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
- 甲一、依止《解深密經》
- 乙一、列經所說
- 丙一、問經離相違
- 丙二、答離相違
- 丁一、釋無自性所有密意
- 戊一、略標
- 戊二、廣釋
- 戊三、顯喻
- 丁二、釋無生等所有密意
- 丁一、釋無自性所有密意
- 丙三、明三自性體
- 丙四、白彼結成義
- 丁一、引經
- 丁二、略釋經義
- 戊一、略釋經文義
- 戊二、略釋了不了義
- 乙二、解釋經義
- 丙一、無著論師正依《解深密經》
- 丙二、依於此經抉擇真實
- 丁一、總明離二邊
- 戊一、《菩薩地》所說
- 己一、見為增益損減
- 己二、破彼二見
- 戊二、《抉擇分》所說
- 己一、敘述敵宗問答彼義
- 己二、破其所答
- 庚一、顯他宗相違
- 庚二、明自宗無違
- 戊三、餘論所說
- 己一、《莊嚴經論》所說
- 己二、《辨中邊論》所說
- 戊一、《菩薩地》所說
- 丁二、別破增益邊
- 戊一、明所破增益
- 戊二、如何破彼之理
- 己一、正破
- 己二、斷諍
- 丁三、由此分辨諸經了不了義
- 丁一、總明離二邊
- 乙一、列經所說
- 甲二、依止《無盡慧經》
- 乙一、標經所說
- 乙二、解釋經義
- 丙一、龍猛菩薩如何解釋經義
- 丁一、釋緣起義即無性義
- 丁二、讚彼即是經心要義
- 丙二、彼諸弟子如何解釋
- 丁一、自續中觀師如何解釋聖者諸論
- 戊一、清辨論師如何解釋
- 己一、於勝義中如何解說人法有無自性
- 己二、於名言中如何解說有無外境
- 己三、顯示破勝義有以何正理而為上首
- 戊二、靜命父子如何解釋
- 己一、於勝義中如何解說人法有無自性
- 己二、於名言中如何解說有無外境
- 己三、如何解說《解深密經》義
- 己四、顯示破勝義有以何正理而為上首
- 庚一、明理所破
- 庚二、如何破除
- 戊一、清辨論師如何解釋
- 丁二、應成中觀師如何解釋聖者諸論
- 戊一、如何解說人法有無自性
- 己一、說破人法自性之差別
- 庚一、明破自相之性是其差別
- 庚二、明所破已顯示彼無
- 辛一、明分別俱生增益所執顯示彼無
- 辛二、依聲聞藏解釋佛說二無我義
- 己二、明此是釋聖者意趣不共之理
- 庚一、說證無我與粗細我執等不共差別
- 庚二、安立外境不許阿賴耶及自證分不共差別
- 庚三、不許自續不共差別
- 辛一、破自續之漸次及明他派如何解說此義
- 辛二、自宗有立所立之因及無自續因之理
- 己一、說破人法自性之差別
- 戊一、如何解說人法有無自性
- 丁一、自續中觀師如何解釋聖者諸論
- 丙一、龍猛菩薩如何解釋經義
- 壬一、有立所立因之理
- 壬二、不許自續因之理
- 己三、斷除此理與經相違
- 庚一、斷除違背《解深密經》
- 庚二、顯彼不同《彌勒問品》
- 戊二、顯示破勝義有以何正理而為上首
- 己一、明正理上首
- 己二、以彼破自相之理
- 己三、破已無性是否所立
- 戊二、顯示破勝義有以何正理而為上首
- 庚二、顯彼不同《彌勒問品》
- 庚一、斷除違背《解深密經》
- 己三、斷除此理與經相違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卷一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