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經
父子合集經卷第二
淨飯王始發信心品第一之餘
那时尊者优陀夷知道净饭王心中有所感悟,说完赞偈后说道:大王!如今佛陀世尊出现在世间成为大法王,圆满具足一切善妙功德。在那些沙门大众之中,就像满月被群星围绕,而世尊的光明更胜过月亮。大王!如来出世如同秋日的太阳,没有云层遮蔽,光芒格外明亮。佛在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更胜过太阳。又像大海中有座光明山,光辉灿烂超过其他山峰。佛在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更胜过光明山。又像帝释天位于善法堂,被天众围绕,身光炽盛超越其他天子。佛在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更胜过帝释。又像大梵天王,被百千万亿梵众围绕,一切身光无与伦比。佛在沙门大众之中,光明照耀更胜过大梵天王。
当时净饭王听闻世尊如此殊胜的光明威德神力,又回忆起往事:当初太子刚降生时,大地出现六种震动——所谓震动、普遍震动、极度普遍震动;涌起、普遍涌起、极度普遍涌起;震荡、普遍震荡、极度普遍震荡;冲击、普遍冲击、极度普遍冲击;轰鸣、普遍轰鸣、极度普遍轰鸣。光明照耀天地,无有匹敌者。太子随即自行七步无需搀扶。那时空中降下两种水:一是温暖的,二是清凉的,用以沐浴太子身体。地下自然涌现宝座,殊妙伞盖悬挂虚空,诸天子恭敬尊重,手持白拂侍立左右。乃至菩萨成年后舍弃家庭,厌离五欲之乐,恒常安住正念,宣说真实语,令一切众生不相侵害。所作决定勇猛坚定,誓愿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使未得度化者皆获度脱,逐步抵达究竟彼岸。于是净饭王对优陀夷宣说偈言:
若有人初生时,言语皆真实不虚, 他具足寂静智慧,智者为何不信? 太子初生之时,世间无人能及, 为世间所敬重,智者为何不信?
乃至在梦中,也从未虚妄言说, 如说而修行,智者为何不信? 对境不生贪念,不为贪欲所缚, 不贪恋金银财宝,智者为何不信?
瞋恨如锋利刀剑,愤怒令人恐惧, 善能远离此过失,智者为何不信? 殊胜智慧常相伴,惊怖不能动摇, 因离愚痴过失,智者为何不信?
虽受用五欲之乐,不为它所束缚, 殊胜智慧善抉择,智者为何不信? 百千种幻化之术,毫无真实可言, 善人不以此为乐,智者为何不信?
无数巧妙言辞,终究是戏论, 不能解脱束缚,智者为何不信? 若爱乐佛法之乐,契合诸般义理, 必能离于束缚,此言为何不信?
以离垢方便之力,谁能加以阻挠? 逾城出离释宫,此言为何不信? 舍弃五欲之乐,如山间麋鹿栖息, 志求菩提大道,此言为何不信?
六年勤修苦行,为度化诸众生, 求最上菩提道,此言为何不信? 六年仅食麻麦,不思美味佳肴, 求最上菩提道,此言为何不信?
六年栖居山谷,众魔伺机侵扰, 未能见其过失,此言为何不信? 何人不求私利,唯独无所希求, 善离贪欲过患,此言为何不信?
无上正等正觉,他人未曾闻知, 既难信又难解,此言为何不信? 若梵天请转法轮,或世尊自说法, 如此微妙之法,此言为何不信?
为怜愍释迦族故,示现生于王宫, 皆令解脱苦缚,此言为何不信? 未达彼岸之人,教化令得度脱, 常发如是誓愿,此言为何不信?
世尊往昔之时,曾如此劝化众生, 当知今日亦然,此言为何不信? 因此我今来此,求见法中之王, 如此真实观察,得身心清净无染。
当时净饭王说完这首偈后,又继续思考,对尊者说:此身为何经历这么久,才生起求道之心?
那时,优陀夷对净饭王诵出诗句:
大王如今为人间之主,应当修习种种善行利益,如来赞叹发心之因,常能生于尊贵殊胜之处。若能发起清净心意,前往牟尼大仙所在,所获功德难以衡量,增长人天诸善根种。如来昔日身为太子,大悲怜悯一切众生,广行平等无量心,犹如莲花不染水。一切有情沉没瀑流,佛陀能救拔令出离,此名无上两足尊;王发净心善调伏。佛智最胜最第一,善拔众生疑惑箭,永离众苦得安乐;王发净心善调伏。太子永断三界束缚,降伏四种魔军众,成就无上大菩提;王发净心善调伏。开示解脱甘露法,帝释人王皆劝请,利乐三界诸有情;王发净心善调伏。能转最胜妙法轮,摄化一切诸外道,其数超过俱胝那臾多;王发净心善调伏。如来慧眼极清净,众生无明所覆盖,说法能除彼痴暗;王发净心善调伏。众生老死所逼迫,如来说法除忧怖,方便令登常乐门;王发净心善调伏。如来出现于世间,如空降下大云雨,能灭炽燃三毒火;王发净心善调伏。牟尼十力智光明,消除众生三世罪,毕竟远离诸过咎;王发净心善调伏。如来常以大悲心,爱护众生如赤子,皆令离苦得解脱;王发净心善调伏。难化刚强诸众生,如来方便能摄受,令除掉举与骄慢;王发净心善调伏。众生沉没贪欲海,诸天耽乐亦如是,佛垂十力能拯救;王发净心善调伏。如来大悲无与等,无量功德所庄严,能救众生长夜苦;王发净心善调伏。如来大悲方便力,如摩尼珠能净水,善除斗争垢浊因;王发净心善调伏。如摩尼宝本性净,众生见已皆欢喜,牟尼永离烦恼因;王发净心善调伏。人天多受别离苦,佛令获得寂静乐,出离轮回生死因;王发净心善调伏。牟尼成就功德海,我今略说一少分,譬如虚空无有边;王发净心善调伏。
当时净饭王听完偈颂赞叹后,随即回忆起往事:当初菩萨还未出家时,我曾亲眼见他示现殊胜事业,以正念相应发起坚定誓愿——我定当舍弃俗家誓成佛道,普度众生令达彼岸。便对尊者优陀夷说:你如今已是如来之子,待你用完斋饭,另备供养品后,我再前往世尊之处。
当时优陀夷心中充满欢喜,立即捧着香饭供养如来。佛陀接受供养后,召集众多比丘,对他们说:优陀夷奉我之命前去度化净饭王,如今净饭王已经领悟佛法真谛。
佛陀立即赞叹优陀夷说:很好!很好!你现在获得了无量的福德,让世间所有的天神和人类听闻此事后,都能增长善根。
有比丘问佛陀:“世尊,优陀夷获得了多少福德?”
佛陀说:假如十方恒河中的所有沙粒,数量多得无法计算、不可估量,优陀夷所获得的福报,就和这些沙粒的数量完全相等,没有差别。
世尊用完斋饭收起钵盂,保持威严的仪态,盘腿而坐,进入禅定观察,知道父亲净饭王即将到来。于是召请北方多闻天王及其眷属——百千亿大药叉将领,从他们的宫殿腾空而来,顷刻之间便到达佛陀所在之处。这些天王与药叉将领合掌行礼,恭敬供养世尊及众比丘,随后退立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