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
中論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問曰:有人言:
有人问:有人说:
「眼耳等諸根, 苦樂等諸法,
誰有如是事? 是則名本住。
若無有本住, 誰有眼等法?
以是故當知, 先已有本住。」
眼耳等感官,苦乐等感受, 谁拥有这些?这就是本住。 若没有本住,谁有眼等感官? 由此可知,本住早已存在。
眼耳鼻舌身命等諸根,名為眼耳等根。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想、思、憶念等心心數法,名為苦樂等法。有論師言:先未有眼等法,應有本住。因是本住,眼等諸根得增長。若無本住,身及眼等諸根,為因何生而得增長?答曰: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寿命等感官功能,称为眼根等感官。痛苦感受、快乐感受、不苦不乐感受、认知、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称为苦乐等心理现象。有论师说:在尚未形成眼等感官之前,应当存在一个常住本体。由于这个常住本体,眼等感官才能得以生长。如果没有常住本体,身体及眼等感官,凭借什么才能产生并生长呢?回答说:
「若離眼等根, 及苦樂等法,
先有本住者, 以何而可知?」
若没有眼等根, 及苦乐等感受, 原本存在的心, 如何能觉察到?
若離眼耳等根、苦樂等法先有本住者,以何可說?以何可知?如外法瓶衣等,以眼等根得知;內法以苦樂等根得知。如經中說:可壞是色相,能受是受相,能識是識相。汝說離眼耳苦樂等先有本住者,以何可知說有是法?
問曰:有論師言:出入息、視眴、壽命、思惟、苦樂、憎愛、動發等是神相。若無有神,云何有出入息等相?是故當知,離眼耳等根、苦樂等法先有本住。
答曰:是神若有,應在身內,如壁中有柱;若在身外,如人被鎧。若在身內,身則不可壞,神常在內故。是故言神在身內,但有言說,虛妄無實。若在身外覆身如鎧者,身應不可見,神細密覆故。亦應不可壞,而今實見身壞。是故當知,離苦樂等先無餘法。若謂斷臂時神縮在內不可斷者,斷頭時亦應縮在內不應死,而實有死。是故知離苦樂等先有神者,但有言說虛妄無實。復次若言身大則神大、身小則神小,如燈大則明大、燈小則明小者,如是神則隨身不應常。若隨身者,身無則神無,如燈滅則明滅。若神無常,則與眼耳苦樂等同。是故當知,離眼耳等先無別神。復次如風狂病人不得自在,不應作而作。若有神是諸作主者,云何言不得自在?若風狂病不惱神者,應離神別有所作。如是種種推求,離眼耳等根苦樂等法先無本住。若必謂離眼耳等根苦樂等法有本住者,無有是事。何以故?
「若離眼耳等, 而有本住者;
亦應離本住, 而有眼耳等。」
若本住離眼耳等根、苦樂等法先有者,今眼耳等根、苦樂等法亦應離本住而有。
問曰:二事相離可爾,但使有本住。
问道:两件事可以分离,但必须有常住的本性。
答曰:
回答说:
「以法知有人, 以人知有法;
離法何有人? 離人何有法?」
法者,眼耳苦樂等。人者,是本住。汝謂以有法故知有人、以有人故知有法。今離眼耳等法何有人?離人何有眼耳等法?復次:
「一切眼等根, 實無有本住;
眼耳等諸根, 異相而分別。」
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實無有本住。因眼緣色生眼識,以和合因緣知有眼耳等諸根,不以本住故知。是故偈中說「一切眼等根,實無有本住」,眼耳等諸根,各自能分別。問曰:
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苦、乐等各种现象,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本体存在。因为眼睛遇到颜色而产生视觉,由于各种因缘和合才感知到有眼睛、耳朵等感官,并不是因为有固定的本体才知道。所以偈颂说“一切眼睛等感官,实际上没有固定本体”,眼睛、耳朵等感官,各自能够分别认知。有人问:
「若眼等諸根, 無有本住者,
眼等一一根, 云何能知塵?」
若一切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無本住者,今一一根云何能知塵?眼耳等諸根無思惟,不應有知。而實知塵,當知離眼耳等諸根,更有能知塵者。
答曰:若爾者,為一一根中各有知者?為一知者在諸根中?二俱有過。何以故?
「見者即聞者, 聞者即受者,
如是等諸根, 則應有本住。」
若見者即是聞者、聞者即是受者,則是一神。如是眼等諸根應先有本住。色聲香等無有定知者,或可以眼聞聲,如人有六向隨意見聞。若聞者、見者是一,於眼等根隨意見聞,但是事不然。
「若見聞各異, 受者亦各異,
見時亦應聞, 如是則神多。」
若所见所闻各不相同,感受者也各不相同, 那么见时也应能闻,如此则神我众多。
若見者、聞者、受者各異,則見時亦應聞。何以故?離見者有聞者故。如是鼻舌身中,神應一時行。若爾者,人一而神多,以一切根一時知諸塵。而實不爾,是故見者、聞者、受者不應俱用。復次:
「眼耳等諸根, 苦樂等諸法,
所從生諸大, 彼大亦無神。」
若人言離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別有本住,是事已破。今於眼耳等所因四大,是四大中亦無本住。
問曰:若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無有本住可爾。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應有。
答曰:
「若眼耳等根, 苦樂等諸法,
無有本住者, 眼等亦應無。」
若眼耳苦樂等諸法無有本住者,誰有此眼耳等?何緣而有?是故眼耳等亦無。復次:
「眼等無本住, 今後亦復無,
以三世無故, 無有無分別。」
思惟推求本住,於眼等先無,今後亦無。若三世無,即是無生寂滅。不應有難:若無本住,云何有眼等?如是問答、戲論則滅。戲論滅故,諸法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