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 二苦 三空 四無我
集諦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緣 四生
滅諦下四行 一盡 二滅 三妙 四離
道諦下四行 一道 二正 三跡 四乘
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為十六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次於四諦之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愈明通。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或時從理得名。即十六諦也。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行者。觀五受陰。因緣生。新新生滅。故無常也。二苦行者。觀五受陰。若無常即是苦。為無常之所逼也。三空行者。觀五受陰。一相異相無故。空即是空。四無我者。觀五受陰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相。是為無我行也。
集諦下四行 一集行者。觀煩惱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二因行者。觀六因生苦果。故名因行。三緣行者。觀四緣生苦果故名緣行。四生行者。還受後有五陰。故名生行。
滅諦下四行 一盡行者。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盡。二滅行者。觀涅槃諸煩惱火滅故名滅。三妙行者。涅槃一切中第一故名妙。四出行者。觀涅槃離世間生死法故。名為出也。
道諦下四行 一道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名道。二正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非顛倒法故名正。三跡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聖人去處故名跡。四乘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能運行人。必至三解脫。愛見等煩惱不能遮故名乘。
CBETA 编码:T192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