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論略註
後秦長安釋僧肇作
后秦时期长安僧人僧肇所著
苻堅有國,據關中,號為大秦;暨姚萇篡立,亦號為秦,故史以前、後別之。萇崩,其子興嗣國。什師譯經,當興之時,故公稱後秦。按公傳略云:「法師僧肇,京兆人,幼家貧,為人傭書,遂博觀子史。志好虗玄,每以老莊為心要。既而歎曰:『美則美矣,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後見舊《維摩經》,歡喜頂受,乃曰:『始知所歸矣。』因此出家,年二十為沙門,名震三輔。什公在姑臧,肇走依之。什與語,驚曰法中龍象也。及歸關中,詳定經論,四方學者輻輳而至,設難交攻。肇迎刃而解,皆出意表。著般若無知論,什覽之曰:『吾解不謝子,文當相揖耳。』傳其論至匡山,劉遺民以似遠公,公拊髀歎曰未曾有也。復作物不遷等論,皆妙盡精微。秦主尤重其筆札,傳布中外。年三十二而卒,當時惜其早世云。」
苻坚建立政权,占据关中,国号大秦;等到姚苌篡位自立,也号称秦国,所以史书用前秦、后秦来区分。姚苌去世后,其子姚兴继位。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正值姚兴在位时期,因此世人称为后秦。据僧肇传记记载:法师僧肇是京兆人,自幼家贫,替人抄书为生,因而广泛阅读诸子百家及史书。他心向玄远之境,常以老子、庄子思想为旨归。后来感叹说:这些学说虽然精妙,但超脱烦恼、安顿心神的方法还不够完善。后来读到旧本《维摩经》,欢喜信受,顶礼膜拜,说道:这才找到真正的归宿。于是出家为僧,二十岁受具足戒,名震关中地区。鸠摩罗什在姑臧时,僧肇前往投奔。罗什与他交谈后惊叹道:这是佛门龙象啊!后来罗什回到关中,审定佛经论典,各地学者聚集而来,纷纷提出疑难质问。僧肇应对自如,见解都超出众人意料。他撰写《般若无知论》,罗什看后说:我的理解不比你差,但文采应当向你致敬。这篇论著传到庐山,刘遗民拿给慧远法师看,慧远拍腿赞叹前所未见。僧肇又著《物不迁论》等著作,都能精妙阐发深奥义理。后秦国君特别器重他的文章,令其著作流传海内。僧肇三十二岁去世,时人都惋惜他英年早逝。
CBETA 编码:X0873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