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
八背捨初門第二十四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淨背捨身作證 四虛空處背捨 五識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 八滅受想背捨
次十想而辯八背捨者。前九想十想。既是壞法對治觀門。則橫局而竪短。對治定觀諸禪。皆未具足。若證聖果。則無三明八解脫等。諸大功德也。今欲具明一切無漏對治。觀練熏修禪定。故次而辯之。若修此觀。練諸禪定。證聖果時。則成大力羅漢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願智頂禪。無諍三昧等。諸功德也。此八通名背捨者。大智度論云。背是淨潔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若發真無漏慧。斷三界結業盡。即名解脫也。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內有色相者。不壞內色。不滅內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所以然者。為修流光故。不應初背捨中壞滅內身骨人也。欲界結使難斷。故須以不淨心觀外色也。此初背捨位在初禪。能捨自他及下地。故名背捨。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 內無色相者。壞內色。滅內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所以然者。行者為入二禪內淨故。壞滅內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也。
三淨背捨身作證 淨者緣淨故名淨。行者。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皎潔猶如妙寶之色。故名緣淨身作證者。以無受著心。而受三禪中遍身樂故名身作證也。
四虛空處背捨 若滅根本四禪色。及三背捨四勝處。八一切處中色。一心緣無邊虛空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迴。是為虛空處背捨。
五識處背捨 若捨虛空。一心緣識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迴。是為五識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 若捨識。一心緣無所有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迴。是為無所有處背捨也。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 若捨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迴。是為非有想非無想背捨也。
八滅受想背捨 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是為滅受想背捨所以者何。諸佛弟子。患厭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身證而想受滅也。
CBETA 编码:T192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