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無表章詳體文集
表無表章詳體文集卷上
辨名門第一
章表無表色至釋諸妨難。
義鏡曰諸本不同有十門中初之七門諸本無異第八門下諸本參差今所講者即依廣本。
章表色有二至此通三乗。
五十三曰云何表業謂略有三種一染汙二善三無記若於身語意十不善業道不離現行增上力故所有身語表業名染汙表業若即於彼誓受遠離所有身語表業名善表業若諸威儀路工巧處一分所有身語表業名無記表業。
俱舎論曰頌曰此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論曰應知如是所說諸業中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
章瑜伽論第至行意表業。
略纂曰如身語二種表示於他意唯自表如𤼲身語業時必有意表以為方便自意表知我作如是事即前表知後作此事意俱表業名意表業。
唯識論曰能動身思說名身業能𤼲語思說名語業審决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
章其此意表至餘即不然。
義鏡曰唯是善性者意俱現思雖通三性而𤼲無表唯是善性非染無記菩薩亦成者聲聞唯成身語無表不成意無表菩薩不但成身語無表亦成意無表故云亦成若意無無表菩薩云何持三支戒唯有三支依業道故者且辨十善業道體者不殺主等身初三支不妄語等語次四支無貪嗔等意後三支俱以思為體三業之體皆是思故今云唯有三支者無貪等意後三支也伽略纂云意業無表隨業道故但有三支此依三乗通有無表(已上纂文)今云三支依業道者業道即十善業道也無貪等三相應現思遍依三業十善業道而得起故何以得知識論第六云十一善中十遍善心䡖安不遍(已上論文)十中既有無貪等三故知意三遍依業道前之七支唯依身語二業道不依意業道後之三支通依三道今簡前七故云唯也業增上者等者意思有三謂上中下唯上品思能𤼲無表故云業增上者便𤼲無表餘中下品便不能𤼲故云餘則不然。
章有義不善至理有何失。
第八曰即善不善十種業道所謂殺生離殺生不與取離不與取欲邪行離欲邪行妄語離妄語離間語離離間語麁𢙣語離麁𢙣語𦂶語離𦂶語貪欲離貪欲瞋恚離瞋恚邪見離邪見。
章百行所攝至亦𤼲無表。
五十三曰𢕒次當知由百行所攝而受律儀謂於十種不善業道少分離殺生乃至少分遠離邪見是名初十行若多分離殺生乃至多分離邪見是名第二十行若全分離殺生乃至全分離邪見是名第三十行若少特離殺生乃至離邪見謂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第四十行若多離殺生乃至離邪見謂過一年不至命終是名第五十行若盡壽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第六十行若自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第七十行若於此事勸進佗人是名第八十行若即於彼以無量門稱揚讃述是名第九十行若見離殺生者乃至離邪見者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第十十行如是十十行揔說為百行所生福量當知亦尒。
義鏡曰今此師意善律儀明𢙣律儀善𢙣二業相方立善既有無表明知意三𢙣亦得𤼲無表。
章三罰業中至殺多生故。
俱舎論曰破僧誑語於罪中最大(乃至)若尒何故三罰業中佛說意罰為最大罪又說罪中邪見最大㨿五無間說破僧重三罰業說意罪大就五僻見說邪見重或依大果害多有情斷諸善根如次說重。
章二十唯識頌云至此復云何成。
彼論曰復次頌曰彈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罰為大罪此復云何成論曰若不許由佗識轉變增上力故佗有情死云何𠀍尊為成意罰是大罪故返問長者鄔波離言汝頗曾聞何因緣故彈宅迦林末蹬伽林羯淩伽林皆空閑寂長者白佛言喬摩我聞由仙意憤恚故若執神敬重仙人知嫌為殺彼有情類不但由仙意憤恚者云何引彼成立意罰為大罪性過於身語由此應知但由仙忿彼有情死理善成立。
彼述記曰論復次頌曰(乃至)何成述曰此下返詰上半頌不許前說詰林等空云何由仙忿下半頌彼若救義詰非唯意云何成大罪舊論由此遂分二叚前後別明初句等者等下二林論若不許由(乃至)情死述曰將為詰彼先敘彼計論云何𠀍尊(乃至)離言述曰自下正詰三業諸罪現為人天之所𭇎責未来當受諸𢙣苦報可治罰故可毀責故名之為罰三業挾量意罰最大佛為成此返問長者鄔波離也鄔波離者此云近執親近於王執王事也如𠀍說言朝執事如阿羅漢持律上首親近太子執事之人名鄔波離矣中阿含𦀇說有尼乾子名闍㮛弗多羅其有弟子名為長𤍠徃至佛所佛問長𤍠師教汝法三業之中何罰業重云身重次口後意長𤍠反問瞿曇今說何業㝡重佛言意重身語乃䡖長𤍠還去有大𠖐長者名鄔波離伏事尼乾闍㮛便徃破佛立義長者徃已欲破佛義遂立義云我立三罰身為最重次口後心瞿曇云何說心罰重𠀍尊于時在眉絺羅國國城五日方行一邊佛問長者若人行殺幾日殺此國人得盡長者曰大能七日或十日或一月復問仙人起嗔心殺幾日得盡曰一時國人皆盡復問一百日二百日三百日行於布施有人一時入八禪定何者為勝有人多時持戒有人一時入無漏觀何者為勝長者言入禪無漏㓛德大勝佛言長者云何乃說身口罰重心罰最䡖長者理屈乞為弟子乃至得果自立誓言我所住處常擬供養三寳一切尼乾悉不得入我家長者得道後還本家論汝頗曾聞(乃至)閑寂述曰此佛問詞也彈宅迦者真諦云檀陀柯此云治罰治罰罪人處也中阿含云是王名也末燈伽仙人於山中坐婦極有容貌檀陀柯王入山遊戲逢見此婦將還宮內仙至王宮慇懃求覓王不肯還仙人意憤時雨大石王及國人一切皆死俄項成山末蹬伽者舊云伽陵迦此云矯逸仙人之名舊云王名有梵本云鉢蹬伽此翻云鵝即赴火者昔有仙人形甚醜陋修得五通山中坐禪有一婬女甚愛於王王亦愛之後觸忤王王驅出婬女入山見仙醜陋謂是不祥之人恐有不祥事我今被出是不吉祥若還此不祥我應吉祥乃取糞穢洗不淨汁令婢送山洗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嗔恨有婆羅門為仙洗浣婬女自後王還寵之自後相傳若有不稱心事輒以糞汁洗之仙人不復能忍心生恚恨乃雨石下王人皆死唯事仙者得免斯苦湏之間國成山林羯陵伽者此云和雅如彼鳥名舊云摩登伽仙人之名摩登伽仙求女於王王甚訶責數求不得女盜徃彼為仙人妻遂生一子王失女尋求知仙處仙及女擲恒河水河神割繩放仙令仙還去仙嗔作念湏雨石王人皆死國變成山林論長者白佛(乃至)恚故述曰喬摩者先云瞿曇此云甘蔗種或日𬉹種或牛糞種等如舊所釋佛是此種喬摩長者佛我雖不見曾聞仙人由如上事意憤恚故國變林所以空寂准𦀇但揔問仙人意殺今論乃別言仙殺三國論若犱神(乃至)恚者述曰彼宗意說唯意不能成殺業道令有情死仙人起欲神敬重見仙意嗔遂為仙殺彼有情類不唯由仙意嗔力故有情死也牒彼計故言若者論云何引彼(乃至)成立述曰釋下半頌詰意罰為大罪若神為殺云何𠀍尊引彼林事問長者成立意罪為大罪性過於身語由於此殺有身語故非意罪大如俱舎說三罰業中自比挾者意罰為大五無間中破僧為大於五偏見邪見㝡大。
私曰已上彼論正文引之䟽文廣故略鈔載之具如彼䟽。
章意有無表至非二無記。
第九曰善業者謂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業不善業者謂貪瞋癡為因緣業無記業者謂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亦非貪瞋癡為因緣唯識論曰覆謂染法障聖道故又能蔽心令不淨故此識非染故名無覆記謂善𢙣有愛非愛果及殊勝自體可記別故此非善𢙣故名無記。
述記曰自下釋無記等義論覆謂(乃至)道故述曰何名無覆覆謂覆障體即染法覆義如何障聖道故論又能(乃至)淨故述曰合以二義解其覆字即覆者覆㢢也心令不淨故名為覆論此識(乃至)無覆述曰揔結釋也論記謂(乃至)別故述曰何名無記記謂善𢙣此有二義可名為記一善有可愛果不善有不可愛果可記別故二善𢙣法體勝無記法可調和故或𢤱故可記別也𠀍尊記此當得此果體性如是可記別故說名為記論此非(乃至)無記述曰此結釋名。
章然意無表至即彼攝故。
義鏡曰即色與心非色非心是為三聚今此師意意之無表於三聚中未詳何聚此文唯言非是色性不言彼𠬧故(乃至)此上二師立意有無表者體雖是思依意表生故名意無表此意俱思不𤼲於色亦不遮色不稱色名但名意無表不名無表色但於意俱思種子上義名無表。
章有義意表至說有無表。
義鏡曰瑜伽五十三說身語意三皆有表等故有意表其理可尒然成業論說身語二業用表無表為其自性意業但以思為自性而不云意業以無表為性。
章𤼲身語思至可𤼲無表。
義鏡曰第三動𤼲勝思也身杸五躰語吐尊重皆由第三思之力故云外彰㝡也外相既猛內薰種子亦復增上此方便時所熏種子為第三羯磨後無表戒所依以此種子為𤼲戒因第三羯磨為𤼲戒緣湏因緣具方受得戒今標其因故云熏種增上可𤼲無表也。
章意思內𤼲至方有無表。
略纂曰身語二表以相表見意表業者見自證分證自證分互各自表如理應思義鏡曰若不𤼲身語時要期力劣故能熏現思雖熏種子非用倍增依何功能而立無表故唯身語方有無表也。
章仙人意嫌至豈有無表。
義鏡曰說成意業中重罪可豈意思中亦有無表非諸重罪皆有無表故。
章此亦不是不律儀攝。
義鏡曰難云既是重罪是不律儀無表所攝故今通云此亦不是不律儀攝今依大乗說不律儀若生彼家若不生彼必湏動身𦀇營所有殺具𤼲言自誓我當殺生以此身語為勝方便更𤼵定要期恒作之心方成不律儀業(乃至)諸不律儀必是重罪非是重罪皆不律儀。
章若由律儀至不別說耶。
義鏡曰若由十善業道有百行故彼十善中意三業道亦立十𢙣業道中意三業道由此道理意業亦立有不律儀無表者何故百法中唯說身語受所引色善𢙣無表而不別說意受所引善𢙣無表耶意思無表唯名無表不言無表色是故非是受所引色攝既非受所引色攝於百法中何法攝耶言百法者即心心所色不相應無為法等廣如百法眀門論說。
章若依此義至義各別故。
義鏡曰此通前師伏救也前師救云受十善時即意善種此十善種各有㓛能於此十種十類㓛能義名律儀亦名無表由此當知律儀無表名異義同今章家依第三師意通前救云若依於此第三師義釋前師救雖受十善有十善種雖有十類防非㓛能通唯律儀而無表戒但在前七後意三支唯名律儀不名無表所以尒者律儀名通無表名𡱈故(乃至)問雖受十善等中摽二雖字是有何意解云初一雖字摽種子體後一雖字摽防非能又初揔句後即別句故非無用。
章瑜伽五十至說名律儀。
倫記曰第三明體性初眀六法為律儀體(側云)遠離思上假說表業表業與五根俱時現行說名律儀次明從此六法為因等起生十善業道為善律儀。
章此說身語至方名律儀。
義鏡曰此章家釋文也遠離思者審决二思也即此名為身語遠前行思初二思時未𤼲身語即不得為無表依因唯名律儀不名無表故知律儀名通無表名局。
章若未正受至能起律儀。
義鏡曰若受緣時能引無表懸防七非故名能起即以此緣為體方便是加行義。
章若正攝受至攝受律儀。
義鏡曰若受體時先者成就納法在心故名攝受即以此體為緣所得是根本義出家五眾乃能盡壽遠離殺生等𢙣行及能遠離非梵行等故所受戒名遠離戒由要期力懸引離故云能起先期既遂納之在心故云攝受。
章自後五根至防護律儀。
義鏡曰今此引文而太略也受興於前持心後起故云自後言五根者信等五根也彼種子者十行種子即思種也此思種子有遮防能於此㓛能假立無表持此無表有其二持一者止持二者作持二部戒本是其止持次揵度等是其作持由止故自行成由作故眾法成就㓗之行莫過此二上行之流一徃順教離𢙣行善於此二持專精防護故云防護律儀。
章失念有犯至還引律儀。
義鏡曰犯亦有二一者作犯現違聖教廣造諸過稱為作犯二者止犯不依教奉修止而有違故名止犯不謹之人縱放身口違禁興過不修善行污本所受名之為犯慚愧追謝還念復本亦名為持於此二犯身口不謹故云夫念有犯慚愧後起追悔謝之故云尋即悔除毀而還悔第二白法故云還引律儀。
章若小分離至說名下品。
義鏡曰言小時者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小時。
章若多分離至說名中品。
義鏡曰言多時者過於一年不至命終是名多時。
章若一切離至說名上品。
義鏡曰此三律儀並通受隨(乃至)今章家意此三品中初下中品唯在家二種而說後上品者並七眾所以尒者出家五眾必盡壽受不通下中何以證之下文眀支類中云以上一切出家之戒既為道噐必湏具受具持方成近事近住則不如是方便誘故文既分眀故知出家五眾不通下中二品律儀。
章靜慮無漏說名清淨。
五十三曰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𡙇犯以為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靜慮由奢摩他能伏力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乃至)當知此名初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若即於此尸羅律儀無有𡙇犯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尒時一切𢙣戒種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尒時一切能往𢙣趣𢙣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當知此名第二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即此亦名無漏律儀。
章此初能起至唯在前七。
義鏡曰受方便時名能起律儀初方便時無表未起而名律儀何必律儀必是無表故十善中雖百行皆名律儀而𤼲無表唯前七非後三故知意中無無表也。
章俱舎十四至哉遍律儀。
彼論次文曰又𢍆経說應善守護應善安住眼根律儀此意根律儀以何為自性此二自性非無表色若尒是何頌曰正知正念合名意根律儀論曰為顯如是二種律儀俱以正知正念為體故列名也。
義鏡曰所以彼論引此経頌者若唯身語名律儀者何故𠀍尊所說略戒身語意三俱名律儀而唱善哉將起此問引経頌也若隨難釋意律儀者慧念為體所以慧念名律儀者慧能簡擇念能憶此二力防護制意及與眼根不令於境起諸過患故名律儀非無表色說名律儀言遍律儀者揔通三種離身語意無有別體。
章意根亦說至豈成無表。
義鏡曰謂慧及念防護制意不令於境起諸過非說名律儀非是無表既意亦說律儀之言豈成無表故知律儀無表通𡱈各異。
章若依前二至更不別說。
義鏡曰第三師難前二師義云若由律儀有百行故意業亦立有不律儀無表何故百法不別說耶故今章家依前二師通彼難云身語善𢙣無表體是色性而無變礙不如五塵實色有質礙用既與色類異故十二處中色處不攝唯別法處中受所引色攝此意無表不同於彼不𤼲於色亦不遮色從何名色非如身語無表從所𤼲所防假名為色既是緣慮現思所熏但於思種義名無表除受與想餘諸心所皆行薀攝此意無表其體即思即行薀攝故百法中更不別說。
章如意邪見至亦有何夫。
集解曰如意業審决二思之後所起彰身語二不善業例意者既後所彰身語名為不律儀何能彰之初審决二思不名不律儀既名為不律儀何不𤼲無表。
章此三說內至有增猛故。
略纂曰是無表業此中有說唯身語二有無表業故此但言由彼生故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意業䡖㣲亦非色法不𤼲無表有說三業皆有無表五十三說十善業道百行所攝皆名律儀故三罰業中意罰重故意三業道重前七故亦有無表於理何違意業無表隨業道故但有三支此依三乗通有無表但說身語非遮意無。
本䟽曰此意表業現行者名表然無無表。
演秘曰章有兩說今䟽同章第二師說(私曰准上略纂下義燈次釋鈔此文一往說也)。
義燈曰意業之中十善十𢙣𤼲無表不章中二解然要集云有釋三藏解云五十三文唯現行說意表業准此無表依種子立今尋三藏意身語表示他故名為表業思種不表示是故說無表意業唯自表故得說為表種子不表自故亦名無表云法菀二云一云𰤑無表一云不𰤑云後說為正三藏意存前解此說不然法菀二說云任意為用不斷後說義為决定今者意准定𤼲無表既菩戒具防三業勝於二乗盡未来際云何不𤼲殊勝無表。
决擇抄曰問今三說中何者為勝雖言任用㨿實論意𤼲無表勝何以故意勝身語菩防意意有無表故知為勝若尒對法何故不別說意有無表彼論通對三乗說故私曰上諸說中兩祖所覽以為正本要集所覽必是謬本義鏡旦依謬本下文或云於二說中既無顯文亦任取捨或云若表無表二業三業皆是假立等故。
章對法第八至所不攝業。
彼論曰律儀業復有三種謂別解脫律儀所攝靜慮律儀所攝無漏律儀所攝別解脫律儀所攝業者即是七眾所受律儀謂苾蒭律儀苾蒭尼律儀式义摩那律儀勤䇿律儀勤䇿女律儀鄔波索迦律儀鄔波斯迦律儀及近住律儀(乃至)靜慮律儀所攝業者謂能伏𰤑起犯戒煩惱種子離欲欲者所有遠離離初二三靜慮欲者所有遠離是名靜慮律儀所攝身語業性(乃至)無漏律儀所攝業者謂已見諦者由無漏作意力所得無漏遠離戒性不律儀業者謂諸不律儀者或由生彼種性中故或由受持彼事業故所期現行彼業决定(乃至)非律儀非不律儀業者謂住非律儀非不律儀者所有善不善業若布施愛語等業若敺擊等業律儀不律儀所不攝故名非律儀非不律儀。
章决擇五十至律儀所攝。
倫記曰眀處中業身語意業雖善非是律儀以不要期求涅槃起故雖起眾𢙣而不要期一期活命故非𢙣律儀攝問此處中業為唯有表為亦無表此有兩解一云但有表即隨二善𢙣現行思上㓛能為體一云亦有無表即以種子功能為體問菩三聚戒為俱律儀亦處中耶此有兩解一云律儀戒離𢙣增勝故得名律儀餘二處中又云俱名律儀攝善利生並可軌持故名律儀問佛身中得有處中不有一解一云亦有同於小論又解無也諸佛㓛德一一皆勝故皆名律儀。
章五十四云至所攝作用。
决擇抄曰章色用差別者揔摽謂有表無表者指法律儀至所攝作用者此即列彼表無表也說布施等為此業故等者此即正顯處中得有無表所以布施是處中所収說布施等名表無表故知處中有表無表也大意如此。
章故俱舎論至律儀非二。
義鏡曰此即彼卷初頌文也彼論釋云此中無表略說有三一者律儀二者不律儀三者非二。
章有義處中至方有無表。
義鏡曰要上品思等者中容品思雖熏種子其劣非用倍增依何㓛能得立無表唯上品思所薰種子其強勝故依彼能方立無表問依三品心得三品戒若爾三品皆有無表如何今者唯上品思熏種勝方有無表解云諸處中業望善𢙣品下中二品思皆下品是故雖有下中無表望處中業皆唯上品故云要上品思。
章顯揚第一至三定自在。
顯揚論曰法處所攝色謂一切時意所行境色薀所攝無見無對此復三種謂律儀色不律儀色及三摩地所行境色。
五十四曰墮法處色亦有二種謂實有假有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也是實物有若律儀色不律儀色皆是假有。
倫記曰備景云三乗聖人定心境界謂作八一切處觀當心而現此是實有為緣令他自見心變八相分如變化心起變化色與他為緣亦令他見自所變色定所現色是定心果復是定所緣名境故言彼果彼境問定所行境是法處云何令他眼所見耶為增上緣令他自反故眼識見非謂令他見法處色。
章雖諸處言至說有無表。
義鏡曰問俱舎論第十四云無表三律儀不律儀非二文分眀如何今云亦不分眀說無表耶解云此第二師意諸處者唯約大乗不㨿小教今大乗中不見分眀說處中業亦有無表。
章若依初義至簡處中業。
義鏡曰有章本云作涕勵意或有本云作誠勵意義皆同也涕者悲涕也勵者猛勵也。
章於二說中至亦任取捨。
法處色章曰三受所引色者論自說言謂無表色有義唯二以律儀不律儀無表為體處處皆說法處無表唯此二故要猛利思種便無表故(顯幽抄曰第一師是難陀)有義亦以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為性此第八等說業有三一律儀二不律儀三非律儀非不律儀(乃至)說表無表律儀等三為色作用何緣唯二有表無表此處中業唯有表耶不說三者即二所攝善𢙣類故故受所引定通三種(顯幽抄曰二者𧩨法)。
章次釋名者至俱得身稱。
五十四曰問色薀中眼幾物所攝若相攝唯有一物謂眼識所依清淨色若㨿不相離攝則有七物謂即此眼及與身地色香味觸若皆𤰪攝則有十𢪱即此七物界及水火風界如眼耳鼻舌當知亦尒(乃至)若身當除眼等四(乃至)除一切根餘一切如前應知。
成業論曰身謂諸根大造和合差別為體(乃至)積集所成是為身義大造極積集成故有說種種穢𢙣集成是為身義。
義鏡曰五根四塵能造所造俱得身稱初言四塵舉所造已而更摽對句眀義故無重夫。
章但由身根至獨得身名。
義鏡曰身義雖通第五身根為餘本體諸法集處獨得身名。
章又依正義至揔說名身。
成業論曰身是種種諸不淨物所依處故。
章故瑜伽云至故名為身。
義鏡曰今此文中且眀積聚所依二義不眀體義諸根本體即是身根其義顯了故不說。
章表謂表示至示於他故。
成業論曰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發業心令他知故為顯此義故說頌曰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淵鼓波而自表。
章舊云身作至造作義故。
義鏡曰首律師勵律師等古德皆云作戒無作戒(乃至)若言身作對此亦云無作此無作言義即不當(乃至)故云無表亦有造作義故若言身表對此亦云無表無表示他故名無表(乃至)故義相應。
章表體即是至依主釋也。
述記曰表謂表示色處表色以表依身故名身表依身之表依士釋也。
章業者造作義。
成業論曰隨作者意有所造作是為業義。
章若色處表至持業釋名。
唯識論曰似有動作表示心故假名身表。
章今取動身至乃依主釋。
成業論曰能動身思說名身業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决定思三動𤼲思若思能動身即說為身業此思能引令身相續異方生因風界起故具足應言動身之業除動之言但名身業如益力油但名力油如動塵之風但名塵風此亦如是。
章語謂語言至皆如前釋。
成業論曰語謂語言音聲為性。
章此能表了至名為語表。
成業論曰此能表了所欲說義故名為語能𤼲語思說名語業。
章或復語者至名之為語。
成業論曰或復語者字等所依由𭘧字等能詮表義故名為語具足應言𤼲語之業除𤼲之言但名語業喻說如前。
演秘曰問前解何別前釋但言語能表了而不分別後解分別由其語聲有假名等而有表也。
唯識論曰然依語聲分位差別而假建立名句文身(述記曰一顯假差別也)名詮自性(二顯三用殊名詮法自性)句詮差別(詮法差別)文即是字(文體是字)為二所依(為名句之所依不能詮自性及差別故文者彰義與二為依彰表二故)。
義鏡曰今舉其字等取名句故云字等(乃至)字等三法依聲假立故云字等所依聲非能詮由帶字等能詮表義故名語表。
章今取語表至依士為釋。
義鏡曰即取第三動𤼲腞思以為真實身語業體依婆多聲即是語業體通三性今大乗宗語唯無記不同小乗。
章與意相應至及名意業。
成業論曰意者謂識能思量故趣向餘生及境界故說名為意作動意思說名意業今意造作善不善等種種事故具足應言作意之業除作之言但名意業或意相應業名意業除相應言但名意業喻說如前。
章律儀有三至名道共戒。
義鏡曰遠法師云禪律儀者経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靜慮思惟修起名之為禪依禪𤼲得防𢙣之法名禪律儀禪心不乱目之為定戒與定合名定共戒無漏律儀者𦀇中亦名道共戒也聖慧離垢名為無漏依此𤼲得防𢙣之法名無漏律儀亦可戒體離垢清淨名為無漏此與道合故復𦀇中名道共戒(已上師文)。
五十三曰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尒時一切𢙣戒種子皆𢘻永害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尒時一切能徃𢙣趣𢙣戒種子皆悉永害此即名為聖所愛戒。
章別別防非至解脫𢙣故。
𮦀集論曰云何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能善護持出離尸羅故謂為求解脫別別防護所有律儀故名別解脫律儀由此律儀能速出離生死苦故。
義鏡曰梵云波羅提木叉此言別解脫別別防非別別棄捨諸𢙣業故(乃至)能防所防等者思種別能名為能防七支過非名為所防問戒以防非止𢙣為義未知防止二義何別解云懍法師云法能防非行能止𢙣謂受戒之法但能懸防於非未能止𢙣所以有戒法者猶不免罪持戒之行方歊對止𢙣所以𢙣將欲起即慎謹不起廣如彼章由此明知防止義異。
章律謂法式儀謂䡄範。
唯識論曰法謂䡄持。
述記曰䡄謂䡄範可生物解㭙謂任持不捨自相。
章古有釋言至名不律儀。
義鏡曰古有釋云等者未詳何師然案懍法師章前後文其意相似。
章俱舎論第至今亦可然。
俱舎論曰頌曰俱得名尸羅妙行業律儀唯初表無表名別解業道論曰能平險業故名尸羅訓釋詞者謂清凉故如伽陀言受持戒樂身無熱惱故名尸羅智者稱揚故名妙行所作自體故名為業豈不無表亦名不作如何今說所作自體有慙耻者受無表力不眾𢙣故名不作表思所造得所作名有餘釋言是作因故是作果故名作無失能防身語故名律儀如是應知別解脫戒通初後位無若別名唯初剎那表及無表得別解脫及業道名謂受戒時初表無表別別棄捨種種𢙣故依初別捨義立別解脫名即於尒時所作究竟依業暢義立業道名故初剎那名別解脫亦得名曰別解律儀亦得名為根本業道從第二念乃至未捨不名別解脫名別解律儀不名業道名為後起。
章靜慮等者至境門名慮。
玉篇曰囂(許朝切喧也又五高切)。
唯識論曰掉舉別相謂即囂動令俱生法不寂靜故。
述記曰此申正也謂囂掉舉動是此自性令其俱生心心所法不寂靜故。
唯識論曰惽沉別相謂即瞢重令俱生法無堪任故。
述記曰此申正也謂即瞢重是此別相瞢謂𧄼瞢即是惽義重謂沉重即是沉義此體別相非無堪任令俱生法無堪任故。
義鏡曰辨中邊論第三云味沉掉者味著等持惽沉掉舉即內散乱(已上論文)基師䟽云此辨中邊論中通說違順定障故取沉掉二顯揚唯識說順定之障故取沉眠不取於掉(已上䟽文)今此章文同辨中邊論故摽定障通舉惽掉。
章亦慮亦靜至二釋皆得。
章始曰初持業釋亦名同依持謂任持業者業用作用之義體能持用名持業釋名同依者依謂所依二義同依一所依體名同依釋如名大乗無性釋云亦乗亦大大者具七義形小教為名乗者運載義濟行者為目若乗若大同依一體名同依釋其體大法能有運㓛故名持業諸論之中多名持業少名同依(乃至)依主釋者亦名依士依謂能依主謂法體依他主法以立自名名依主釋或主是君主一切法體名為主者從喻為名如臣依王王之臣故名曰王臣士謂士夫二釋亦尒。
章靜慮即是至名靜慮故。
義鏡曰彼卷初云三摩呬多地(已上論文)此即等引又次文云四靜慮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已上論文)又末文云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已上論文)今此章中取初後文合之為文句。
義燈曰定有七名一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三摩云等呬多云引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四云駄那演那此云靜慮五云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此云心一境性質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羅云境多云性六奢摩他此云止也七云現法樂住。
章律儀是思至隣近為釋。
章始曰隣近釋者俱時之法義用增勝自體從彼而立其名名隣近釋如說有尋及有伺等諸相應法皆是此體但尋伺增名有尋等亦如念住體唯是慧但念用增名為念住意業亦尒餘一切法類此應知。
章無漏者離過至不可六釋。
章始曰西域相傳解諸名義皆依別論謂六合釋梵云殺三磨娑此云六合殺者六也三磨娑者合也諸法但有二義以上而為名者即當此釋唯一義名即非此釋一義為名理目自體不從他法而立自名二義為名理有相濫故六合釋無一義名初但別釋二義差別後乃合之如說佛陀名為覺者者是主義通於五薀覺是察義唯属於智此別解已有覺之者名為覺者此即合之故名為合釋此合名有其六種名六合釋雖如菩提有其二字二字但目一覺之義義是一理目一體無相濫何用六合六合之釋解諸名中相濫可疑諸難者故此六合釋以義釋之亦可名為六離合釋初各別釋名之為離後揔合解名之為合。
章不同於𢙣至即有財釋。
章始曰有財釋者亦名多財不及有財財謂財物自從他財而立已稱名為有財如𠀍有財亦是從喻而為名也如論名中大乗阿毗達磨集者大乗阿毗達磨此乃根本佛経之名集通能所能集即論所集即経今以彼大乗對法為集名大乗對法集故有財釋此論以唯識為所成名成唯識論亦有財釋以阿毗達磨為藏名對法藏有財亦尒如是一切義皆類然。
章尸羅梵語全名𢙣尸羅。
略纂曰言𢙣尸羅者尸羅者名清凉行𢙣之人𢙣清凉故我為𢙣尸羅非其𢙣體即是尸羅。
章古人解云至思非造作。
義鏡曰言古人者懍法師四名章云戒有四名一名尸羅此為戒餘如彼章今古人解云尸羅戒義即同彼師也由此難言等者此摽古人難也章主伽抄云舊難云防非以解戒有戒不防非等者此不善其名若如今釋即無過失如不律儀名同(已上抄文)由此眀知古師難也。
章由此不律至𢙣軌則也。
義鏡曰問生不律儀家人其所作業皆承先祖相傳有䡄豈不律儀無軌則義耶解云若所作業可生聖慧方為䡄則𢙣業之中便無此能故非䡄則如染中勤猶名懈怠。
章律儀等即至亦得依士。
義鏡曰且舉無表顯表亦尒律儀之無表者摽者律儀顯餘亦尒故文略耳其定道無表以別簡揔等者定道名別無表名揔定之無表即簡道無表道之無表即簡定無表故亦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