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滴論(譯自西藏文本)
一、現量品
士夫成辦諸事,正智必須先行,故於此處,當敘述之。
做任何事,都要先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在这里,我要先把正智说清楚。
正智有二,謂現量及比量。
真正的智慧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感知的智慧,一种是推理分析的智慧。
其中現量者,謂離分別,不錯亂。分別者,謂混言詮名種顯現之識,當離之耳。不錯亂者,謂未被眩瞖、速轉、乘舟混亂等迷惑所生之智。
真正的直接感知,是既不加入主观分别,也不会产生错觉。所谓主观分别,就是指那些夹杂着语言概念和名称标签的认知活动,这些都要排除。而不产生错觉,就是说没有被眼睛的毛病、快速旋转、坐船颠簸之类的情况所迷惑而产生的认知。
此智分為四種,其中五根現量者,謂各取現境之等無間俱緣境識。意現量者,謂與五根認識相應之等無間緣所生之意識。自證現量者,謂由心及心所所生之諸自證分。瑜伽現量者,謂修習正確境物最終所生之瑜伽識。
这种智慧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五根现量,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直接感知当下境界的清净觉知。第二种是意现量,指的是与五根认知相续相应的意识,由前念无间引发的现前觉察。第三种是自证现量,即一切心念与心理活动生起时自身明了的觉照。第四种是瑜伽现量,乃是通过如理修持正确境界最终生起的瑜伽智慧认知。
現量智所緣之境為自相。自相者,謂從近或遠之境物所生之認識,各照自境,現見各異。此種境物之所以名為勝義有,謂是因為彼為物之實相,唯表彼之功能故。
通过直接感知认识的对象是事物自身的特性。所谓自身特性,是指无论远近距离的物体所产生的认知,都能清晰呈现各自对应的境相,直观显现出不同的样貌。这种对象之所以被称为真实存在,是因为它展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纯粹表现出事物自身的功能和特质。
其餘皆為共相,此為比量所緣之境物。
其他都是大家共同看到的表象,这是通过推理认识的对象。
現量之智,即為量之結果,蓋唯以了境為其性故。與境物相應,為彼之量者,由彼之力,方立了境故。
亲身体验的智慧,就是认知的真实结果,因为它就是通过直接认识事物本身而形成的。这种智慧与认识对象完全对应——之所以能称为真正的认知,正是通过它的力量,才确立了我们对事物的如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