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滴論(譯自梵文本)
現量品第一
眾人所務,凡得成遂,必以正智為其先導。是故彼智,此論今詳。
正智有二。一者現量,二者比量。
此中現量,謂離分別,復無錯亂。辨察智中,所現影像,其像適於安立名言。即此辨察,名為分別。若能遠離如是分別;復無瞖目,急遽旋轉,乘舟以及諸界不調,所生錯亂;如是之智,名為現量。
此有四種。一者,五根智。二者,意根智,謂五根緣境,自有根智無間而生,即以此智,境為助伴,作等無間緣,有意識生。此初生意,名為意根現量。三者自證。謂諸心心所,各自證分。四者定心。謂修定者,修真實義,至究竟位,所起瑜祇智。
現量之境,名為自相。言自相者,謂若由其境之遠近,識中影像,現差異者,此所緣境,名為自相。唯此自相,為勝義有。唯以力能為境(起識),是實有事之性相故。若異此者,皆名共相。彼則說為比量之境。
復次,即彼現智,即為量果。證境親明,為性相故。帶境而起,是名為量。由帶境故,乃能成其證境親明。
現量品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