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雍如禪師語錄
師於康熙三十年歲次辛未佛成道日進院。
山門。「山門獨鎮古來今,此事無分舊與新。要識現前端的處……」,顧眾喝一喝曰:「密移一步見天真。」
佛殿。「虛空不用尺度,海水難將斗量。一塵不立忘形相,親見如來常放光。」
當日監院指月,同眾夫人設齋,請上堂。拈香祝聖畢,次拈香曰:「此一瓣香,遍歷諸方門戶,嘗盡多少辛酸。末後三上臺山,遇著惡毒老漢,當眾勘驗,逼得如上座死而復生,怨恨難忘。爇向爐中,供養現住仁壽堂上傳臨濟正宗第三十三世上古下律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維那白椎曰:「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婆子問:「大悲千手眼,如何是和尚的正眼?」師曰:「你眼不能見。」進曰:「既有眼,因甚不能見?」師曰:「倒卻門前剎竿著。」婆豎一拳,師便打。慧山寶維那問:「達摩西來遺隻履,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寒蟬脫殼,空抱枝啼。」進曰:「何處安身立命?」師連棒趁出。許元智居士問:「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師曰:「爍石流金。」進曰:「如何是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師曰:「鴨嘴舟上載清風。」進曰:「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上古許多善知識悟道,因甚麼世界依然猶在?」師曰:「未進山門,與你道過。」進曰:「恁麼則互相熱瞞去也。」師便打。進曰:「這一棒過在什麼處?」師曰:「痛癢也不知。」乃曰:「談俗則違真,談真則違俗。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到者裏同殺同活,同生同死。獨奮空拳,橫行海上。不居蘊界,使得六時。秖如建家立國一句又作麼生道?堯天永慶多恩澤,舜日常輝益兆民。」喝一喝。維那結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大士誕日,上堂。婆子問:「觀音大士有三十二應,和尚今日應那一相?」師曰:「我者裏一相也無。」進曰:「既然無相,上堂說法者又是個甚麼?」師曰:「獅子咬人,韓盧逐塊。」僧問:「昔有婆子問德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上座點那一個心?』德山無語。今日請問和尚又作麼生答?」師曰:「寧可截舌,不犯國諱。」乃曰:「今朝慈航道人因大士上堂為眾說法,貴圖報德酬恩,思量無法可說。」良久,喝一喝,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吳夫人母難日,請上堂。「若論此事,原無生滅。既無生滅,又道吳夫人今日生辰。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庭前松柏常青翠,好指須彌作壽眉。」
結制,眾夫人請上堂。「若論此事,三世諸佛拈不出,歷代祖師提不起,天下老和尚說不到。今日禪和子秖恁麼依依稀稀、彷彷彿彿,聞板過堂,困來瞌睡。」卓拄杖,曰:「伶俐漢便承當,是則魚化龍時能作浪,否則繡花雖好不馨香。」復卓拄杖,下座。
解制,趙夫人請上堂。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曰:「妄想作麼?」進曰:「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師曰:「且緩緩著。」問:「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盡是閑言語。如何是和尚親切句?」師曰:「不被葛藤絆倒,方是好手。」僧擬議,師便打。乃曰:「解開彌勒袋口,放出文殊普賢。東西南北去,隨處有三椽。假如途中有人問你,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又作麼生?劈面一掌,攔胸兩拳,薦取吾宗最上禪。」
舒夫人為夫主捨替僧,請上堂。「佛制相傳,捨僧替度。祖祖欽承,綿綿託付。即今少司空命沙彌佛宸斬斷恩山,掃開魔路。參須實參,悟須實悟。」喝一喝曰:「行來盡是功德林,挽起眉毛毋自誤。」
師誕日,上堂。「止止止,五十知命已如此。總全本性妙光明,辦道成功從今始。在釋在俗得自由,利己利人任所使。頂門慧眼爍週天,火裏曇花開蕊紫。鑊湯爐炭俱催傾,劍樹刀山直下毀。頓開金鎖關,劈破銅山址。全提本分絕支流,覿面承當只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