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詮釋
新譯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詮釋
緒言
本經為積聚般若的心要。如人之心臟。故曰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經者,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如經之於緯也。過去已有數譯。一秦羅什譯。二唐玄奘譯。三唐利言譯。四唐法月譯。五宋施護譯。以上五譯,收入藏經者有三。大藏般若部有什奘二譯。阿含部雜經中有施護譯。什奘二譯專取說法正文。施譯兼詳法會始末。奘譯不同於什譯者。即無,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五句。及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四句。施譯與什奘譯不同者,除有序分流通分外。度一切苦厄句,不在觀見五蘊自性皆空,句下。而在,是無等等明,句下。本詮釋係依余師貢噶呼圖克圖三十七年於上海依據藏文所譯之本。除同施譯有序分流通分外。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句下。亦無度一切苦厄句。查前清康熙時,亦有藏文譯本。文句均同本譯。惟如是我聞前,無讚頌及梵華對照經名。茲將羅什,玄奘,施護.,及前清譯本一並刊列。藉資印證。夫譯經各有宗尚。全譯節譯。文詞雖有不同。意義並無差別。祗要依教奉行。任持何本。皆可同到彼岸也。貢噶呼圖克圖,於前清光緒十九年癸巳九月十五日寅時生於西康木仰郭窪喀扎拏家。天氣清朗。祥瑞迭現。為人所共見。時西藏拉薩噶馬巴大師十五代一切智自在王名喀切多傑者。由智眼觀察,知為觀音化身的雪山喇嘛扎白拔(意為功德稱)轉世。囑其父成列(意為事業)命名為噶馬却幾孫格。(意為說法獅子)嗣貢噶寺大眾欲證他的轉世是否確實。將功德稱在日,喜用的經籍手珠鈴杵等,真假同樣兩份,命他辨別。毫無錯誤。於是確認為功德稱轉生。越三年迎入寺內登位。五歲學經。十八歲西進得格八綁寺。(意謂功德聚)受沙彌戒。二十四歲受比丘近圓戒。嗣受大乘菩薩戒。兩赴拉薩,受諸大德灌頂傳經。精通顯密。先於八綁寺大修持殿中坐靜三年一月半。後回雪山茅蓬,隨緣坐靜八九年。在康藏宏法利生。感化極廣。民國二十四年,菩提學會承普佑法師諾那呼圖克圖咐囑,與內地各界勸請宏法。數度蒞臨。所有成都,重慶、昆明、長沙、南昌、杭州、南京、北平、上海、廬山、莫干山等地。皆為上師宏法道場。并數上廬山,為蓮師殿及普佑上師塔廟裝臟開光及開演密法。慈悲喜捨。有求必應。三十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冊封為輔教廣覺禪師。今年壬辰六十歲。卓錫西康貢噶寺。余三十九年庚寅冬在香港開講心經。係依玄奘譯本。因度一切苦厄下,逕呼舍利子,告以色不異空。無問而答。學者頗有質疑。當時即據本譯解釋。此次來台,重講心經。因即依本譯演述焉。屈映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