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禪病祕要法
治禪病祕要法卷上
治阿練若亂心病七十二種法(尊者舍利弗所問,出《雜阿含》阿練若事中)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在一起。夏季五月十五日这天,有五百位出身释迦族的比丘,在竹林下实践阿兰若修行法门,专心修持十二种调心方法。他们通过观呼吸的安那般那法,进入了名为毗琉璃的深定境界。
那时波斯匿王的儿子毗琉璃太子,带着五百位贵族子弟,骑着高大的香象,在祇园精舍旁边的空地上玩那罗戏。他们还把大象灌醉,让它们互相争斗取乐。
有一头黑色大象,脚踏莲花,它的叫声非常可怕,像打雷一样响亮,中间还夹杂着细微的声音,好像小猫在叫。
禅修比丘禅难提和优波难提等人,在观察风大时突然心生恐惧、汗毛直竖,就像突然发狂失去理智似的。他们从禅定中惊起,如同醉象狂奔般无法控制自己。
尊者阿难吩咐各位比丘说:"大家要把房门关紧,我们这些释迦族的子弟现在像发了疯一样,说不定会冲进来伤害到大家。"
各位比丘僧众便前往舍利弗尊者住处恳求道:"大德啊!您所具备的智慧通达无碍,犹如帝释天最殊胜的宝幢所到之处皆能无所畏惧。恳请您慈悲垂怜,救度这些陷入狂乱痛苦的释迦族子弟。"
这时,舍利弗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拉着阿难的手来到佛陀面前。他们绕着佛陀走了三圈,向佛陀恭敬行礼,然后跪下来双手合十对佛陀说:"世尊啊!恳请您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为将来在清净处修行的比丘们解答:如果他们因为五种情况而心神狂乱——一是听到杂乱的声音,二是遭到不好的名声,三是贪图利养,四是受到外风的干扰,五是体内风大不调——这五种病该怎么对治呢?恳请您为我们解说。"
这时,世尊脸上露出微笑,口中放出五彩光芒。光芒绕着佛陀转七圈后,从头顶没入。佛陀对舍利弗说:"仔细听好,认真思考。我来为你详细解说。"
如果有修行者在寂静处修心十二法门,因呼吸时外界杂音干扰内心根本,全身脉络因心绪紧绷而突然紊乱。风力强劲导致最初出现癫狂,心脉异动使得五股邪风窜入咽喉,先是口出恶言。这时应当让这位修行者服用酥油蜂蜜和诃子,将心念专注于一处,先观想出一面水晶般明澈的镜子,看见镜中自己正做出种种狂乱举动。见此景象后,再继续观想并告诫:"你在明镜中亲见自己癫狂痴迷的行为,父母亲友都目睹你做出这些不祥之事。现在我教你远离狂痴的方法,你要牢记。首先教你消除声尘干扰。"
消除声音干扰的方法:抬起舌尖抵住上颚,想象有两颗宝珠分别安置在两耳深处。这些宝珠的尖端如同乳滴,每一滴都流淌出纯净的甘露,滋润着耳根使之不受声响干扰。即便遇到巨大声响,就像油脂浸润般使心神始终安定不动。
这个观想完成后,接着观想一座九重金刚盖从如意珠王中显现,覆盖在修行者身上。下方有金刚莲花,修行者端坐其上。四周有金刚山环绕,将修行者密密包围,隔绝所有外界声响。每一座山中都有七尊佛安坐,为修行者讲解四念处的法要。这时环境寂静,再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修行者只需安心跟随佛陀的教导修行。这个法门就叫作除乱法门,能帮助去除对嘈杂声响的执着。
告诉舍利弗:“你们修行的人应当好好修习这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这就叫作对治混乱颠倒心念的方法)”
再者,舍利弗啊!排除了外界的声响干扰后,接下来就要消除内心的杂音。
当外界的声音触动六根,引发内心躁动,导致心脉错乱时,五种邪风就会趁机侵入心脉。这些邪风搅动心神,让人时而高歌、时而狂舞,做出种种反常举动。这时候,你应当教导他们修习洗心观想之法。
洗心观的方法:首先观察自己的心,让它逐渐明亮如同火珠一般——全身四百零四条脉络如同琉璃般透明,像黄金芭蕉般从四周延伸至心脏周围——火珠散发的气息,不冷也不热,不粗也不细,用这气息温养所有脉络。想象有一位大梵天王手持宝镜照耀修行者的胸膛。这时,修行者看见自己的胸膛如同最珍贵的如意宝珠,晶莹剔透;那颗火珠就是心脏。大梵天王掌中转轮印中浮现白莲花,白莲花上有天童捧着乳汁,从如意宝珠中流出灌注所有脉络。乳汁缓缓流淌到心尖,天童手持两枚针——一枚金黄色,一枚青蓝色——在心脏两侧放置两朵金花,用针轻轻穿刺。经过七次穿刺后,心脏就恢复了柔软。
和前面一样,再用乳汁清洗心脏,乳汁滴落流入大肠,大肠充满后进入小肠,小肠充满后乳汁流出,滴滴不绝地进入八万四千户虫口中,这些虫子吃饱后遍布体内,流淌灌注全身骨骼三百三十六节全都周遍。然后观想一个乳池,池中有白莲花生长,修行者坐在花上用乳汁沐浴,观想兜罗绵如同白莲花环绕身体七圈,修行者处在中央。梵天亲自捧着自己的乳汁让修行者饮用,修行者饮完后,梵天执持宝盖覆盖在修行者上方,透过梵天的宝盖能看见所有殊胜境界,从而恢复本来的清净心,不再有任何错乱。
佛陀说完这番话时,五百位释迦族比丘都遵照佛陀的教导——照做。他们的心立刻感到清凉透彻,观察身体、感受、思想、行为、意识这五蕴,看清它们都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没有永恒主体的,于是不再贪恋世间,彻底明白了空性的道理,豁然开朗找回了本来的清净心。他们打破了八十亿种像火团般纠缠的烦恼,证得了须陀洹果位,再循序渐进修行,最终成就阿罗汉果位——具足三种智慧、六种神通,拥有八种解脱境界。当时比丘们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欣鼓舞地遵照实行。(这个方法叫做调和身心、对治体内四大不调引发的风病之法)。
还有,舍利弗啊,修行人想要修习禅定时,应当仔细观察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变化情况,根据季节调整。春天应当修习火三昧,来温暖身体。如果修习时感觉体内火气过旺,身体燥热难受,就要及时对治。这时要观想所有的火光都化成如意宝珠,从全身毛孔中散发出去,在闪烁的光芒中化作金色莲花,莲花上有化佛端坐,宣讲治病的方法。再用三种宝珠:第一种是月精摩尼,第二种是星光摩尼,像天上星星那样,发出白光而珠体青色,第三种是水精摩尼。观想这三颗宝珠,一颗照耀头顶,一颗照耀左肩,一颗照耀右肩。见到三珠后,再观想全身毛孔都散发出三珠的光芒,感到无比清凉,身心柔软舒畅,这样修习火三昧就不会被火气所伤了。(这就叫做对治火大三昧的方法)。
再有,舍利弗啊!秋天的时候应当修习地三昧。进入地三昧境界时,会看到这样的地相:千百座石山、铁山、铁围山、金刚山从头顶到脚底,全身三百三十六节骨骼各自化作千百座山,山势险峻陡峭,这时要赶快对治。修治地大的方法,就是观想这些山每一座都仔细看清如同芭蕉般虚幻,这样依次观察,按照经中说的十种譬喻——仔细观想。这时就会看见十方大地如同白琉璃般透明,有白色宝花显现,见到舍利弗、目连、迦叶、迦旃延坐在白金刚窟中,脚踏大地如同行走在水上,为修行人解说五蕴分解与和合的道理,开示大地无常的真理。修行人见到这般景象后,身心变得柔软调顺,重新找回清净本心。(这就叫做对治地大的方法)。
再者,舍利弗啊!修行者在进入水三昧时,会看见自己的身体像汹涌的泉水一样,三百三十六节骨骼都随着水流漂走,还会看见十方世界的大地布满青水,有时是白色,有时是赤色,这时候应当赶紧对治。
治疗水观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要观想自身变成一个摩尼宝珠,再化作吉祥宝瓶,瓶口用金色莲花覆盖,让十方所有的水都流入这个宝瓶中。这个吉祥宝瓶会涌出七朵莲花,每朵都有七根花茎清晰分明,每根花茎之间都有七道清泉,每道泉水中又有七朵金色莲花,每朵金花上都有一位佛陀端坐,正在讲解七觉支的妙法。
(这就叫做对治水观的根本方法)
再有,舍利弗啊!如果修行者进入风三昧境界,看见自己变成一条九头龙,每个龙头都长着九百只耳朵、无数张嘴,身上的毛孔、耳朵和嘴巴都像巨大的山谷般吐出狂风,这时候要赶快对治。对治的方法是:应当教导修行者观想自己坐在金刚座上,从四面升起四座金刚轮来镇住这些狂风。金刚轮上又生出七朵金刚莲花,莲花上的化佛手持净瓶,瓶中有条六头龙扭动身体吸走狂风,让十方来的风都平息静止。这时修行者又会见到七佛和四位大弟子,重新为他讲解七觉支,逐步契入八圣道分<note>这就叫做对治内在风大的方法</note。接着通过观想酥油的滋润让四大调和柔软,渐渐就能进入圣者所证悟的智慧境界。
再有,舍利弗啊!如果修行的人身体出现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失调——有的容易发怒,有的莫名欢喜,有的无故悲伤,有的不受控制地发笑,有的在地上爬行,有的不停放屁——像这类病症,要赶紧教导他们对症治疗。
治疗的方法是,先观察表皮,从指节开始观想表皮,有九十九层就像水泡一样薄;接着观察厚皮,也有九十九层如同芭蕉叶般层层相裹;再观察内膜,如同眼球上的薄膜,九十九层都像要被穿透般稀薄;然后观察肌肉组织,同样九十九层如芭蕉叶纹理,其间有比秋天毫毛还细微的虫,每只虫长着四个头、四张嘴,拖着九十九条尾须;接下来应当观察骨骼,看见骨骼洁白如透明琉璃,形成九十八重结构,四百零四条脉络在骨缝间穿梭,上下贯通犹如芭蕉纤维;最后应当观察骨髓,九十八重结构如同蛛网丝线般交织相连。
观察完各个关节后,接着观察头骨:每一根头发下方都有四百零四条脉络直通脑内;其余薄皮、厚皮和骨骼与身体其他部位相同,唯有脑膜分为十四层,脑部分为四个区域,共九十八层结构,四百零四条脉络将精气输送到心脏。接着仔细观想大肠、小肠、脾、肾、肝、肺、心脏、胆囊、喉咙、肺叶、消化系统及体内八万微生虫——每个部分都观想成透明空净的状态,洁白光亮如层层包裹的琉璃,内外明澈如同纯净的白水晶。
就这样一节一节地仔细观察,要让全身三百三十六处关节都看得清清楚楚,让心念安定下来;然后再反复观想一千九百九十九遍。接着要把气息聚集在一处,通过数呼吸让气息调匀,想象有一位大梵天王手持宝瓶,带着众多梵天眷属来到修行者面前,将一把金刚宝刀递给你。拿到刀之后,就亲手剜下自己头盖骨——大小如同玛瑙贝——放在左膝盖上,这时梵天王的宝瓶中生出一朵白莲花,这莲花有九节、九茎、九重花瓣。跟随梵天王的一位童子从最初那朵莲花中显现,他全身洁白如同白玉雕成的人像,手里拿着白色宝瓶,瓶里盛满醍醐。
梵天王发髻上的宝珠中流出各种药液,融入醍醐之中。两名童子将药液从修行者头顶灌入,药液顺着脑部脉络向下流动,直达左脚大拇指的末节。当末节被药液充盈浸润后,连表皮都充满药力,接着充盈整节指骨。如此循序渐进,药液逐渐遍布半身;半身充盈后,继续扩散至全身;全身充盈时,四百零四条脉络皆有药液流淌,可见体内三百三十六处骨节皆被药液浸润饱和。此时修行者将头骨重新安回头顶,童子再将青色药液敷于其头,药液化作滴滴精华从毛孔渗入体内。
(醍醐:经多次提炼的乳制品精华,佛教常以喻佛法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