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瑞禪師嵒華集
諸佛一大事因緣,智不能知,識莫能識,如人飲水,冷煖自知,總欲說向人,直無開口處。古德應物垂慈,乃有主賓言論,正眼觀來,終是空中鳥跡。昔坐夏洞庭,晝長無事,取從上機語翻覆溫研,輒有神會,拈提頌述,不敢自謾。歲月浸久,遂繁紙墨,學者請付諸梓,未有名也。因憶雪竇顯和尚居翠峰日,畣諸佛本源,有雨滴嵒華之語,取以名集,曰《嵒華集》,亦不忘原本之意也。請政大方,願垂教焉。靈瑞住山符道者題。
示眾。顧左右云:「今日與諸人同參一員真善知識。」卓拄杖云:「各各聽取教詔。」眾無語。自代云:「敢為流通。」又云:「敢為流通,須有一句到你,山僧不曾說著個字,已後有人問你,作麼生舉?」代云:「一如和尚所教。」又云:「向下文長。」
示眾。「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不得道半滿偏圓,是甚麼法?」代云:「欲舉恐驚大眾。」又云:「還見壁麼?」或云:「達磨大師一覷九年,全無佛法身心,而今要見他何用?」代云:「也是。」又云:「已後不合恁麼問。」
示眾。拈起拂子云:「祖師鼻孔一串穿卻,總捏在山僧手裏,且教他甚處出氣?」代云:「和尚慈悲太煞。」又云:「費力。」有時云:「和尚慈悲太煞,也是為他閒事長無明,如今休得也未?」代云:「布袋裏錐子。」又云:「三年同一春。」
示眾。「春力不到處,枯樹亦開花;月色不來時,虛室明如晝。是則反嘗合道,不是則守轍循途。作麼生?」代云:「一堵墻,百堵調。」又云:「有理總無雪處。」又云:「有理總無雪處。冷煖秪可自知,車不橫推一句作何判斷?」代云:「近日是何世界?」又云:「全不顧前後。」又云:「全不顧前後。忽有人請和尚入火阬,如何祗對?」代云:「能有幾個?」又云:「得。」
示眾。「善財別後誰相訪?樓閣門開竟日閒。即今法堂前草深多少?」代云:「洎埋沒汝。」又云:「不埋沒汝,又作得個甚麼?」代云:「階下漢。」或云:「請師接上階,還肯別垂方便否?」代云:「爭合小覷你?」又云:「門頭戶口底不要。」
示眾。「日前道:『門頭戶口底不要。』則固是穩坐家堂,因甚也抬腳不起?」代云:「無氣力。」又云:「喫粥喫飯了,一切不為此人,將來得何果報?」代云:「有一處安著。」又云:「填溝塞壑。」又云:「填溝塞壑,也道橫身育物,無處不到普賢毛孔境界,還曾夢見也未?」代云:「上中下。」又云:「幾踏破草鞋。」
示眾。「虛空裏書個卍字,也不算塗污伊,舜若多神,因甚𨁝跳?」代云:「又添一畫。」又云:「只這一畫,人人不知起處,欲就伊借一問,還得麼?」代云:「洎合不識勢。」
示眾。「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幡竿頭指天,露柱腳踏地,莫與實相相違背麼?」代云:「噫。」又云:「事不孤起。」有時云:「事不孤起,鴟吻咬破佛殿脊,著甚來繇?」代云:「胔。」或云:「雲門大師入露柱裏去也,你道做甚勾當?」代云:「瞌睡。」又云:「醒也未?」
示眾。「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蝦蟆也不曾遇個。」以拄杖作釣勢,云:「還有衝浪錦鱗麼?」代云:「日勢稍晚。」又云:「來也,來也。」
示眾。「辨龍蛇眼,陷虎兇機,總是衲僧尋嘗用底,出格一句作麼商量?」代云:「劄。」又云:「著甚來繇?」又云:「著甚來繇?知你不肯分外分內底,何不直截?」代云:「更事多矣。」又云:「何必?」或云:「何必、不必,相去多少?」代云:「俱。」又云:「念四。」
示眾。「法身、般若、解脫三段不同,為汝盡情拈卻了也,有解問者出來。」代云:「尚未參堂。」又云:「事非草草。」或云:「事非草草,一眾咸知審細,德山逢僧便棒、臨濟逢僧便喝,兩個茆廣漢成得個甚麼道理?」代云:「洎不問過。」又云:「也有人說到這裏。」
示眾。「山鬼把住麒麟兒,海神捧出珊瑚枝,他總不知尊貴,為甚衲僧拈一莖草便作丈六金身用?」代云:「莫生下劣想。」又云:「不生下劣想,寶几珍御將得來也未?」代云:「恐生驚異。」
示眾。「望天不見天,覷地不見地,此人具眼麼?」代云:「更有一人何不問?」又云:「有一人不許安名著字,我欲喚伊向前,作何教詔?」代云:「直得遍地無行路。」又云:「既然遍地無行路,爭得到這裏?」代云:「待你𨁝跳了,與你註解。」
示眾。「憍陳如不守本分,騎佛殿出山門去也。」拈拄杖云:「若據本分,合喫三十,諸人還肯相救也無?」代云:「別更許某甲說道理麼?」又云:「和尚分取一半。」又云:「和尚分取一半,山僧有過也不惜人撿責。口是禍門,且道在阿誰分上著?」代云:「不才謹退。」又代:但吐舌。
示眾。「一舉不再說,作麼生會?」代:但掩耳而出。又云:「撲碎驪龍明月珠,敲出鳳皇五色髓。古人費力不少,就地拈一塊土拋向門外,因甚又道麤心?」代云:「事不獲已。」又云:「也是。」又云:「禍不入慎家之門。秪如淨名毘耶杜詞,卻遭文殊讚歎;空生嵒中晏坐,又被天帝散花。你道有迴避處?無迴避處?」代云:「近日世界不好。」又云:「笑煞。」
示眾。「盡乾坤是個解脫門,把手拽不入底是英雄丈夫漢,許他別行一路。你即今通身在裏許,還跳得出麼?」代云:「惱亂春風。」又云:「總不消也。」又云:「總不消也,喫粥喫飯免得口麼?」代云:「計不出此。」又云:「鼻孔裏祗對我,知汝用處解換機。開口不在舌頭上一句,因甚十個有五雙咽喉塞斷?」代云:「一日便頭白。」
示眾。「撞著道伴交肩過,參學事畢,達者同歸一路行,理無異致,不涉是非句子,甚麼人道得?」代云:「不惜眉毛者。」又云:「若不是我。」有時云:「若不是我……」拈拄杖云:「往往被這個帶累。」代云:「幾合個中會。」又云:「不向個中會,作麼生會?」代云:「始較些子。」又云:「歇得也。」
示眾。「佛法遍在一切處,菴內人為甚不知菴外事?」代云:「賺誤諸方。」又云:「合取口。」
示眾。「今日也恁麼,明日也恁麼,苦哉佛陀!忽然不恁麼,救取一半,不得教壞人家男女,完全道一句來。」代云:「某甲惜口。」又云:「已後莫怪山僧。」
示眾。「諸佛列祖,你道還有不為人說底法麼?」代云:「某甲見不及此。」又云:「收。」
示眾。「道人行處如火消冰,腳跟下一坐具地甚處得來?」代云:「有人問著,山僧不諱。」又云:「可憑可據。」又云:「可憑可據,秪好閉門作活,孤峰草裏跳得出,許伊垂手塵勞。」代云:「行之即易,言之轉難。」又云:「第一莫輕這上座。」
示眾。「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主人公從何出入?」代云:「不可別行一路。」又云:「洎合個中會。」又云:「不向個中會,許有出身路。不涉難易,脫體道將來。」代云:「前是山門,後是佛殿。」又云:「這漆桶。」
示眾。「東家杓柄長,西家杓柄短,總莫管他閑事。且道門前溪水有多少深?」代云:「如汝所問。」又云:「和尚流也。」又云:「和尚流也,喫粥飯了,不妨我東行西行,總是你守株待兔,驢年夢見活祖師西來意。」代云:「和尚誠言。」又云:「話墮也。」
示眾。「覓火和煙得,擔泉帶月歸,貧兒暴富,一眾盡知。隨分納些些底,十八上作何活計?」代云:「教壞人家男女,不是好事。」又云:「忘前失後。」又云:「忘前失後。山僧一向有些適纔未跨禪堂一句,你還記得未?」代云:「西天令嚴。」又云:「不用低頭。」
示眾。「昨日栽茄子,今朝種冬瓜,钁頭邊那一句作麼生道?」代云:「根生也。」又云:「與我提起看。」或云:「提起放下總不在別人手裏,諸方儘有具眼衲僧,因甚卒摸索不著?」代云:「寐語作麼?」又云:「曾問幾人?」
示眾。「雲門餅、趙州茶,盡是人家喫過的殘渣剩滓,未審客來將何祗待?」代云:「從來不分外。」又云:「某甲住山日淺。」或云:「釅茶三五盞,意在钁頭邊。你若不會,憑個甚麼便敢住山?」代云:「彼此老大。」又云:「徒勞刻畫。」
示眾。「一日打眠三五度,也消不得許多閑,夢中忽有人索取飯錢,如何對畣?」代云:「他後生天,不得辜孤老僧。」又云:「苦屈之辭,不妨難吐。」或云:「如今共你葛藤也,已後不得辜負我。有人問著,作麼生與他諦當?」代云:「恰值某甲不在。」又云:「賊是小人。」
示眾。「量材補職,上古規繩,無眼、耳、鼻、舌、身、意的作何勾當?」代云:「別說道理向伊。」又云:「總繇和尚。」或云:「別說道理向伊,總繇和尚。忽若撞個繩墨上立工夫底,還差得一線麼?」代云:「秪恐和尚不肯。」又云:「飽叢林。」
示眾。「寒山燒火,拾得搬柴,雖然各逞伎倆,折腳鐺子未曾分付著人。有好使令的,喚一個來。」代云:「事非草草。」又云:「辨卻多少人?」一日,云:「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不必勘辨,汝從面前過,我早識得也。若見諸相非相,作麼生辨?」代云:「築著磕著。」又云:「和尚離侍者早晚也?」
示眾。「我要蓋一座空王殿,未審作得個甚麼向當?」代云:「大有人不識勢。」又云:「計較未成。」或云:「世界與麼廣闊,南北東西儘繇得你,向這裏相度作麼?」代云:「魯般門下。」又云:「何啻今日?」
示眾。「佛法秪在日用處,舉心動念便不是了也。門前石敢當,你道還曾會麼?」代云:「洎與和尚作笑話。」又云:「全不顧前後。」又云:「全不顧前後底,許他𡎺著磕著。」代云:「謾別入即得。」有時云:「東壁打西壁,作麼相救?」代云:「薄處先穿。」又云:「著甚死急?」或云:「不可袖手旁觀。如何是見義勇為底句?」代云:「你總不消行腳。」又云:「今日擒下一員草賊。」
示眾。「大家團圞頭,共說無生話,俗氣也不除。某甲有口掛在壁上,用一手作的,還搆得麼?」代云:「還容某甲說道理也無?」又云:「與露柱相去多少?」又云:「與露柱相去多少?何不拈燈籠來炤取?」代云:「猶隔一線在。」又云:「難分彼此。」一日,云:「舉不顧,即差誤;擬思量,何劫悟?雲門大師道了也,你猶向這裏眨眼作麼?」代云:「以己妨人。」又云:「苦哉!佛陀。」
示眾。「衲僧家從少至老,踏遍無數山川,如何是正行履處?」代云:「不曾錯一步。」又云:「總由得我。」或云:「總有撩天鼻孔,亦被山僧穿卻,上來下去,還覺礙塞麼?」代云:「人無遠慮。」又云:「平地上不可更起骨堆。」
示眾。「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達磨大師為甚在你腳底?」代云:「謗斯經故。」又云:「阿誰罪過?」或云:「達磨大師在你腳底則且置,帝釋與修羅在中庭裏相撲,見麼?」代云:「三日後不得唱衣。」又云:「喫許多辛苦作麼?」或云:「得路便行底,畢是誰家之子?」代云:「不得名。」又云:「東西南北。」
示眾。「千般言,萬般喻,只要教君早回去。秪如戶破家亡,子歸何所?」代云:「當下便心息。」又云:「別人道不得。」又云:「別人道不得,你試自道看。」代云:「我與上座有甚冤讎?」有時云:「來機即易,再舉還難。」代云:「倒一說。」又云:「倒一說有甚利益?」代云:「石人眼赤。」又云:「提綱有路。」
示眾。「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二祖安底是那個心?」代云:「上座已後莫受人謾。」又云:「全提不起。」又云:「提不起底,是心不是心?」代云:「細看前話。」又云:「此問何來?」或云:「目前坦然,定要栽荊插棘作麼?」代云:「是伊不肯住。」又云:「合取狗口。」
示眾。「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俱有用處,秪如眉毛堪作甚麼?」代云:「從來疑著。」又云:「一切不如。」又云:「一切不如,何不與伊拈向腦後?」代云:「未可容易。」又云:「動即禍生。」有時云:「去卻一,拈得七,是多少?打筭不來,更有三十在。」代云:「和尚慣用此機。」又云:「衲子難謾。」
示眾。「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借,盞子撲落地,碟子成七片。如何會通?」代云:「對眾問將來。」又云:「寔是古今罕聞。」或云:「陳蒲鞋、周金剛,赫赫底魔魅人家男女,如今年代深遠,不知向甚處去也?有尋得伊腳蹤底,與靈瑞通個消息。」代云:「舌是斬身之斧。」又云:「填溝塞壑。」
示眾。「一大藏教是個註腳,本文上親切一句還記得麼?」代云:「賺殺多少人?」又云:「爭好添一字?」一日,云:「一切智智清淨,貪、嗔、癡、慢、疑甚處得來?」代云:「更上一層樓。」又云:「正覓起處不得。」或云:「法者心光明,是忽然打破漆桶,或者也有一隙之明。」代云:「洎合錯會和尚意。」又云:「不得春風花不開。」
示眾。「蝦蟆飛上梵天,蚯蚓驀過東海,奇特無過此也。尋嘗一句對眾道看。」代云:「吾不如汝。」又云:「如此。」又云:「如此,許你會,忽若不如此,又作麼商量?」代云:「青天白日。」又云:「兩重公案。」或云:「辨得親疏底人,為甚麼卻被親疏不肯?」代云:「有甚屎臭氣?」又云:「抑已而已。」
示眾。「口秪堪喫飯,闔國咸知;借鼻孔出氣,因甚卻無人會?」代云:「年深月久。」又云:「上座見得甚親。」或云:「無神通菩薩,因甚蹤跡難尋?」代云:「近來麤心轉盛。」又云:「伎倆已盡。」或云:「十方薄伽梵,為甚麼秪有一路涅槃門?」代云:「十進九退。」又云:「甚處去來?」
示眾。「禪之與道,拈向一邊;佛之與祖,放過一著。諸人分上合作麼生?」代云:「口秪堪喫飯。」又云:「爭敢埋沒伊?」或云:「人人具眼,逢訪道人,對即是?不對即是?」代云:「收取額頭上汗。」又云:「取別人口又爭得?」有時云:「盡乾坤不出一剎那,今時人向甚處辨明?」代云:「全靠山僧不得。」又云:「計較未成。」
示眾。「陽春二三月,萬物盡生芽。未審道芽增長也無?」代云:「日頭出來看。」又云:「眾眼難謾。」或云:「同氣連枝,為甚麼根莖有異?」代云:「惱亂春風。」或云:「無形本寂寥,如何卻說有物先天地?」代云:「謝三娘不識一字。」又云:「露柱卻會。」
示眾。「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當時是誰下手栽就?」代云:「退後者有功。」又云:「草裏漢。」又云:「草裏漢,亂叫喚,盡令提綱,為甚麼不塞時人口?」代云:「往往如斯。」又云:「近日世界不好。」或云:「體本無瑕,坐施良藥底,大段勞而無功。」代云:「莫要茶喫麼?」又云:「救取一半。」
示眾。「南頭買貴,北頭賣賤,平出一句作麼生道?」代云:「烏不前,兔不後。」又云:「豈可分外?」或云:「汝不分外,舊日草菴無一物,如今卻有盈餘,何緣致得?」代云:「幾個是知音?」又云:「別無伎倆。」一日,云:「達者同遊一路行,汝何不行?」代云:「某甲合伴不著。」又拈拄杖,云:「這上座相隨來也。如何是你途路中得力句?」代云:「和尚離侍者多少時也?」又云:「大路不行草裏走。」
示眾。「從天降下底霜雪雨露,從地涌出底稻麻竹葦,中間是甚麼物?」代云:「不得向這裏問。」又云:「有甚麼諱處?」有時云:「明知生是不生之理,為甚麼卻被生死之所流?」代云:「此意幽深。」又云:「更置一問來。」又云:「更置一問我也不辭,你因甚鼻孔裏祗對我?」代云:「不是某甲,幾被和尚惑亂。」又云:「莫塗污人好。」
示眾。「是法住法位,因甚左手書右字?」代云:「秪恐闍黎不問。」又云:「何得貴耳賤目?」又云:「貴耳賤目是你分中事,迥超諸聖一機,還曾撥得著也未?」代云:「好事不如無。」又云:「禍不入慎家之門。」又云:「禍不入慎家之門。須菩提晏坐無言,因甚至今埋沒在雨花堆裏?」代云:「堪笑堪悲。」又云:「成人者少。」
示眾。「參學人,一人所在亦須到,半人所在亦須到,因甚他人行處我不行?」代云:「放過一著。」又云:「今日遭人揀點。」或云:「語是誑,默是謗,語默向上有事在。如何是語默向上事?」代云:「抱取貓兒來。」或云:「一點不來,白雲萬里。世尊因甚三七思惟?」代云:「不可為他斟酌也。」
示眾。「開口則失,閉口即喪,舌頭一向為甚秪在口裏?」代云:「真實之言。」又云:「莫謾大眾。」或云:「真實之言我不謾汝,一切諸法文彩已彰,且道今朝風作何色?」代云:「久已無人問到這裏。」又云:「谷谷孤。」或云:「不得指東話西,平實處道將一句來。」代云:「某甲自小不妄語。」又云:「有甚謾昧闍黎?」
示眾。「佛法兩字,加增之辭,廉纖之說,本文一段,便請直捷。」代云:「提起看。」又云:「不可更添一字。」有時云:「祖師心印,篆作何文?」代云:「更無別樣。」又云:「有甚碑記?」或云:「諸佛本源,深之多少?」代云:「你且問到這裏。」一日云:「人搬柴?柴搬人?」代云:「突出難辨。」又云:「幾成話柄。」
示眾。「世法裏面迷卻多少人?佛法裏面醉卻多少人?秪如不迷不醉是甚麼人?」代云:「忘卻名字。」又云:「從來疑著。」一日,云:「春至百花開,秋來還落葉。闍黎本生父母甲子多少?」代云:「莫向曆子上看。」或云:「陳爛曆日,拈置一邊。威音王已前是甚麼年號?」代云:「甲己之年丙作首。」或云:「若是金毛師子子,三千里外見淆訛。靈利衲僧為甚麼明前不明後?」代云:「從來疑著。」又云:「心不負人。」或云:「道人行處如火銷冰,因甚𡎺著磕著?」代云:「近來麤心轉盛。」
示眾。「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甚丹霞燒木佛,卻教院主墮鬚眉?」代云:「舌是斬身之斧。」又云:「悔不慎當初。」又云:「汝道不可有兩個,因甚大迦葉見世尊拈花便破顏微笑,須菩提聞世尊說法即涕淚悲泣?」代云:「堪笑堪悲。」又云:「一狀領過。」或云:「一個鼻頭兩孔出氣,這裏還分得優劣也無?」代云:「用盡自己心。」又云:「用盡自己心,九九終歸八十一。不落數量一句甚麼人道得?」代云:「如是如是。」又云:「某甲參堂去。」
示眾。「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且道須彌南畔是甚麼人居止?」代云:「莫謗山僧在這裏。」又云:「不可有兩個。」或云:「萬瓦清霜,一窗紅日,三世諸佛骨髓,六代祖師眼睛,總拋向上座面前了也。個中有肯路?無肯路?」代云:「直得寒毛卓豎。」又云:「轉近轉疏。」有時云:「生機一路,千聖各不相借。諸人腳下破草鞋,何不乘時颺卻?」代云:「悔不慎當初。」又云:「商量看。」又云:「商量一任商量,切不可粘牙綴齒。」代云:「本分衲子,近來絕少。」又云:「確。」
示眾。「明鏡當臺,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忽遇明鏡來時如何?」代云:「猶是光影邊事。」又云:「還見儂家麼?」或云:「一翳在眼,空花亂墜。靈瑞今日撒沙向諸人眼裏,且道圖個甚麼?」代云:「做出便見。」又云:「自古自今。」又云:「自古自今秪有這個榜樣,靈利道者點著便知。天下老和尚喫許多辛苦作麼?」代云:「重處偏墜。」又云:「事不獲已。」又云:「事不獲已。誠哉是言也。且道黑豆裏揞得幾個祖師?」代云:「獨許闍黎。」又云:「洎與和尚荅話。」
示眾。「古人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鹹是鹹味、淡是淡味、不鹹不淡是嘗味,秪這舌頭一點也謾他不得。如何是百味具足底句?」代云:「匙挑不上。」又云:「到口方知。」又云:「到口方知。」拈起拄杖,云:「這樣大底喫得多少?」代云:「某甲入眾日淺。」
示眾。「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某甲自小元字腳也不曾識個奇言玅句,總不消拈出吹毛劍,略借一看。」代云:「退後,退後。」又云:「今日造次。」有時云:「木人把板雲中拍,石女含笙井底吹,不落宮商是何曲調?」代云:「秋風吹不盡。」又云:「細而詳之。」
示眾。云:「為無為,益無益,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拈拄杖畫一畫,云:「盡大地一時冰消瓦解,諸人別作得個甚麼?」代云:「倒退三千。」又云:「倒退三千雖是見幾而作,若解踏步向前,我也不惜兩手分付。」代云:「且信一半。」又云:「作家宗師。」
示眾。「一不得問,二不得休,第三度來,且在門外立。皮下有血底,那甘屈首塵中?設不顧危亡,排闥直入,此人如何?」代云:「山僧打退鼓。」又云:「國有憲章。」或云:「依稀擔荷,莽鹵承當,若到諸方,總也屈得指倒。臨濟門下如何處分?」代云:「喫粥喫飯時,少伊一碗不得。」又云:「闍黎眼光不放闊。」
示眾。「迷之與悟,總是兩頭語,中間突出一句,莫被當門齒礙麼?」代云:「成何道理?」又云:「遺笑諸方。」或云:「開口解笑底,不妨賞伊大膽,七棒對十三,你但領取一半。」代云:「人心難滿。」又云:「人心難滿,為甚喚你作佛便心生無限歡喜?」代云:「豈可自甘屈抑?」又云:「以己妨人。」
示眾。「拈一放一,這邊那邊,如衣敗絮行荊棘林中,要望脫灑自由。吽!吽!且道具何三昧,便得百花叢裏過,一葉不沾身?」代云:「衣穿骨露。」又云:「明月炤見夜行人。」有時云:「從上老古錐,一味口甜心苦,若向金不博金處勘得破,是伊更敢開口也無?」代云:「腦後猶欠一椎。」又云:「胡餅裏討甚汁?」
示眾。「臨濟正法眼,滅向瞎驢邊。」乃拈起拂子,云:「你道這一枝爭樣流傳得到今日?」代云:「幾人問到這裏?」又云:「餘人爭得聞?」或云:「餘人不聞,一人合聞。且道是那一人?」代云:「侍者點茶來。」又云:「長年不出戶。」一日,云:「這裏還有祖師麼?喚來一時生按過。」代云:「有甚麼限?」又云:「令不重行。」或云:「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山僧一向劈腹剜心,眾中還有知恩報恩者麼?」代云:「幸是某甲。」又云:「敢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