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
中論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問曰:《無本際經》說:眾生往來生死,本際不可得。是中說有眾生、有生死。以何因緣故而作是說?
问:《无本际经》说:众生在生死中轮回,找不到最初的起源。这里提到有众生、有生死。为什么经文要这样讲?
答曰:
回答说:
「大聖之所說, 本際不可得,
生死無有始, 亦復無有終。」
大圣所开示,本来无边际,
生死无起始,亦无终尽时。
聖人有三種:一者外道五神通;二者阿羅漢辟支佛;三者得神通大菩薩。佛於三種中最上,故言大聖。佛所言說,無不是實說。生死無始。何以故?生死初後不可得,是故言無始。汝謂若無初後,應有中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圣人分为三种:一是外道五神通者;二是阿罗汉和辟支佛;三是获得神通的大菩萨。佛在这三种中最为尊上,所以称为大圣。佛所说的话,没有不是真实的。生死没有开始。为什么呢?因为生死的起点和终点都无法找到,所以说没有开始。你如果说没有起点和终点,就应该有中间,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若無有始終, 中當云何有?
是故於此中, 先後共亦無。」
若没有开始与结束,中间又怎会存在?
因此这其中,先后与同时都不存在。
因中、後故有初,因初、中故有後。若無初無後,云何有中?生死中無初、中、後,是故說先後共不可得。何以故?
因为有中间和后面,所以有开始;因为有开始和中间,所以有后面。如果没有开始和后面,怎么会有中间?在生死轮回中,没有开始、中间和后面,所以说先后共同存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若使先有生, 後有老死者;
不老死有生, 不生有老死。
若先有老死, 而後有生者;
是則為無因, 不生有老死。」
如果出生在前,衰老死亡在后; 不老不死却有生,不生不死却有老死。 如果衰老死亡在前,出生在后; 这就是无因,不生不死却有老死。
生死眾生,若先生、漸有老而後有死者,則生無老死。法應生有老死、老死有生。又不老死而生,是亦不然;又不因生有老死。若先老死後生,老死則無因,生在後故;又不生,何有老死?若謂生老死先後不可,謂一時成者,是亦有過。何以故?
如果众生先出生,然后渐渐衰老最后死亡,那么出生时就没有衰老和死亡。按理说,出生就应该有衰老和死亡,衰老和死亡也应该有出生。然而,不老不死就出生,这也是不对的;也不是因为出生才有衰老和死亡。如果先有衰老和死亡后有出生,那么衰老和死亡就没有原因,因为出生在后;如果没有出生,又怎么会有衰老和死亡?如果说出生、衰老和死亡没有先后之分,而是同时发生的,这也有问题。为什么呢?
「生及於老死, 不得一時共;
生時則有死, 是二俱無因。」
若生老死一時,則不然。何以故?生時即有死故。法應生時有、死時無,若生時有死,是事不然。若一時生,則無有相因。如牛角一時出則不相因。是故:
「若使初後共, 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戲論, 謂有生老死?」
思惟生老死三皆有過故,即無生,畢竟空。汝今何故貪著戲論生老死,謂有決定相?復次:
「諸所有因果, 相及可相法,
受及受者等, 所有一切法,
非但於生死, 本際不可得,
如是一切法, 本際皆亦無。」
一切法者,所謂因果相可相、受及受者等,皆無本際,非但生死無本際。以略開示故,說生死無本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