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
于是佛告诉弥勒菩萨说:"你去维摩诘那里探问他的病情。"
弥勒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我不够资格前往维摩诘处探病。为什么呢?记得我过去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宣说不退转地的修行时,维摩诘前来对我说:'弥勒!世尊为你授记,当来一生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你是以哪一生得受记呢?是过去生?未来生?还是现在生?若是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是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是现在生,现在生不住。正如佛所说:"比丘!你当下即时生、即时老、即时灭。"若以无生得受记,无生即是正位;在正位中,既无受记,也无得无上正等正觉。那么弥勒如何受一生记呢?是从真如生得受记吗?是从真如灭得受记吗?若以真如生得受记,真如本无生;若以真如灭得受记,真如本无灭。一切众生都是真如,一切法也是真如,众圣贤也是真如,乃至弥勒也是真如。若弥勒得受记,一切众生也应受记。为什么呢?真如是不二不异的。若弥勒得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众生都应得。为什么呢?一切众生即是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一切众生也应灭度。为什么呢?诸佛了知一切众生本来寂灭,即是涅槃相,无需再灭。所以,弥勒!不要用这种说法诱导诸天子,实际上既没有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也没有退转的人。弥勒!应当让这些天子舍弃对菩提的分别见解。为什么呢?菩提不能以身得,不能以心得;寂灭就是菩提,因为灭除一切相;不观就是菩提,因为远离一切缘;不行就是菩提,因为不起忆念;断就是菩提,因为舍弃一切见;离就是菩提,因为远离妄想;障就是菩提,因为断除一切愿;不入就是菩提,因为没有贪著;顺就是菩提,因为随顺真如;住就是菩提,因为安住法性;至就是菩提,因为到达实际;不二就是菩提,因为远离意识分别;平等就是菩提,因为等同虚空;无为就是菩提,因为无生住灭;知就是菩提,因为明了众生心行;不会就是菩提,因为诸入不相应;不合就是菩提,因为远离烦恼习气;无处就是菩提,因为没有形色;假名就是菩提,因为名字本空;如幻就是菩提,因为不起取舍;不乱就是菩提,因为常自清净;善寂就是菩提,因为本性清净;无取就是菩提,因为远离攀缘;无异就是菩提,因为诸法平等;无比就是菩提,因为无可比喻;微妙就是菩提,因为诸法难测。'世尊!维摩诘宣说此法时,二百天子证得无生法忍。所以我不够资格前往探病。"
佛陀对光严童子说:"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他的病情。"
光严对佛说:世尊,我不够资格去探访维摩诘的病情。为什么呢?记得有一次我离开毗耶离大城,正遇上维摩诘进城,我向他行礼问道:居士从哪里来?他回答:我从道场来。我问:什么是道场?他说:
直心就是道场,因为不虚伪; 发心就是道场,因为能成办事业; 深心就是道场,因为能增长功德; 菩提心就是道场,因为毫无错谬; 布施就是道场,因为不求回报; 持戒就是道场,因为能圆满所愿; 忍辱就是道场,因为对众生心无挂碍; 精进就是道场,因为永不退转; 禅定就是道场,因为调伏内心; 智慧就是道场,因为明见诸法; 慈爱就是道场,因为平等对待众生; 悲悯就是道场,因为堪忍苦难; 欢喜就是道场,因为乐于正法; 舍离就是道场,因为断除爱憎; 神通就是道场,因为成就六通; 解脱就是道场,因为能舍离执着; 善巧就是道场,因为教化众生; 四摄法就是道场,因为摄受众生; 多闻就是道场,因为依教奉行; 调伏心念就是道场,因为正确观照; 三十七道品就是道场,因为舍离有为法; 真理就是道场,因为不欺诳世间; 缘起就是道场,因为无明到老死皆无尽头; 烦恼就是道场,因为了知真相; 众生就是道场,因为觉悟无我; 万法就是道场,因为体证性空; 降魔就是道场,因为不动摇; 三界就是道场,因为无所趋向; 狮子吼就是道场,因为无所畏惧; 十力无畏不共法就是道场,因为远离过失; 三明就是道场,因为通达无碍; 一念知万法就是道场,因为成就一切智。
善男子啊!菩萨若以种种波罗蜜教化众生,无论行住坐卧,都应知道都是从道场来,安住于佛法中。他说法时,五百天人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心。所以我不够资格去探病。
佛对持世菩萨说: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他的病情。
持世对佛说:世尊,我不能胜任前去探病的任务。为什么呢?记得我过去住在静室时,魔王波旬带着一万二千天女,打扮得像帝释天,奏乐唱歌,来到我这里。他和随从向我顶礼,合掌恭敬,站在一旁。我以为是帝释天,就对他说:欢迎你,憍尸迦!虽然你有福报,但不应放纵自己。应当观察五欲无常,追求善根,对生命财产要修持坚固之法。他便对我说:大士,请收下这一万二千天女,可以帮忙打扫。我说:憍尸迦,不要用这种不合佛法的事物来为难我们出家人,这不适合我。话还没说完,维摩诘过来对我说:这不是帝释天,是魔王来扰乱你!随即对魔王说:这些天女可以给我,我应当接受。魔王顿时惊慌,心想:维摩诘该不会要为难我吧?想隐身逃走,却无法隐藏;用尽神力,也逃不掉。这时空中传来声音说:波旬,把天女给他,你才能离开。魔王因为害怕,只得低头将天女交出。
这时,维摩诘对众天女说:魔王将你们送给我,现在你们都应当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他便根据她们各自的情况为之说法,使她们发起求道之心。接着又说:你们既已发起求道之心,就应当以法乐自娱,不应再贪恋五欲之乐。天女们便问:什么是法乐?维摩诘回答:乐于恒常信佛,乐于听闻佛法,乐于供养僧众,乐于远离五欲;乐于观五蕴如同怨贼,乐于观四大如同毒蛇,乐于观六入如同空聚;乐于护持求道之心,乐于利益众生,乐于恭敬供养师长;乐于广行布施,乐于严持戒律,乐于忍辱柔和,乐于勤积善根,乐于禅定不散乱,乐于离垢得明慧;乐于广发菩提心,乐于降伏众魔,乐于断除诸烦恼,乐于清净佛国土,乐于成就相好庄严,因而勤修种种功德;乐于庄严道场;乐于听闻甚深妙法而无所畏惧;乐于三解脱门,不乐于不合时宜之事;乐于亲近同修,乐于面对不同修者心无怨恨障碍;乐于帮助调服恶友,乐于亲近善知识;乐于内心清净欢喜,乐于修习无量道品之法。这就是菩萨的法乐。
于是波旬对众魔女说:我愿带你们一同返回天宫。众魔女回答:这位居士让我们体会到法乐,我们深感快乐,已不再贪恋五欲之乐。魔王说:居士可否舍下这些女子?能将一切所有布施于人者,方为菩萨。维摩诘答道:我已舍离。你可将她们带走,愿一切众生都能圆满所愿。众魔女便问维摩诘:我们该如何在魔宫安住?维摩诘开示说:诸位姊妹!有一法门名为无尽灯,你们应当修学。所谓无尽灯,譬如以一盏灯点燃百千盏灯,黑暗尽除,光明永续。诸位姊妹!菩萨教化百千众生,令其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其道心永不退转,随所说法自然增长一切善法,这便称为无尽灯。你们虽居魔宫,若能以此无尽灯法门,令无数天人发起菩提心,既是报答佛恩,亦能广利一切众生。此时天女们恭敬顶礼维摩诘双足,随魔王返回天宫,倏忽隐没。世尊啊!维摩诘具有如此自在神通、智慧辩才,故我不敢前往探病。
佛陀对长者之子善德说: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他的病情。
善德对佛陀说:世尊,我不能胜任去探视维摩诘的疾病。为什么呢?回忆我过去在父亲家中举办大布施会,供养所有沙门、婆罗门以及各派外道、贫困、低贱、孤寡、乞丐。为期七天。当时维摩诘来到会场,对我说:长者子,大布施会不该像你这样办,应当举办法布施会,何必做这种财物布施会呢?我问:居士,什么是法布施会?他回答:法布施会不分前后,同时供养一切众生,这才叫法布施会。我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以菩提心发起慈心;为拯救众生发起大悲心;为护持正法发起喜心;为摄受智慧实践舍心;为对治悭吝修行布施波罗蜜;为教化犯戒者修行持戒波罗蜜;以无我法修行忍辱波罗蜜;超越身心相状修行精进波罗蜜;以菩提境界修行禅定波罗蜜;以一切智修行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却不执著空;不舍弃有为法而证无相;示现投生却不起造作;护持正法而运用善巧;为度化众生实践四摄法;恭敬侍奉一切众生消除傲慢;对身命财修持三种坚固;在六念中培养正念;通过六和敬生起质朴心;正确实践善法保持清净生活;内心清净欢喜亲近圣贤;不憎恨恶人培养调伏心;依出家道发起深切愿心;按照佛说修行增长多闻;以无诤法安住寂静处;为求证佛智勤修禅坐;为解脱众生束缚精进修行;以圆满相好庄严佛土积累福德;了知众生心念应机说法成就智业;明白一切法不取不舍契入一相门成就慧业;断除所有烦恼障碍恶法修行一切善业;获得一切智慧善法成就助佛道法。善男子,这就是法布施会。若菩萨安住这样的法布施会,就是大施主,也是一切世间的福田。
世尊!维摩诘宣说此法时,二百名婆罗门都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当时我心境清净,感叹前所未有!便向维摩诘顶礼膜拜,随即解下价值超过十万的璎珞供养他,他却不肯接受。我说:居士!恳请您一定收下,随您心意处置。维摩诘这才接受璎珞,将其分成两份:一份布施给法会中最贫贱的乞丐,一份供养难胜如来。全体与会者都看见光明国土中的难胜如来,又见宝珠璎珞在佛上方化作四柱宝台,四面庄严华丽,彼此毫无遮障。维摩诘显现这番神通后说道:若施主以平等心布施最下贱乞丐,如同供养如来福田之相,不起分别,等同大悲,不求果报,这才名为圆满法施。城里那个最贫贱的乞丐,目睹如此神力,听闻这些法语,也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所以我不够资格前往探病。
当时诸位菩萨各自向佛陀讲述缘由,陈述维摩诘所说的话,都说自己不能胜任前去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