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

十善初門第十二

身三種善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婬
口四種善 一不妄語 二不兩舌 三不惡口 四不綺語
意三種善 一不貪欲 二不瞋恚 三不邪見
次十惡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惡是乖理之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則必須息惡行善。可以來世永致清升之樂果。是以次十惡而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為義。息倒歸真。故云順理。止則息於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
一不殺生 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 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婬 即是止善。止前於非妻妾婬欲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語 即是止善。止前虛言誑他之惡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 即是止善。止前搆鬪兩邊之惡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六不惡口 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七不綺語 即是止善。止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八不貪欲 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淨之觀行善。
九不瞋恚 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者當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見 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