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
中論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如果我是五阴,我就会生灭变化; 如果我和五阴不同,那就不是五阴的性质。 如果没有我,哪里会有我所拥有的? 断除了我和我所,就叫证得无我智慧。 证得无我智慧,就是真实的观照; 证得无我智慧的人,实在是稀有难得。 内在和外在的我和我所,全都灭尽无余, 各种感受就会灭除,感受灭除则身体灭除。 业和烦恼灭尽的缘故,称之为解脱, 业和烦恼并非真实,进入空性则戏论灭除。 诸佛有时说有我,有时说无我, 在诸法实相中,既没有我也没有非我。 诸法实相,超越心思和言语, 无生也无灭,寂灭如同涅槃。 一切既真实又不真实,既真实又不真实, 非真实非不真实,这就是诸佛的教法。 自己觉悟不随他人,寂灭无有戏论, 无差别无分别,这就是实相。 如果事物由因缘生起,不即是因也不异于因, 因此称为实相,不断也不常。 不一也不异,不常也不断, 这就是诸佛世尊教化的甘露法味。 如果佛陀不出世,佛法已经灭尽, 辟支佛的智慧,将从远离中产生。
回答:破除我执才有无我,既然我根本不可得,哪里还有无我。如果执着认定存在无我,就会陷入断灭见而生贪着。正如《般若经》所说:菩萨执着有我非正道,执着无我亦非正道。
问:佛经中说,一切法本来寂灭的相状就是涅槃。为什么说像涅槃一样?
回答道:执着于法的人将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法,一种是涅槃法。他们只称涅槃是寂灭,不认为世间法是寂灭。本论中阐明一切法本性皆空、寂灭无相,为了让执着法的人理解,就用涅槃作比喻。正如你所说,涅槃相是空、无相、寂灭、远离戏论,一切世间法也是如此。
回答说:诸佛有无量的方便之力,诸法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为了度化众生,佛有时说一切皆真实,有时说一切不真实,有时说一切既真实又不真实,有时说一切既非真实也非不真实。所谓一切真实,是指推究诸法的真实本性,最终都归于第一义谛的平等一相,也就是无相。就像各种河流颜色味道各不相同,汇入大海后便成为同一颜色同一味道。所谓一切不真实,是指诸法尚未证入实相时,分别观察每个法都没有真实体性,只是因缘和合而暂时存在。所谓一切既真实又不真实,因为众生根器分上中下三等。上根者观察诸法本质既非真实也非不真实;中根者观察诸法既是一切真实又是一切不真实;下根者智慧浅薄,认为诸法部分真实部分不真实,他们看到涅槃无为法永恒不坏故真实,看到生死有为法虚妄不实故不真实。所谓既非真实也非不真实,是为了破除对真实与不真实的执着,所以这样说。
回答:其他地方是为了破除四种贪着而说。而在这里对于四句无戏论,听闻佛说便得道,因此说非实非不实。
问:知道佛用这四种因缘说法,又明白诸法实相的人,通过什么相状可以认知?实相又是什么? 答:若能不随他人见解。不随他指:外道即使显现神通,说这是道或非道,仍坚信自心而不追随,甚至对方变化身形,虽不知其非佛,但因善解实相,心念不会动摇。此中无任何法可取舍,故称寂灭相。因是寂灭相,不被戏论所扰。戏论有两种:一是贪爱之论,二是邪见之论,实相中无此二戏论。二戏论既无,便无妄想分别、无差别相,名为实相。