暗想:阿私陀仙人住在香山,道路艰险难行,常人难以到达,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请他前来。就在国王产生这个念头的瞬间,阿私陀仙人已感知其心意;又因先前目睹种种祥瑞征兆,深知菩萨为破除生死轮回而示现降生;便施展神通凌空而至,来到王宫门前。守门人急忙禀告:阿私陀仙人腾云而来,现正在宫门外。国王听闻大喜,立即传令接见,亲自到宫门迎接;见到仙人后恭敬行礼,询问道:尊者既已到来,却止步宫门不前,可是守门人阻拦?仙人答道:无人阻拦,既是前来拜访,理当先行通报。国王便陪同仙人进入内宫,恭敬请坐问候道:尊者四大调和安泰否?仙人回答:承蒙大王垂问,一切安好。净饭王对仙人说:尊者今日降临,令我们王族更显荣光,从今往后日日吉祥,不知是途经此地特意来访?仙人回答:我在香山见到大光明种种瑞相,又感知大王心中所念,因此特来拜谒;我以神力腾云而至,听闻诸天赞叹:王子必定成就无上正觉,济度天人;又见王子从右胁降生,落于七宝莲台行走七步,举起右手作狮子吼:我在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劫生死轮回今日终结,此生当利益一切众生。更有诸天围绕恭敬,见此殊胜景象;大王何等欣慰!理当欢喜庆贺。不知现在可否拜见太子?国王随即带仙人来到太子居处,与夫人怀抱太子出迎欲行礼;仙人立即制止说:这是三界至尊的天人,怎能向我行礼?说罢即合掌顶礼太子双足。
国王和王后对仙人说:恳请尊者为我儿看相。仙人说:好。于是开始占相,仔细看完面相后,突然悲伤哭泣,无法自抑。国王和王后见仙人悲泣流泪,浑身颤抖,深感忧虑,就像大浪冲击小船一般不安,询问仙人道:我儿初生时种种祥瑞之相俱全,究竟有何不祥之事让您如此悲伤?这时仙人哽咽着回答:大王!太子相貌圆满,并无不祥。国王又问:请您再为太子看看,是否有长寿之相?能否成为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我年事已高,想将国家全部托付给他,自己隐入山林出家修道,毕生心愿唯在于此。尊者观察之后,这些愿望能否实现?
那时仙人又回答国王说:大王!太子具备三十二种殊胜相貌:第一,足底平满如匣底;第二,足心现千辐轮纹;第三,手足指节纤长超胜常人;第四,手足肌肤柔软胜过身体其他部位;第五,足跟圆广饱满;第六,足趾间有缦网纹超胜常人;第七,足背隆起如龟背;第八,小腿纤直如鹿王;第九,直立时双手过膝;第十,阴藏隐密如马王象王;第十一,身形端正如尼拘陀树;第十二,每一毛孔生青色右旋柔毛;第十三,体毛上旋右卷青润柔软;第十四,身现金光胜阎浮檀金;第十五,身放光明照耀一丈;第十六,皮肤细薄不染尘垢;第十七,七处隆满(双手双足双肩顶髻)纹样分明;第十八,两腋下饱满如宝珠;第十九,身躯威猛如狮王;第二十,身相宽厚挺拔;第二十一,肩头圆满丰润;第二十二,口中四十颗牙齿;第二十三,齿白紧密牙根深固;第二十四,四颗门牙莹白广大;第二十五,两颊饱满如狮颌;第二十六,食中得上妙滋味;第二十七,舌软广薄能覆面至耳;第二十八,音声清彻如迦陵鸟;第二十九,眼如纯净琉璃;第三十,睫毛齐整如牛王;第三十一,眉间白毫如兜罗绵;第三十二,顶有肉髻圆满。具此相好者,若处世间当为转轮圣王;若离尘俗必成无上正觉。今观太子必当出家,证得无上菩提,广利人天。我年已百二十,命终当生无想天,不得亲见佛陀演法,故而悲叹。
那人又问仙人:尊者先前占卜时说有两种可能:一是会成为国王;二是能成就正觉。为何现在断言太子必定成就无上智慧?仙人答道:根据相法,若有众生具足三十二相,但生于不相应处或相貌不鲜明,此人必为转轮圣王;若三十二相皆得其所且清晰分明,此人必定成就无上智慧。我观察大王太子诸相,不仅位置得当,而且极为鲜明,因此确信他将证得正觉。仙人向国王说完这番话,便告辞退下。
那时,白净王听完仙人确定的预言后,心中忧愁烦恼,担心太子会出家修行。于是他挑选了五百名贤明聪慧的侍女担任乳母,照料太子起居。她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哺乳,有的负责怀抱,有的负责洗浴,有的负责浣洗衣物——如此完善的侍奉阵容,将太子照料得无微不至。
国王又特地建造了三座季节宫殿,分别对应温暖、凉爽、寒冷的不同气候。这些宫殿都用七种珍宝装饰,衣物服饰也都随季节更换。为防止太子离家修行,国王命人将城门开关的声音传播到四十里外。还精选了五百名歌伎舞女,她们容貌端庄,身材匀称,才艺超群,每人都擅长多种技艺,身上佩戴着名贵珠宝璎珞。这些女子分成五组轮流值宿,在殿前种植的甘美果树下,枝叶扶疏,花果繁盛。清澈的浴池边生长着芬芳的香草和各色莲花,微风吹拂,香气弥漫。千百种珍禽异鸟色彩绚丽,赏心悦目,只为取悦太子。
太子出生刚满七日,其母便去世了。因怀胎时承太子功德之故,母亲往生忉利天,得享自然福报。太子自知福德威仪深重,世间无一女子堪受其礼敬,故借母体降生后,母亲随即离世。当时由太子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哺乳抚养,视如己出。
净饭王命匠人以七宝制作天冠璎珞赐予太子。随着太子年岁渐长,又备齐象车、马车、牛车、羊车等各类孩童喜爱的玩具器物。那时举国百姓皆行善事,五谷丰登,风雨应时,盗贼绝迹,民生安乐,皆因太子福德感召所致。国王又将宫女所生的车匿等五百仆从拨给太子差遣。
太子七岁时,父王思忖:"太子年已渐长,应令其读书习字。"于是寻访国内通晓典籍的聪慧婆罗门,延请为师。时有婆罗门跋陀罗尼率五百弟子应召入宫。国王询问道:"恳请尊者担任太子之师,不知可否?"婆罗门答:"当倾尽所知教导太子。"
净饭王特为太子兴建七宝装饰的学堂,配备精美学具,择吉日令太子拜师受教。婆罗门先以四十九种字本教授。太子见状问道:"这是何种文字?阎浮提世界共有多少种文字?"师长默然不能对。太子又问:"这'阿'字有何深意?"婆罗门再次语塞,惭愧离座,顶礼太子足赞叹道:"太子初生时七步宣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言真实不虚。恳请解说阎浮提文字种类。"
太子答道:"阎浮提有梵书、佉楼书、莲花书等六十四种文字。此'阿'字乃梵音根本,表义不可坏灭,象征无上正道,其中深意无量无边。"婆罗门听闻愈觉惭愧,回禀国王:"太子实为天人第一导师,岂是我能教诲?"净饭王闻之欢喜非常,厚赏婆罗门任其离去。此后太子无师自通,诸般技艺、天文地理、算术射御等学问皆自然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