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
十惡初門第十一
身有三惡 一殺生 二偷盜 三邪婬
口有四惡 一妄語 二兩舌 三惡口四綺語
意有三惡 一貪欲 二瞋恚 三邪見
次諸煩惱結使而辨十惡者。以煩惱既是惑亂之法。能驅役行者心神。乃令觸境顛倒。若縱此惑情而起身口意者。則動與理乖。故於三業所起。備有十惡也。通名惡者。惡以乖理為義。此十並是乖理而起。故名為惡。亦名十不善道。以其能通苦報。故非善道也。
一殺生 斷一切眾生命。故名為殺生。
二偷盜 盜取他財物。故名為偷盜。
三邪婬 於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婬。
四妄語 以言誑他。故名妄語。
五兩舌 搆鬪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為兩舌。
六惡口 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
七綺語 綺側語辭言乖道理。名為綺語。
八貪欲 引取順情塵境。心無厭足。名為貪欲。
九瞋恚 若對違境。心生忿怒。名為瞋恚。
十邪見 撥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見。
次此應出四重。五逆。七逆。謗方等經。用僧鬘物。作闡提行。十六惡律儀等。諸輕重惡業科目。皆從十惡中。離合分別而說者。今欲論諸入道要門具出(云云)。至後第六卷中。別當更出。
CBETA 编码:T192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