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序
佛用同一种声音演说佛法,一切法门都融汇在这声音中。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是这声音,禅宗六代祖师是这声音,天下高僧大德也都是这声音。世尊将正法眼藏传给摩诃迦叶,是这声音;正法眼藏在这盲驴身边失传,也是这声音。风吹树林响,泉水山谷应,是这声音;雷霆霹雳,雨雹交加,也是这声音。人间话语市集喧闹,斑鸠鸣叫青蛙鼓噪,黄莺啼唱寒蝉嘶鸣,都是这声音。"麻三斤"、"庭前柏树子","得髓得皮","老兄未彻","拄杖子蹦跳上三十三天","观音胡饼却是馒头",无不是这声音。乃至一切语言,"铜锣盛油"、"银碗盛雪","鹧鸪啼花"、"珊瑚撑月","不落不昧","通身遍身","将心与你安","吸尽西江水",也无不是这声音。若不当作这声音来领会,反而纠缠文字表面妄加分别,那就完全错了。当年杨岐禅师用这声音教化天下,到圆悟大禅师时,这声音更加振聋发聩。禅师通过"频呼小玉"之声与"檀郎认得"之音,大力弘扬这声音。不数德山歌,压倒云门曲,凡是楼台"我若无心"之音,盘山"红轮西去"之音,都应当甘拜下风,这些都是老古板。所以在建炎年间面对中兴天子,奏响这声音时,四海寂静无人敢应和。在云居安乐堂上,独擅这声音时,众人嫉妒却无人敢附和。试问这老修行凭借什么力量,能如此奇特?当年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左手倚枯木,右手击枯枝而歌炎氏之风,有乐器而无节律,有声响而无音调,木声与人声清晰契合人心。孔子说:"当今能懂这歌声的还有谁呢?"这也是那声音,只是世人不明白罢了。圆悟老师是明白这声音的。我早年拜师佛鉴,晚年得见圆悟老师,叩问这声音,更无其他曲调。学徒若平也是传唱师门曲调之人,收集禅师语录将要刊行,求我作序置于卷首。若明白这声音,则圆悟老师的教化没有白费;若不明白这声音,只从语言文字求解会,便是人行邪道,不能真正见到老师。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