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門論註
- 大乘百法明門論科(分二)
- 初題目(二)
- 初所造論題(大乘藝五)
- 後能造論人(天親)
- 後本文(二)
- 初承聖言以標宗(如世)
- 後設問荅以明宗(二)
- 先荅百法(二)
- 初畧舉五位暗該百法(二)
- 初舉百法無我合問(何等)
- 後列前後分荅二問(二)
- 初摠標(一切)
- 後別明(三)
- 初標(一者)
- 次釋(一者)
- 後結(如是)
- 後重舉五位詳列百法(分五)
- 一心法(二)
- 一標章(第一)
- 二別列(三)
- 初前轉識(一)
- 次七識(士)
- 後八識(八)
- 二心所有法(二)
- 初摠標章門(第二)
- 後別標列(六)
- 一遍行(二)
- 初標章(一遍)
- 後列名(一作)
- 二別境(二)
- 初標章(二別)
- 後列名(一欲)
- 三善所(二)
- 初標章(三善)
- 後列名(一信)
- 四根本惑(二)
- 初標章(四煩)
- 後列名(一貪)
- 五随惑(二)
- 初標章(五随)
- 後列名(一忿)
- 六不定(二)
- 初標章(六不)
- 後列名(一睡)
- 一遍行(二)
- 三色法(二)
- 初標章(第三)
- 後列名(一眼)
- 四不相應行法(二)
- 初標章(第四)
- 後列名(一得)
- 五無為法(二)
- 初標章(第五)
- 後列名(一虛)
- 一心法(二)
- 初畧舉五位暗該百法(二)
- 後荅無我(二)
- 初標(言無)
- 二列(二)
- 初人無我(一補)
- 二法無我(二法)
- 先荅百法(二)
- 初題目(二)
大乘百法明門論(科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